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本公号依托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十层次项目、文科“双重”工程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基于南京大学已有的“3C”数据优势,旨在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进行全景式、结构性和历史性的多维呈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话语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广播  ·  哏儿 | 天津地铁将出现“天津话”报站! ·  昨天  
生态梦网  ·  5项签约!滨海新区在日本东京有大动作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14℃!天津要升温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数迹」C刊公号热文——历史学、考古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一季度)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5-28 11:16

正文

公众号热文标题高频关键词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浪潮,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是出版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要求。微信公众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学术期刊扩展内容传播渠道,推动学术成果应用转化,提升学术期刊显示度与影响力提供了新路径。

本次调研以CSSCI(2023—2024)(含扩展版)收录的41种历史学来源期刊、11种考古学来源期刊和13种中华传统文化来源期刊为样本,通过公开渠道全面采集了2024年第一季度期刊相关微信公众号的相关数据,并从公号简况、总体表现和本刊论文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供各位刊界同仁参考。

公号简况

调研发现,历史学来源期刊、考古学来源期刊和中华传统文化来源期刊在2024年第一季度并未新开通或变更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分别为80%、100%和100% 1

本次调研对27种历史学、7种考古学来源期刊和13种中华传统文化来源期刊的相关微信公众号进行统计研究,包括45个期刊和期刊社独立微信公众号以及2个推文主要围绕期刊相关信息的主办单位公众号 2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47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1种历史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未推送图文信息。

总体表现

2024年第一季度,历史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505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84.28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1600余次 3

历史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历史学

注:阅读人次、在看人次和点赞人次达到1000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2024年第一季度,考古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78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17.65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2200余次。

考古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考古学


2024年第一季度,中华传统文化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421篇图文,累计阅读人次为41.65万余次,平均每篇图文阅读人次为900余次。

中华传统文化期刊微信公众号的主要数据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中华传统文化

从推文类型来看,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的图文内容主要包括本刊论文、非本刊文章、目录摘要、栏目专辑和其他类型五个类型。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26种历史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25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354篇次,占全部历史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图文的70%,累计阅读人次为47.78万余次 4 。26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60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21.01万余次。

历史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历史学

注:累计阅读人次和篇均阅读人次达到1000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7种考古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5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54篇次,占全部考古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图文的69%,累计阅读人次为10.53万余次。7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14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5.72万余次。

考古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考古学

2024年第一季度,在计入统计的13种中华传统文化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中,有1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本刊论文210篇次,占全部中华传统文化期刊微信公众号图文的二分之一,累计阅读人次为22.45万余次。1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了17篇次目录摘要,累计阅读人次为4.23万余次。

中华传统文化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和目录摘要的数据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中华传统文化

本刊论文

2024年第一季度,在历史学期刊公众号中, 《史学月刊》 期刊公众号在论文篇次和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方面均位居前列;在考古学期刊公众号中, 《故宫博物院院刊》 期刊公众号在论文篇次、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和论文篇均阅读人次方面均位居前列。在中华传统文化期刊公众号中, 《西域研究》 期刊公众号在论文篇次和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方面均位居前列。


1.论文篇次

在历史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30篇次及以上的为 《史学月刊》 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篇次为72篇次,有13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历史学


●30篇次及以上:史学月刊

●10—29篇次:历史评论、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安徽史学、史学集刊、史林、世界历史、抗日战争研究、近代史研究

在考古学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篇次最多的为 《故宫博物院院刊》 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为16篇次,有1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考古学


●10篇次及以上:故宫博物院院刊、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人类学学报

在中华传统文化期刊公众号中,推送本刊论文30篇次及以上的为 《西域研究》 期刊公众号,其推送本刊论文为48篇次,有2种期刊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在10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中华传统文化


●30篇次及以上:西域研究

●10—29篇次: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学辑刊、国际汉学、出土文献、周易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敦煌研究、历史地理研究、孔子研究


