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局的组建,我国医保事业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推进医保经办机构社会化、法人化;加强资源投入,控制规制成本,成本控制权力下放。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
压力和挑战
,
如社会预期增高、医疗新技术不断出现、经济下行和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压力等挑战
。
面对众多历史遗留问题,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医保管理者应该站在国家和人民群众两个角度去考虑现有的医保基金的问题:
医保基金能否达到收支平衡和医保给参保人带来怎样的保障
。
医保基金能否达到收支平衡
:
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也是检验医保管理者是否合格的标志
。保障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是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为参保人谋求更高的保障水平。
关键
是要看医保基金能否达到平衡是医保制度中最关键的一步,达到平衡也就是说明了医保制度是
可行
的,不仅会减轻医院的财务负担,还能保障保险人的利益。
医保给参保人带来怎样的保障
:医保局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抚养率水平、预期保障水平以及整体医疗水平、筹集的资金等因素,通过精准的计算判断国家能够给人民群众提供什么样的保障。
在当前的形势下,医保局在发展初期就遇到了许多挑战:
挑战一:参保人群壮大,医保基金支出也随之变大。
我国的主要矛盾就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参保人对于医疗保障需求也在不断提高。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加大以及对医疗保障制度认知的缺乏,造成参保人对于基本医疗保险的需求和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挑战二:医疗技术的发展导致医保基金供给压力大。
现在无论是药品生产企业还是医疗器械的供应企业,这些企业都削尖脑袋想要
将企业的产品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范围
。这就是医疗技术和基本医保基金供给能力之间能否达到一种良好的平衡关系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但由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有限性,基本医疗保险则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挑战三:如何保持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依旧是现在最大的压力。
医保管理者需要维持医保制度的平衡和持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如何达成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
面对重重压力,医保局也积极面对压力,根据要求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措施一:倡导节约,提高现有医保资金使用率。
由于筹集资金方面更困难,医保管理者提出“节约”方法。既能保证参保人基本利益,又能减轻国家的压力。国家需要通过减少浪费,从而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医保局如何进行“节约”?有以下几个途径:
1.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改革并完善当前的药品集中采购。
3.充分考量医保对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医师的管理关系。
4.继续深化并推动医保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应用。
措施二:引导公众正确认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自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医保对于公众的引导一直处于
欠缺
或
不到位
的状态。医保管理者需要通过正确、全面的宣传和引导,让参保人对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有客观的认知,让公众形成健康的认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