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涉及服刑人员的合伙合同纠纷案件在滨海新区法院得到成功调解。法官前往浙江省乔司监狱开庭,促使被告认可欠款事实和数额,并达成调解协议。案件成功化解双方矛盾,为多年纠纷画上句号。
2019年5月,被告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区投资奔驰商务车,原告投资40万元后加入合作。2021年被告因犯罪被关入外地监狱,原告为维护合法权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官前往浙江省乔司监狱开庭,在庭审过程中向被告出示证据并充分听取双方意见。被告从否认欠款到最终认可,并表示同意偿还。原告接受调解方案,并撤回对被告前妻的起诉。
被告签署调解协议,案件以调解方式结案。法官的关心触动被告,被告表示会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出狱。
日前,滨海新区法院法官前往浙江省乔司监狱,成功调解一起涉及服刑人员的合伙合同纠纷案件,该案化解了双方矛盾,也让多年的纠纷画上句号。
2019年5月,被告在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区投资奔驰商务车,原告加入合作后向被告投资40万元,被告出具收款收条,后二人合作一段时间出现分歧。
2021年被告因犯诈骗罪被关押外地监狱服刑。原告多次联系被告未果,后经多方打听才知被告已被关押。于是2024年6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诉至滨海新区法院,要求被告及其前妻偿还投资款项。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经多方沟通了解到被告现于浙江省乔司监狱服刑,为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法官第一时间联系监狱狱政科,委托监狱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
因不具备跨省远程线上视频开庭条件,遂决定前往监狱开庭
。庭前与监狱方就案件开庭时间和开庭事项进行多次沟通协商,提前制定好庭审预案,庭前就案件事实进行调查后发现案情较为复杂,随即向原告发送当事人本人到庭(监狱开庭)令。
1月16日上午8时,法官、原告及律师分别赶赴乔司监狱,在会见室见到被告。在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没有程序化开展庭审,而是向被告出示证据并让原被告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耐心释法明理。被告一开始否认欠款金额,后来对欠款的事实和数额予以认可,坦言同意偿还,希望原告能给予一定的宽限期,
承诺出狱后会分期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