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比全球塑料产量三分之二的聚乙烯(PE)和等规聚丙烯(iPP),年产量超过2亿多吨,而只有约1%iPP和7%HDPE被回收,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由于PE和iPP视觉相似,密度相近,很难通过浮选法和人工分拣来分离PE/iPP混合物;而且该两类聚合物并不相容,很难有效回收再利用。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依靠相容剂来提高分散相的相容性。有报道1%添加量就能实现力学性能增强的预制嵌段共聚物,但成本较高且无法商业化。目前商用的OBC增容效果良好,但添加量太高,要达到10%左右。
南方科技大学陈忠仁教授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利用可逆自由基反应在PE和iPP相界面上进行三元乙丙橡胶(EPDM)的接枝反应,原位合成接枝的多嵌段共聚物显著提高了PE和iPP的相容性,大幅增强了共混物的机械性能,各项加工特性与力学性能指标接近PE、iPP新料。图2. 不同含量的EPDM参与反应性共混对共混物拉伸性能的影响该研究团队发现,仅需1-3wt.%的EPDM即可通过反应性共混显著改善PE和iPP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机械性能,尤其是断裂伸长率,如图2所示。EPDM由于相分离而趋向于分布在PE/iPP相界面,是显著降低了EPDM的添加量的关键。当EPDM添加量为1wt%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就可以达到400%,当添加量为3wt%时,则达到了700%。当添加量为5%时,拉伸应变略微的降低,说明过量的EPDM会增加界面厚度,从而降低了界面的力学性能。反应性共混的样品即使经过三次加工循环,样品的断裂伸长率仍可达到约400%,如图3所示。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解决塑料回收难题,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新方案。图3. 3wt.%EPDM反应性增容的共混物的机械性能随着循环加工次数的影响该研究工作通过各种表征技术,包括拉伸、流变、剥离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证实了反应性共混的接枝机理,如图5所示。当EPDM被乙烯和降冰片烯的无规共聚物(CEENB)或者亚甲基封端聚乙烯(VPE)替代时,样品的机械性能降低,也证实了EPDM分布在PE/iPP相界面上对形成接枝多嵌段共聚物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接枝反应引起的分子量分布峰的移动可以忽略不计,表明在反应性共混过程中聚合物的降解和交联很少,意味着引入硫和秋兰姆(TMTM)试剂的可逆自由基反应在减少副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上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Polymer》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余锋,通讯作者为陈忠仁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催化重点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论文信息:
YU F, LONG C, FENG S, DONG Z, LIU X, LI Y, CHEN Z-R. In-Situ Grafted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EPDM) Rubber Multiblock Copolymers as Compatibilizers for Polyethylene (PE) and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PP) Blends. Polymer, 2024,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polymer.2024.127959
团队网址: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chenzr/
相关进展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