2.论文累计阅读人次

在历史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5万及以上的为 《史学月刊》和《当代中国史研究》 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别为9.17万余次和8.82万余次,有11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历史学


●累计阅读人次5万及以上:史学月刊、当代中国史研究

●累计阅读人次1万—5万(不含):抗日战争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史学集刊、近代史研究、史林、历史评论、历史研究、经济社会史评论、清史研究、史学史研究、安徽史学

在考古学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2万及以上的为 《故宫博物院院刊》 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为7.12万余次,有2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

图5 考古学


●累计阅读人次2万及以上:故宫博物院院刊

●累计阅读人次1万—2万(不含):江汉考古、考古与文物


在中华传统文化期刊公众号中,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3万及以上的为 《西域研究》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公众号,其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别为4.39万余次和3.95万余次,有4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在1万次以下。

各公众号推送本刊论文累计阅读人次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中华传统文化


●累计阅读人次3万及以上:西域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累计阅读人次1万—3万(不含):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孔子研究、出土文献、敦煌学辑刊、历史地理研究、周易研究


3.论文篇均阅读人次

在历史学期刊公众号中,有14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具体情况如表7所示:


表7 历史学

注:以上列出篇均阅读人次达到1000的期刊微信公众号,数字保留至百位数,下同。

在考古学期刊公众号中,有3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表8 考古学

在中华传统文化期刊公众号中,有6种期刊公众号的本刊论文篇均阅读人次在1000次以上。具体情况如表9所示:


表9 中华传统文化

4.最热论文

在上述26种历史学期刊、5种考古学期刊和13种中华传统文化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本刊论文中,有149篇次历史学期刊论文、24篇次考古学期刊论文和73篇次中华传统文化期刊论文获得了较高的阅读人次(以下统称“热文”),在各学科本刊论文中占比分别为42%、44%和35%。

这些热文标题的高频词如图7所示。

图7


●词频20及以上:中国

●词频10—19:问题、历史、中心

●词频5—9:文化、治理、考察、政治、美国、学术、运动、遗址、发展、建构、抗战、研讨会、制度、实践、影响、社会、文化遗产、地区、国家、视域


从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来看,历史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 聂文婷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源流与继承创新》 ,阅读人次为3.43万余次,由 《当代中国史研究》 期刊公众号推送;考古学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 阎崇年的《〈明正德皇帝罪己诏〉析议》 ,阅读人次为2.54万余次,由 《故宫博物院院刊》 期刊公众号推送;中华传统文化期刊的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次最高的热文为 金晓刚的《浙江地名“金华”并非源于“金星与婺女争华”》 ,阅读人次为1.22万余次,由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期刊公众号推送。

从推送热文篇次来看,历史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次最多的为 《史学月刊》 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篇次为45篇次;考古学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次最多的为 《故宫博物院院刊》 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篇次为15篇次;中华传统文化期刊中推送热文篇次最多的为 《西域研究》 期刊公众号,推送热文篇次为14篇次.

热文篇次在2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篇)和鲁西奇(复旦大学,2篇)。

在246篇次热文中,阅读人次达到4000的17篇热文如表10所示:


表10

注:按照热文累计阅读人次排列,阅读人次保留至百位数。


(以下共131篇热文,每刊至多列入五篇热文,分学科依次按照期刊名称音序和单篇热文阅读人次排列,点击篇名可直达“原文阅读”)


历史学


安徽史学

◆刘晨 | 太平天国 的运动性质与历史评价问题

当代中国史研究

◆聂文婷 | 总体国家安全观 的历史源流与继承创新

◆田永秀 | 新中国 铁路管理制度 建构述论

◆燕美 | “将军出国”:新中国首批 驻外大使 的历史考察

◆王倩 | 1950—1953年北京实施 劳资协商会议制度 的历史考察

◆张镭宝 | 海外关于 全过程人民民主 的研究评述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李明欢 等 | 中国式现代化 中的“侨力量”:福建晋江侨乡的实践与启示

