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大学
腾讯大学的移动学习平台,为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腾讯最佳学习实践、最IN互联网资讯、热门业务动态、必备互联网生活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法盟  ·  阿里,开启大规模招聘! ·  昨天  
数据法盟  ·  阿里,开启大规模招聘! ·  昨天  
分享迷  ·  杜比全景声来了,支持电视+车机+手机 ·  2 天前  
分享迷  ·  杜比全景声来了,支持电视+车机+手机 ·  2 天前  
湖南工信  ·  工信要闻丨省工信厅召开DeepSeek专题研讨会 ·  2 天前  
湖南工信  ·  工信要闻丨省工信厅召开DeepSeek专题研讨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大学

腾讯产品经理手把手辅导:0-2岁产品经理如何规划职业进阶?

腾讯大学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8-04-25 18:00

正文


对于很多刚入门的产品新人来说,如何提升自己的职场专业能力可谓是一大痛点。产品新人往往从功能优化类的小需求起步,难以对产品的完整链条有全貌认知,也不知道产品的边界在哪。

小腾老师特地邀请了鹅厂内部的产品经理,专门为0-2岁的产品经理规划了职业进阶的系列分享,手把手教产品新人如何自我提升,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

本系列8篇干货将于近期在腾讯大学公号上首发更新,敬请关注。


本系列内容提纲

01 从0到1,产品经理都经历了什么?

02 产品经理的1+N能力拓展模式

03 高性价比PRD,高效有序需求池

04 四大原则,让跨部门合作更顺畅

05 用户拉新,人人都是增长黑客

06 留存促活,走过最舒适的路是你的套路

07 四招,搭建产品数据分析体系

08 拒绝同质化,打造产品经理核心竞争力


以下是本系列的第一篇《从0到1,产品经理都经历了什么?》。


Part1:什么是真正的互联网产品?


产品是一个可满足市场用户需求,可创造持续价值,商业模式清晰的常变载体。而产品经理,则是在该过程中落地执行,解决问题并寻求创新的一群人。上述产品定义中有4个核心的点,分别是: 满足用户、创造价值、模式清晰、常变。



1、满足用户

每一款产品都有其定位,面向的群体也存在差异化。因此,一款产品从灵感诞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它该服务的用户群体大致是怎样一群人。

不同的领域,注定有不同的目标/潜在用户人群。如知识分享平台知乎,目标用户主要是知识的分享者与求知者;互联网金融平台理财通/蚂蚁金服,目标用户是具有投资理财需求的人群;健身工具keep的目标用户则是追求健康,健身减肥的人群。

即使是同一个领域,产品定位不同,用户属性上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为音乐听歌APP的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后者明显在UGC、SNS上有更多的布局考虑,因此在社区功能的搭建上不遗余力;都具有股票投资工具属性的富途和雪球,从产品的页面设计上来说,前者还是以交易为核心,后者则把资讯服务也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因此,我们说产品时,说的是“用户”,而不仅仅是“人”。

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上,用户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孤单寂寞无从排遣,所以有了陌陌探探;草根明星人人能火,所以有了快手抖音;互联时代人懒求快,所以有了美团饿了么...... 一款好产品需要能够满足用户的贪嗔痴、标榜炫耀、趋利避害种种情愫,才能存活进而求壮大。



2、创造价值

此处提及的价值,包括基础核心价值和增值服务。产品定位到核心目标人群后,就该为其创造对应的价值,市场才会买账。

以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例,基础需求是“理财投资、资产增值”,用户所关注的理财铁三角为“收益、风险、时间”。做到理财产品的收益符合预期(与业内同类型同期限产品相比,收益相当或更高)、时间期限丰富(灵活、短期、中期、长期),风险可控(从产品筛选源头、系统接入上架、包装销售到售后服务,给予足够的风险控制),这是核心价值,却也才算做满足了用户的基础需求。

在此之上,如资讯服务、会员权益、定时转入、结合生活场景做的还款业务等,则是在为用户创造增值,也是产品本身生态体系搭建的一部分。



3、模式清晰:包括产品模式和商业模式

产品模式,小到产品自身路径设计(点击率、转化率调优、唯一路径操作、体验闭环等),大到每一阶段产品的目标和打法(初始阶段获客、第二阶段细分、第三阶段盈利收入等) ,都需要在前期做好较为清晰的方向考虑和布局。

商业模式,说白了即是产品如何赚钱,在哪个节点,用什么样的服务做收费。可用两个例子简单阐明:

a、 当前正火的共享单车,其盈利点在目前看来,主要产生于用户单车使用期间的租金。后续如果结合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打通线下商户、做周边生活服务;用客户大数据做广告等,也具备很大的想象空间。



b、相信很多人都买过权益类基金(指数基金、股票类基金、QDII等),不知是否发现,其手续费的收取节点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权益类基金的多种收费模式:前端收费(买入时收费,取出免费)、后端收费(买入免费,取出时收费)、前后收费(买入、取出都需收费)。

