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曾说:
每个人都需要有人和他开诚布公地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但他可能十分孤独。
深以为然。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必备技能。
及时的沟通,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有效的沟通,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很多事情事半功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桥梁,更是打开彼此心扉的一把钥匙。
会换位思考的人,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沟通时会更顺畅。
的确如此。沟通时如果只强调自己的感受,有百害而无一利。
有个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只蘑菇,每天不吃不喝,撑着一把花伞蹲在角落里。
医生们用了很多办法都束手无策,于是,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无药可救了。
一天,医院请来了一位心理医生,医生看到这个病人后,也拿了一把伞蹲在他身边。
医生说:“我是一只蘑菇。”
病人点点头继续蹲在原地。
过了一会医生站起来走了,病人不解地问:
“你不是蘑菇啊,你怎么还能动?
”
医生回答说,蘑菇也可以动啊。然后这个病人也跟着动了起来。
看到医生去吃饭,病人就跟在后面问:“你怎么还会吃饭呀?”
一周后,这个病人开始像正常人一样活动自如,生活可以自理。
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学会换位思考,往往比急着表达自己更重要。
人与人相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不是能言善辩,而是换位思考。
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往往更容易获得别人的真心,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
而如果你不懂得换位思考,那么你永远理解不了别人的言不由衷。
学会沟通,不仅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嫌隙,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
生活中,我们总会认为那些能说会道的人才是社交达人,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能找到共同话题,以此融入不同的社交圈子。
殊不知,有时候真正有效的沟通方式,不一定是滔滔不绝,而是学会倾听。
我有一个朋友,家里有两个宝宝,老大今年10岁,老二现在4岁。
她发现自从有了二宝之后,之前懂事的大儿子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开始容易暴躁、乱发脾气。
朋友经常对儿子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变得懂事,我每天照顾妹妹这么辛苦,你还老让我不省心。
发现儿子和她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后,她决定和儿子谈谈心。
原来是自己忽略了儿子的感受,缺少陪伴和沟通,孩子的叛逆也只是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而已。
后来,朋友也经常陪儿子去打球、逛街,周末去爬山、游泳.....
之后,儿子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家庭的关系也变得更和谐。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和怨怼,只是因为没有了解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倾听,就像一把箭,它可以穿过层层防备,触摸到对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做好一个倾听者,是放下自己的身段,耐心地做个听众,不低估别人,不高看自己。
对别人诉说自己,是一种天性,而认真地对待别人向你诉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最高级的沟通方式,并不一定是侃侃而谈据理力争,而是懂得倾听,不随意否定,不轻易评价,给他人尊重,也是给自己尊严。
这世上,有多少亲情因为误会而疏远,又有多少感情因为不够了解彼此而分道扬镳。
及时沟通,是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避免纷争的重要方式。
很久以前,狮子和老虎都想成为一山之王,
然而各自都因忌惮对方而迟迟不动。
一天,它俩在各自地方寻找猎物,老虎看到了半山腰处的一只梅花鹿,就狂奔而来。
狮子没有看到梅花鹿,反而看到老虎像离箭的弦一下冲了过来
最终,它们两败俱伤,奄奄一息,却彼此都没有得到想要的。
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
老虎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是在追山腰处的那只梅花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