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晚时间
活到老学到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学习一点、积累一点,终会完成质的飞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VC/PE/MA金融圈  ·  2月5日晚间,名创优品集团公众号发布《叶国富 ... ·  2 天前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人生下半场,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心宽 ·  2 天前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  2 天前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凭什么带火AI主题投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今晚时间

解惑:孩子上高中后,为什么这么难以沟通?答案全在这里!

今晚时间  · 公众号  ·  · 2018-01-09 18:06

正文


孩子高中了,经常有一些家长讨论,以前很听话的孩子,为什么到高中以后经常会和父母起争执,家长说两句后,孩子反而会嫌父母特别烦。 其实,这种情况在高中生中特别常见,家长应先了解具体原因所在。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父母的沟通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生与父母沟通起来如此困难呢?


其实,高中生和初中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有了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自己处理问题,不愿意家长、老师过多干涉,而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特点。依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老方法处理问题。对孩子表现出的厌烦情绪,大部分家长不是找原因想办法如何缓解,而是采取反复说教,甚至粗暴干涉的措施,结果治标不治本。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日新月异的外界事物吸引着学生的目光,尤其是高中生。很多教育人士都感慨,如今的高中生比上个世纪的高中生更有想法,更桀骜不驯,更难管理和教育,他们动辄与家长、老师形成水火不容之势,实在令人头疼。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情绪的宣泄口,如何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两代人的战争,要做到这些,良策只有一个: 与孩子实现良好沟通 。但这也正是许多家长的隐痛:为什么我能把孩子养大,却无法跟他沟通?


日前,一项关于四国(美国、日本、韩国、中国)亲子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父母很少表扬孩子,和孩子沟通也最少,很少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因此,中国高中生和父母在一起感到快乐的比例最低,有了烦恼也不愿找父母倾诉。


为什么沟通这么难?原因?


一、双方都以自我为中心,

各说各话, 无法激发交流的兴趣。


孩子问爸爸:您听说过《菊花台》吗? 爸爸说:没喝过。爸爸以为《菊花台》和茅台一样都是酒呢!什么是代沟,这就是代沟。


孩子喜欢李宇春、周杰伦、王力宏,穿着走哈韩、哈日路线,说话中英文混杂,思维跳跃;

父母关注的是股票基金,听的是宋祖英、彭丽媛,穿的是西装,说话中规中矩,思维四平八稳。


两代人喜欢的、关注的东西都不一样,怎么交流?


没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想要找到话题还真难。所以,高中生回家后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很少,有些孩子甚至十多天不与父母说一句话。他并不是和父母有矛盾,而是不知道该说什么。父母有时候会主动跟孩子说话,但无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最近学习成绩好不好,能不能跟上之类的。虽说这也是关心,但日复一日总是这一个话题,孩子听个开头就烦了。


父母最爱谈学习,这让高中生最反感。 可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不断询问孩子学习上的事情,给他们增加了心理压力。而当孩子不想沟通时,大多数家长束手无策。


其实,高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增强,他们比小时候更加愿意与人交流。当遇到困难时,他们通常会找信得过的人沟通,而不是非要求助于家长,这种长大的表现却不为家长所理解和接受。



二、家长的唠叨和拿孩子与他人相比较的做法, 激发了高中生的逆反心理。


孩子上高中后,很多家长陷入两难境地:看着孩子的状态不好,不说吧,他不用心;说吧,他嫌你唠叨。家庭矛盾由此产生,甚至双方长期冷战。高中生烦的是家长唠叨,缺的是与家长的正常沟通。


很多家长认为,跟孩子沟通就是督促他学习。 有些父母很有本事,不管谈论什么,话题最后都会绕到学习上,无论干什么都能与学习联系上,好像不谈学习,孩子就会退步一样。这种交流无疑让孩子难以接受。


很多学生反映,其实不用爸妈说,自己也知道要好好学习。 进入高中了,谁都知道高考的重要性,怎么会不好好学习呢?但是家长不停地唠叨,反而把原本想好好学的心情给打乱了,反倒想造反发泄一下。


中国人在潜意识中喜欢攀比,比工作,比待遇,比容貌,还喜欢比孩子。比孩子时,他们又总是看到别家孩子的优点,自己孩子的缺点。如果让列举自己孩子的缺点,家长会一口气说出一大堆;如果要列举孩子的优点,家长就为难了。父母评价孩子的话,经常是“你很笨”或者“你不行”,言辞中透露出对孩子的深深失望。


家长的初衷是希望以此激励孩子上进,但这样的比较往往适得其反,它给孩子的暗示是:你没希望了,连父母都不信任你。孩子得不到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也就无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父母全方位的监控,

迫使孩子远离父母。


许多家长对孩子不放心,认为孩子小,自己有义务对孩子进行监护。当孩子不愿意和他们交流时,他们就开始充 当“007”,翻查书包、偷看日记、追查电话、拆阅信件等,被孩子发现了,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一步走错,步步错。


但让高中生最苦恼的,恰恰就是爸妈对他全方位的监控。 一名高中生气愤地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隐秘的世界,未得到邀请,别人是无权进入的,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的父母连这点都做不到。”


孩子反感父母的这些举动,当然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时间长了,彼此的隔阂会越来越深。


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保有自己的隐私。而家长由于平时与孩子沟通少,不了解孩子,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简单地考虑问题,探询孩子的隐私,而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家长做好了,沟通就不难

家长与孩子沟通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一、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长


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家长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当的语言和举止,阻碍了孩子与你的进一步交流。


这里可以参考家庭教育指导师顾晓鸣老师提出的“好家长十大好习惯”,作为学习的榜样:


终身学习,和孩子一道成长的习惯;

真爱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习惯;

言教、身教、心教相结合的习惯;

诚实守信的习惯;

乐观和快乐的习惯;

不代替孩子成长的习惯;

发现和赞扬孩子的习惯;

让孩子承担责任的习惯;

关心和引导孩子学习的习惯;

家校合作、沟通第一的习惯。


如果家长能够具有其中的多数习惯,我想您和孩子的沟通就没有大的问题了。



二、保障交流的时间,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


家长不能以忙为借口,忽略与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业的发展期或顶峰期,是单位的骨干或领导。他们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应酬,没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已经无法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其实,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 孩子不会因为家长的忙碌而停止成长,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反而思想变化得比以前更快。


这段时间,家长与孩子出现沟通障碍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么,必须要让他说出来,所以家长每天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聊聊,了解他的想法,用心听他讲话,使他感觉受到了重视,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满足。


家长还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高中生在学校学到的是课本知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大多来自父母,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接受家长的一切想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庭教育观念也要发展和更新。


家长千万不要以为你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支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切,也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家长,就可以代替孩子成长,把你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交流都不是平等的,孩子必然会抵制;错误的交流方式,孩子必然会逆反;错误的做法,最终使家长与孩子形同陌路。 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充分尊重孩子,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 这样,交流就比较容易进行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  人生下半场,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心宽
2 天前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2 天前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凭什么带火AI主题投资?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