◆谢智敏 等 | 抗战时期陈嘉庚 救乡运动 对其政治转向的影响

近代史研究

◆何志明 | 共产国际 对川陕苏区的援助与发展谋划(1933—1935)——兼论中国苏维埃运动发展演变的历史格局

◆王明亮 | 美国共产党 中国局考论

◆付海晏 | 中日关于厦门 达观园 建寺的交涉(1934—1937)

◆李洪锡 | 近代日本外务省 警察 在华侵略活动研究

◆高晞 | 身体新知:在 自然神学 与自然科学之间

经济社会史评论

◆张锐 | 罗马教廷 对宗教改革的回应

◆波特伦·谢弗德 | 马克思、桑巴特、韦伯与 现代资本主义 起源争论

◆谢斯杰 等 | 西方 驻外使节制度 的形成

抗日战争研究

◆丁书颖 | 太平洋战争 期间英国的对华宣传——以英国新闻部为中心

◆袁艺嘉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 铜镍币 的索还与接运

◆贺江枫 等 | 日记与 中国抗日战争史 学术研讨会综述

◆潘大礼 等 | 第八届 中国抗战 大后方研究论坛综述

◆鄢海亮 | 全面抗战 前南京国民政府炮兵建设研究

历史教学

◆刘英 | 从崇尚 权威 到认同权威——以一幅教材导入图研究为例

◆史金波 | 宋辽夏金时期的 文物 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历史评论

◆李群 | 文物实证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王祁 | 夏代 不是周人的杜撰

◆张旭鹏 | “文明冲突论” 遮蔽了冲突的本质

◆孙昊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就 中华文明

历史研究

◆孙闻博 | 中国古代 县制 起源新论

◆王剑 | 明中后期 中枢决策机制 的嬗变

◆金冲及 | 谈谈 问题意识 ——“回顾创刊七十年 奋进史学新征程”笔谈(一)

◆赵庆淼 | 从“诸侯大亚”看西周 央地关系

◆焦姣 | 美国 人口统计 起源及其治理能力扩张

民国档案

◆李晔晔 | 全面抗战时期 国民党 对民众运动的推动与控制

◆严泉 | 总统内阁:民国初年赵秉钧 内阁 运行新探

清史研究

◆科大卫 | 捻军: 历史人类学 可以问什么问题?

◆王学深 | 乾隆帝 生母姓氏问题再探讨——从一则新近档案说起

◆郭卫东 | 新世界观 的形成:东、西、南、北洋的概念流变

◆朱浒 等 | 中华文明 统一性特征在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以《清代国家统一史》为中心的探讨

◆江伟涛 | 近代中国 “海权” 话语构建的源起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高士华 | 日伪军 研究笔谈

