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狮生活
新加坡一站式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白话时事  ·  新冠感染情况投票(2月22日)不占用今天发文次数 ·  20 小时前  
后沙月光  ·  美乌黑幕:他俩是如何结下梁子的? ·  昨天  
政事堂2019  ·  特朗普要搞什么交易?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狮生活

新加坡行动辅助工具违例激增,监管升级

小狮生活  · 公众号  ·  · 2025-02-21 18:09

正文



近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披露,去年涉及行动辅助工具(PMA)的违例事故呈现爆发式增长,激增幅度超过五倍,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行动辅助工具包括行动辅助踏板车和电动轮椅,而市面上一些看似助行车的器材,实则归类为个人代步工具(PMD)或电动踏板车。

陆交局在 2 月 20 日发布的脸书贴文中指出,去年涉及非 PMA 器材的违例事故急剧增加。据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这类违例事故在去年达到 38 起,而前年仅为 6 起,常见的违例行为包括使用不合规器材以及在人行道等禁行区域骑乘代步车。此外,去年有三名助行车使用者因超速、骑乘不合规器材且时速超过 10 公里而被执法人员查处,而前年此类违规行为为零。在公路上违规使用助行车的案例也从 2023 年的 4 起增至去年的 12 起。

为应对这一情况,陆交局明确表示将持续对违例使用者和售卖不合规器材的零售商采取执法行动。同时,政府早前接受活跃通勤咨询小组的建议,出台了一系列新规。自今年底起,电动行动辅助踏板车使用者须持有医疗证明,且助行车的时速限制将从每小时 10 公里降至 6 公里,这一速度相当于一般人快步走的速度。零售商日后只能售卖符合新速限的助行车,政府也会给予商家充足时间调整库存、进口合规产品。

陆交局还特别提醒,貌似助行车的多座器材通常属于代步车,这类代步车只准在脚踏车道和共用道使用,且必须获得陆交局颁发的 UL2272 安全认证并符合器材标准,违规者将面临最高 1 万元罚款或最长 6 个月的监禁。

本地行动辅助工具业者 Falcon 总裁周昭宏表示,随着本地助行车使用人数增多,电商和网购平台上的海外卖家不容忽视。他指出,若政府在制定条例时未考虑线上和海外销售渠道,消费者可能会转向网上海外卖家购买,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还发现,速度限制为每小时 10 公里的助行车颇受年轻人喜爱,而其店内售卖的时速 6 公里的助行车,主要顾客为行动不便的年长者和特需人士,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此类顾客每年以 5% - 10% 的速度增长。

对于新规,不同人群反应各异。61 岁的杨茂强中风后依靠电动轮椅出行,他认为这为自己的日常活动提供了便利。45 岁的送餐员沙菲益则表示,电动踏板车相比脚踏车能让他接更多订单,且骑行时会格外小心。家庭主妇林女士网购两人座电动踏板车用于日常出行,她会控制速度以确保安全。但 33 岁的数码行销业务经理郑欣仪称,自己曾差点被电动踏板车撞上,她指出部分四肢健全者贪图方便使用电动代步车,且骑行速度快、在行人道肆意骑行并频繁鸣笛,给居民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傍晚小朋友和年长者活动较多的时候。此次行动辅助工具违例事故激增及相关监管措施的出台,无疑将对新加坡的交通出行和公共安全产生深远影响,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