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往往会导致腺苷(ADO)的产生和积累,而腺苷则是一种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并促进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副产物。
2024年7月18日,武汉大学张先正及陈巍海共同通讯在
Advanced Materials
在线发表题为“
Interference of ATP-Adenosine Axis by Engineered Biohybrid for Amplifying Immunogenic Cell Death-Mediated Antitumor Immunotherap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
开发了一种能够有效激活ICD,同时避免免疫抑制性腺苷产生的新方法。
具体而言,合成ATP响应性ZIF-90负载AB680(CD73抑制剂)形成核心,随后涂敷铁多酚层制备ICD诱导剂(AZTF),通过酯化反应进一步嫁接到益生菌上,得到工程化生物杂交纳米粒Bc@AZTF。
Bc@AZTF可以主动富集肿瘤部位并响应酸性肿瘤微环境,释放AZTF纳米颗粒,从而消耗细胞内ATP(iATP)含量,同时阻断ATP-腺苷轴,减少腺苷的积累,从而减轻腺苷介导的免疫抑制,显著放大ICD效应。
重要的是,抗PD-1(αPD-1)与Bc@AZTF协同作用建立了一个协同抗肿瘤免疫网络,增强了免疫治疗效果,还激活了持久的免疫记忆效应,以控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为ICD与腺苷代谢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