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杨绛先生笔下一本哀而不伤的书,通过细腻的字句间,了解到杨绛先生、钱钟书和女儿圆圆在生活上的趣事,从他们深厚的感情中,警醒着我们的一生,重要的并非名利,而是凭心不做作地活着。
今天的共读目标是第119页至128页。
今日话题:好的夫妻相处,才是这个家的根基。那么,在你的夫妻相处间,有着怎样的相处之道呢?
曾经一直对夫妻间,如果两人持有不同的意见时,其实应该怎么解决。
在钱钟书跟杨绛间的相处里,我找到了答案。
“我和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曾吵过一架。原因只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我说他的口音带乡音。他不服,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我也尽力伤他。然后我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她说我对、他错。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钟书输了。当然也不开心。常言:‘小夫妻船头上相骂,船杪上讲和’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差距。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然而,当钱钟书的父亲,让钱钟书到蓝田当系主任。而杨绛先生却认为清华这份工作不易得,很是不建议换工作。但钱钟书的父母,弟弟妹妹等都全部主张他应当随父亲的意愿,到蓝田去做系主任。
钱钟书虽然不愿意去,但还是服从了。
杨绛很纳闷,随后跟自己父亲求解,经过父亲的沉默后,让“我"深思到"一个人的出处去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由自己抉择,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不该干预。”
是啊,一个人的经历,造就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而然地有着不同的看法。即使是作为他的妻子,或许是她的丈夫。我们都理应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并非企图改变他的意愿。
如果刻意硬来,只会为对方增添他的烦恼。
毕竟,他的生活里,除了你,还有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太过于只为自己着想的话,会无意间伤害了身边人而不自知。
后来才得知,钱钟书将就着去蓝田做系主任决定的背后,其实源于他对父亲的“慈命”,已经跟儿子阔别三年的爹爹,该是想跟儿子亲近一番,要把他留在身边的私欲罢了。
这也无可厚非。
对于钱钟书对父亲的“志向”,虽然并不完全赞同,却也了解。虽父子俩志趣并不接轨,但钱钟书还是会体谅父亲。得知父亲一直走来,也实属不易。早些年,因母亲多病体弱,无日无夜在外书房工作,倦了就倒在躺椅里歇歇。在江浙战争时期,乱军抢劫无锡,祖上的产业遭劫,欠下了一大笔债款,都是由父亲偿还。
钱钟书虽不能了解父亲的“志”,但还是能够理解。
无论是夫妻间,还是父母间,我们的意见,肯定会有所出入,但我们要做的,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为他分析,剩下的只能让他决定。但最后最决定的,还是只有他。
好的爱情不是融为一体,而是两个个体间,求同存异地生活下去。即使两人为了能达成共同的观点而去争辩,即使最后自己赢了,还是一样的不开心,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说出你的道理,但并不企图去改变他的意愿。”才是最好的夫妻间的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