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元宵节,很多父母也在返程的途中准备着上班。
这时候,孩子委屈的跑来问,你们为什么不能继续陪着我而跑去上班啊?
遇到这个问题,大家一般都是怎么回答的呢?欢迎留言探讨哦。
——鹿妈
文 | 静夜听风
12月12日,广西梧州,一个9岁男孩,独自一人来到梧州南站,在火车站闸机通道徘徊,想乘坐动车去广州。
经民警了解,男孩是一名留守儿童,妈妈在广州打工。
因为太想念妈妈,男孩准备瞒着家人,去广州找妈妈。
民警联系到家长,男孩听到妈妈春节回家的承诺后,才答应不再离家出走,跟着奶奶回家了。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
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每次看着妈妈背着行李包走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过。
我拉着妈妈的手,说:
“妈妈,你可以不出去打工吗?
”
得到的回复总是:
“孩子,等妈妈挣够了钱,就不出去打工了。
”
哪个父母愿意离开孩子,无非是生活所迫。
搬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父母如此辛劳,不过是为了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孩子的内心,又是那么渴望父母的陪伴。
我不禁思考,当孩子说“妈妈,你别去上班了,在家陪我”,我该怎么回答才好呢?
带孩子去你工作的地方看一看
很多孩子对工作没有概念,只知道父母每天很忙,回来很晚。
但说起父母的具体工作,孩子却不知道。
就连袁咏仪张智霖的儿子魔童,都不知道父母是明星 ,还以为张智霖是卖寿司的。
很多时候,我们口头上和孩子谈论父母的工作,他们大脑中的工作是抽象的,未必能明白。
亲自带孩子去工作场所看一看,当孩子亲眼目睹我们的工作环境后,会更能够理解父母。
动画片《小猪佩奇》中,有一集是猪爸爸带着佩奇和乔治,去自己工作的地方。
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工作的环境与工作内容,这种做法真的很棒。
而美国4月的第4个星期日,是他们的“带子女上班日”。
这一天,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在公司度过忙碌的一天,让孩子接触父母的工作。
让孩子看看我们是怎么进行工作的,怎么和人沟通,简单地给孩子解释一下工作内容。
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和不易,让孩子懂得体谅父母。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孩子做一点职业启蒙。
问问孩子,你现在看到了我的工作环境,那你将来要想做什么工作呢?
给孩子做好职业启蒙,孩子会对未来职业,充满了向往和憧憬,未来的目标也会更加清晰。
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奔跑。
让孩子知道
在电视剧《陪读妈妈》中,梅婷饰演的妈妈李娜,和儿子丁一一有这么一段对话。
丁一一说:
“从我记事开始时,您就是世界上最忙的妈妈,我怎么有时间和您顶嘴呢,因为我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我的每一个重要日子您都缺席,您只知道工作,却从来不知道关心我。
”
梅婷质问儿子:
“妈妈这么辛苦地工作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让你得到最好的教育,上最好的学校,让你吃好住好。
”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一家人能过有品质的生活,为了给我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
可是在孩子的眼里,他看到的是,父母眼里只有工作,会觉得父母不够爱他。
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这么辛苦工作还不是为你”,但你想过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感受吗?
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
但是父母把自己辛苦工作,都归因于为了孩子,只会让孩子内心有负罪感,觉得是自己的原因,才让妈妈这么累。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我们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不是妈妈不爱你,是因为妈妈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工作赚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工作可以让妈妈变得更强大,妈妈才能更有力量来爱你。
请告诉孩子
钢铁侠的原型、身价200亿、人称乔布斯第二的埃隆·马斯克曾说:
他今天的成就,绝大部分要归功于他的母亲。
和父亲离婚后,他们兄妹三个上学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兼职几份工作供他们读书。
即使生活再艰难,母亲也从不在孩子跟前抱怨。
埃隆·马斯克的弟弟妹妹,也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这位母亲抚育出三个优秀的孩子,但在孩子们能为母亲提高优渥生活的时候,却选择在60岁以后,重新回到时尚秀场,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方面是她对工作的热爱,同时,她也想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正如埃隆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说:
“要让孩子在父母努力工作的环境下长大,知道越努力地工作,就会得到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大的幸运。
”
在去年国庆阅兵训练场,由北京市在编女民兵遴选抽组的方队中,81名“妈妈队员”格外引人注目。
她们的孩子最大的13岁,最小的还不满周岁,但她们义无反顾再次走进阅兵训练场。
她们相信孩子将来能理解,她们想让孩子看见妈妈努力工作的样子。
一个懂得自我成长的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妈妈努力工作,不仅会让自己的知识积累更丰富,眼界更宽,还会让孩子看到妈妈不断努力、自信的生命状态。
当妈妈活成一束光的时候,孩子自然会努力效仿,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远见的父母
网上有一个视频:
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辛苦,会造成什么影响?
孩子的父母经常在女儿面前,抱怨工作累,新来的领导是个变态,整天让他们加班,一想到加班,每天有这么多事情就头疼。
有一天,女儿对妈妈说:
“妈妈我今天可不可以不去上学,一想到我们要上那么多课,我就头疼,而且我们数学老师,特别喜欢布置作业,一想到这些我就想哭,要是可以不上学就好了,真是太讨厌上学了。
”
妈妈非常生气,非常严厉地拒绝女儿说,不可以。
对女儿大吼道:
“你小小年纪就不想上学,还想逃课,我看你是欠打。
”
接着女儿问妈妈为什么:
“就允许爸爸妈妈讨厌上班,不允许我讨厌上学吗?
”
工作中难免会受累,甚至是受气,把工作压力传递给孩子,只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种下一颗毒瘤。
让孩子对工作产生恐惧感,会让孩子觉得,工作仿佛就是洪水猛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甚至会加深孩子对学习的厌恶,影响孩子的未来。
工作无论多累,都不要把生活的负能量,传递给孩子。
邻居李姐经常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她经常把工作中得到的奖励,和孩子一起分享,还告诉孩子工作给她带来的乐趣,妈妈上班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技能,结识到新的朋友,生活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