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拆神
聊旧改和楼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北京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年内完工! ·  2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接下来的北京好美!2025春日赏花时间表来啦! ·  3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这届退休老人,真有钱!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拆神

珠实、越秀、中铁...海珠狠角色杀出

拆神  · 公众号  ·  · 2025-01-22 17:4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海珠区AH020216地块的情况,包括其位置、特点、周边环境和未来规划等。该地块属于滨江中板块,具有地段和江景两大优势,预计吸引房企竞拍。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地块的缺点,如距离地铁较远、学位存在不确定性等。总体而言,该地块适合刚改人群,预计会主打中小户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地块位置与特点

海珠区AH020216地块位于滨江中板块,具有地段和江景优势,预计吸引房企竞拍。

关键观点2: 地块周边环境和配套

地块周边有知名地标、公园、商圈等,配套醇熟,宜居。

关键观点3: 地块的优缺点分析

地块优点包括地段优势、江景优势等,缺点包括距离地铁较远、学位存在不确定性等。

关键观点4: 地块的未来规划与产品特点

预计地块会主打刚改人群,产品以中小户型为主,实用率高。


正文

2025年的第一块地,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还有2天,海珠区AH020216地块,就要上桌了。

这块地,江湖人称 「新侨地块」 ,前身是新侨实业有限公司,2020年被海珠收储,2024年底正式挂牌。

地块素质不错,有两大BUFF加持,属于是低调中,又带了点奢华:

一是地段,宅地断供多年的滨江中 ,名气虽比不上“初代豪宅区”滨江东,但生活氛围同样浓厚,居住舒适度高;

二是江景,离珠江只有350m ,步行不到5分钟,虽然不是一线,但前排建筑普遍低矮,可以望江。

并且,地块体量不大,2.75万方,总价不到8.8亿,折合楼面价3.2万/平,典型的小而美,风险可控。

从市场反响,还是蛮积极的,目前有三家在看,包括 越秀、珠实和中铁置业

24号开拍,不排除会有竞价,央国企联袂出演贺岁片,多喜庆。

不久前,我也去地块周边转了一圈,最直观的感受,是优点很突出,缺点也蛮明显。

先说说优点。

滨江中腹地

繁华混搭烟火气

整个滨江板块,大致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猎德大桥为界,在沿江一片,分为西、中、东区。

新侨地块所在,就是海珠桥与海印桥中间,属于滨江中板块,北近滨江中路,南近仲恺路,西近江湾路,东近东晓路。

之所以用“近”字,是因为地块和这几条大流量的主干道都有一定距离,交通便利的同时,受车流噪音、粉尘污染也没那么大。

地块附近,有几个比较知名的地标。

旁边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公办本科学校,也是广州的比较出门的雅思考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北面的孙中山大元帅府,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门票免费,散步研学都可。

去的那天,虽然是工作日早上,但人气还不错。

此外,周边还有晓港公园、海印公园、海珠体育中心等。

这一带,虽然没什么高大上的写字楼,高逼格的商场,但主打一个宜居,配套醇熟,烟火气十足,美食也不少,附近还有市二宫,江南西商圈。

至于城市界面,虽然算不上新,但整洁,没有城中村包围,主要是一些低矮的老旧小区。

半张江景牌

下楼就能citywalk

地块的江景优势,从航拍图来看,还是挺直观的。

虽然是二线,北向,但遮挡不多——

滨江中沿江一带,唯一的高楼,也就华标涛景湾、华标品峰两个板块标杆豪宅,高度100-160米。

而新侨地块的规划条件,并未对建筑控高做出限制。

相信将来的拿地企业,会好好设计规划,实现江景利用最大化,尤其是东北向,能望二沙岛,东西塔+广州塔。

我们也在现场实测过,从地块走到江边,都用不到5min,散步跑步遛娃,都很方便。

晚上珠江两岸亮灯,会更好看。

去年一年,广州市中心卖掉的江景地块,虽然不少,但:

·像天河保利面粉厂,绢麻厂,地价都要去到7字头,5字头;珠实的金融城浪奇地块,也要4.7万 /平;

·像海珠的越秀广纸项目(熙悦江湾),虽然地价不归,3.4万/平,但体量高达10万方+,总价35.6亿。

对比之下,新侨无论是地价还是体量,相对都比较合适。

定价上更有空间,房企压力也不会太大。

容积率3.5+超100%实用率

产品领先周边

并且,地块规划条件上,也有占优:

一是容积率,3.5,在板块处于中低水平,相对舒适;

二是阳台率,可以做到20%,领先板块其他项目至少至少一个版本。

这意味着,将来项目实用率可以干到100%以上,甚至是120%,吊打周边二手。

目前滨江中的二手,主要分两类:

一种是“大院”,典型的老破旧,比如东沙街31号大院,也没啥市场,暂且按下不表。


另一种则是市面上常见的二手商品房,定位横跨刚需 - 豪宅,比如华标、中海名都、朗晴居、富基广场等。

这些项目,虽然各有卖点,比如江景,比如学位,但在产品上,和新侨还是有“断代”的。

以成交最为火热的中海名都为例,实用率只有80%左右,90多平只做了两房,并不主流。

新规后,70多平的产品,都能做三房了,按照实用率120%算,尺度相当于市面上90平的。

3.2万/平的地价,可售3.4万/平,单价5字头,就有不错的利润空间了,放在板块来看,还是很能打的。

但也不是说,地块就能大杀四方了。

前面我们提到,地块的缺点也很突出。

体现在几方面:

一是不近地铁。

到最近的市二宫地铁站,实际距离超过1公里,步行不太现实,更近一点的25号线、佛穗莞城际,都还在规划中。

未来业主出行,更多还是要依赖自驾,早晚高峰略堵。

二是学位存在不确定性。

初中还行,小升初多在第一组别,主要是小学阶段。

地块周边小学不少,但顶多沾个教育资源“丰富”的名号,算不上“优质”。

500米范围内,比较拿得出手的,也就中海名都的南武,但目前还没人能打包票。

不过,这一点,也不是硬伤。

海珠已经明确,今年要实现公办学校100%纳入集团管理,相信牌子不会差。

当时东晓地块刚出让,很多人也在担心学校的问题,后来也官宣了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三是西侧规划有垃圾收集站、变电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