史林

◆王刚 | “野合”还是“野居”?—— 孔子 出生问题再探

◆姚靓 | 新中国的饮料革新: 盐汽水 与工厂劳动福利

◆苏智良 | 上海城市史 研究的焕新

◆马思宇 | 福建事变 前后中央与西南关系及1930年代初的民国政局

◆卢汉超 | 不得已的变革:近代 上海 城市发展的几次重大转折和辩论

史学集刊

◆尚小明 | 袁世凯 “逼迫清帝退位”说献疑

◆方志远 等 | 万历援朝 时期的明军系统与战争态势

◆杨逍 | 辽代斡鲁朵内的 部族组织 研究

◆徐健 | 普鲁士改革 研究的意义、方法和问题

◆田家溧 | 规训与惩罚:汉代女性 贞顺观念 的建构

史学理论研究

◆刘文鹏 | 论 清代 历史地位

◆王锐 | 文明的冲突,还是政治的冲突?—— “文明冲突论” 的思想史解读

◆吕文利 | 论清代 边疆治理

◆王雯菲 | “殖民情境”理论与 法国殖民史 研究的转向

◆孙波 | 宫崎市定 “唐宋变革论” 辨析

史学史研究

◆王琛 | “威尼斯神话” 的沉浮与威尼斯历史书写的嬗变

史学月刊

◆黄道炫 | 鼎革 ——喻世长的生活史

◆李剑鸣 | 美国建国者关于 “世界” 的认知和想象

◆张轲风 | 乡党政治、士人心态与历史人物书写——以明清史传中的 李至刚 为中心

◆陈海懿 | 李顿调查团 进入伪满洲国受阻事件研究

◆李小雨 | 探索另一种现实—— 雅克·勒高夫 的中世纪想象物研究述略

世界历史

◆吴欣 | 众神之地: 古波斯帝国 统治时期中亚的信仰世界

◆高艳杰 |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 海外华人史 书写

◆刘晨 | “宽永大饥馑”与 江户幕府 的应对及其影响

◆刘峰 | 建构“理想国”:古代希腊 城邦制度 与城市规划的兴起和发展

◆史宏飞 | 冷战 期间的美苏科学合作与竞争——以“国际地球物理年”为中心的考察

世界历史评论

◆王希 | 在政治迷失时代反思 林肯

◆詹瑜松 | 古典学 的建设与困境

外国问题研究

◆谢国荣 | 美国联邦调查局对 民权运动 的监控

中国地方志

◆王鹏 | 第二轮 区县志 编纂审核与第三轮修志建议——以北京市为例

◆牟旭平 | 明清至民国时期四川 牛踏堰灌区 的水利纠纷与地域社会


考古学


故宫博物院院刊

◆阎崇年 | 《明正德皇帝罪己诏》 析议

◆张文江 等 | 江西都昌黄金山船货遗址抢救性 考古发掘 简报

◆李若晴 | 石涛 《罗浮图》册与《罗浮野乘》的相关问题——兼论卷轴山水画与山志版画插图的关系

◆倪润安 | 鲜卑金器 的形制、制作与演变

◆王煜 | 圣王、高士与神仙: 南朝陵墓拼砌砖画 的布局与意义

江汉考古

◆梁云 等 | 试论 葬俗 在考古学文化族属研究中的指示意义

◆湖北省考古院 等 | 湖北钟祥肖家冲 墓地 M8、M9发掘简报

◆孙卓 | 中商时期南方地区 文化格局 的转变

考古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 等 |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 红山文化聚落

考古与文物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北周开国皇帝 宇文觉静陵 发掘简报

◆孙战伟 等 | 陕北商代 墓葬 初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等 |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后刘家塔商代 墓葬 发掘简报

◆何毓灵 | 殷墟王陵 四论

人类学学报

◆王传超 | 2023年中国人群 古DNA 和古蛋白研究代表性成果及进展评述


中华传统文化


出土文献

◆成万东 | 新见 唐代石刻 古文整理及古文再现的时代背景

◆胡其伟 | 清华简五音图 的初步研究

◆尤锐 | 教训类叙事与自强之道——读清华简 《越公其事》

◆石小力 | 清华简第十三辑 中的新用字现象

◆张垚 等 | 论西周 金文 中的墉氏家族

敦煌学辑刊

◆郑炳林 |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 四十年历程与展望

◆敖特根 等 | S.389 《肃州防戍都状》 文本研究

敦煌研究

◆王宗慧 | 8—12世纪拉达克地区的 石刻造像 及其历史意蕴

◆陈菊霞 等 | 榆林窟 第39窟回鹘供养人研究

国际汉学

◆张乐 | 民国时期华人基督徒与 《圣经》 汉译

国际儒学

◆胡杰文 等 | 明代孔府 祭田 的形成、管理与钱粮差徭

◆赵金刚 | 辩性善——理解孟子 性善论 含义的三个维度

◆张辉 | 天下无无父母之国:古典儒学视域下的一种 家国关系

◆王素 | 中华文化 输出与欧亚文化认同——从东亚世界论到欧亚东部世界论

孔子研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