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6月发表在JMR上的论文《压力与自信推导对在线零售中产品购买和退货行为的影响:基于随机现场实验的证据》。在如今的电子商务环境中,商家常常使用各种策略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其中尤以“推导机制(nudge)”为代表性手段。推导机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制造紧迫感的“压力推导”,如提示库存稀缺或促销时间限制;另一类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自信选择的“自信推导”,如提供商品尺寸或风格的确认。现有研究多关注压力推导对短期销售的促进作用,但忽视了它对消费者长期行为,尤其是退货行为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这两类推导方式,探讨它们在促进销售的同时对退货率的不同影响。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大规模的随机现场实验,实验对象为一家亚洲大型时尚零售商的5,938名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被随机分为多个组别,分别接收不同的推导信息。压力推导组包括稀缺性提示(如“仅剩X件”)和时间紧迫提示(如“促销将在XX小时后结束”),而自信推导组则帮助消费者确认选择,例如提供尺寸或风格的匹配建议。研究通过收集消费者在购物网站上的点击路径、浏览时长、购买和退货数据,全面记录了各类推导机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了层次贝叶斯模型,运用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推导方式对购买和退货的影响。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性,模型控制了消费者的设备使用情况(如手机或电脑)、访问时间以及之前的购物经验等变量。通过这种严谨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压力推导虽然能短期内显著增加销售,但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退货率,尤其是“晚期退货”,即商品已经发货后退回,给商家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成本。相比之下,自信推导在短期内同样能够提高销售,但退货率明显降低,尤其是通过尺寸确认等自信推导手段,能有效减少冲动消费行为。
这项研究的结论表明,商家应更多采用自信推导手段,以在提高销售的同时减少退货成本,达到更好的长期经济效益。
The Effects of Pressure and Self-Assurance Nudges on Product Purchases and Returns in Online Retailing: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Anindya Ghose, Heeseung Andrew Lee,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