当然,商业模式不仅是想清楚收入从何而来,还要综合考虑成本结构、客户关系、渠道等多方面的元素,在系列后续商业模式部分会详细阐述。


4、常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摩尔定律,更新换代的周期已经是以周甚至以天来计算。因此,用户及市场需求是在不断且快速变化的,产品要想在这样的洪流中生存壮大,必须“顺势而为”,保证产品在“势”中不断变化。产品的变化反应到产品的落地执行,即是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需要及时跟踪效果数据呈现,保持对行业和市场的敏感度,搭配用户反馈建议,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迭代。



Part2:一款产品的从0到1实现,

究竟有怎样的流程?


1、需求发现

通过日常观察、行业动态、用户反馈/投诉、产品数据等途径,发现市场需求、察觉用户痛点,这往往是一个新功能/新产品的开始。

Airbnb的诞生,来源于两位创始人因房租发愁而把自己阁楼房间出租赚外快,并为租客提供气垫床和简易早餐(Airbed and breakfast)——这是来源于生活的例子。



互联网金融平台某款理财产品售卖抢手,导致用户想购买时经常遇到额度售罄,等到了额度恢复,用户却往往失去了购买欲望,平台白白流失了用户和保有量,还易被用户投诉。通过功能设计创新,打造了预约功能,产品有额度即可买,额度售罄时也可预约买入,对用户和平台都是双向共赢的价值——这是来源于数据和用户反馈的例子。


2、想法成型

产品初期,需要有发散的思维,甚至天马行空的想法,不要受惯性思维所限制。但将想法/灵感落地为初步成型的方案,则需要统一考虑团队资源、渠道、发展阶段。该过程可通过组织团队脑暴以丰富多维度想法,通过组织需求评审以多方面把控关键节点。

对于一个产品灵感,形成具体的落地方向,大致可从3个角度切入:


a、看市场:搜集行业用户痛点反馈,观察竞品的设计方式和设计理念,业内是否有类似的成品——关注用户想要什么?业内怎么做?

b、看定位:着眼于自身产品定位上的差异点,明晰定位和目标,以指导落地方向——主要捋清我们想打造什么?应该提供什么?

c、看资源:关注自身现有可用资源和核心优势点,关注部门业务是否有可借力/整合的空间——主要思考我们是否能满足更多?是否能做出更大亮点?

以微信理财通还信用卡为例:理财增值、追求便捷、享受生活是当今时代很多人的标签,刷信用卡则是大家超前消费享受当下的方式之一,但每月苦于忘记还款也是常态。因此,理财通基于自身理财平台的核心优势,定位于便捷生活服务、享受理财收益的一站式服务,推出信用卡预约还款功能。用户可将资金存入理财通货币基金每日赚收益,同时设置预约还款计划,即可巧用免息期赚取收益,到期自动还款方便省心。结合理财和生活还款,做出了亮点功能。



3、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可包括问卷调研、用户深访等形式,目标是初步探索市场对产品方向的接受程度和看法,避免出现自嗨型产品,有时还可获取到额外有用的建议形成产品亮点。有了相关的数据和用户意向支撑,在产品方向决策、向上汇报时也会更具底气。


4、方案落地

基于前期的多方面筹备、反馈、汇报,产品方案已成型。实际落地时,将涉及交互、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后台开发、测试等环节,产品经理在该过程中需要参与交互原型设计、组织开发评审,撰写产品需求文档等,并配合项目经理,协调好人力等资源,安排好开发周期。

该环节上有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a、产品方案的决策上

思考重点服务的用户群体是谁,用户在哪,方向即在哪;思考核心差异点在哪,是否可整合资源做到“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把控需求优先级,优先核心功能框架,后分支路径/附加价值功能。


b、项目开发过程中

把控好时间节点,必要时可采用一周一会/每日晨会的形式,保证项目上线时间;同时,注意管理项目成员预期,达成共识,及时同步任何方案的变更/调整信息;做好项目进展的向上反馈。



5、灰度上线

产品开发完成后,基于性能、用户接受程度等多方面的考虑,可能需要进行灰度上线。可优先挑选符合产品定位的潜在用户进行白名单灰度测试,跟踪线上数据,进行快速迭代调优,并规划好下一步的放量/全量计划。


6、联合发力

刚上线的产品,市场知晓度不高。为了快速解决产品的冷启动问题,可于上线前,和相关市场、公关、运营团队做好沟通,通过市场精细化、广告投放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通过媒体传播和监测管理舆论倾向;通过运营活动实现对用户的快速触达和增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