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科技史上的DeepSeek时刻,我们重注梦想,我们也手握真实。
”
蛇年春节前后的中国资本市场,涌动着两股截然不同、却都难以忽视的力量:
一边是AI破局者—深度求索引发的全球科技海啸,在黑幕中划开AI霸权的口子,带来一场静默的科技权力转移叙事,成为科技史上的重要节点。
一边是几十年前便被投资大师芒格所推崇的“现金流选股策略”,伴随着标的ETF的发售,在中国市场梦想照进了现实,走进了平民百姓的投资工具箱。
身处其中,能够清晰感受到两种力量的内核碰撞,当不少投资者正用想象力和信念感贴现未来时,部分投资者却选择用自由现金流和股东回报丈量现实。
在世界科技史上的DeepSeek时刻,聊聊新兴科技的叙事与传统行业的现金流。
1月20日,全新的DeepSeek开源模型推出,猝不及防的成本碾压与开源闪电战让华尔街怀疑“烧钱”信仰,美股股王之一的英伟达,股价单日暴跌17%。
1月31日,OpenAI正式推出其最新推理模型o3-mini,不仅向免费用户开放,还在定价上做出了让步。
2月1日,DeepSeek与华为云宣布联合首发,并正式上线基于华为云昇腾云服务的DeepSeek R1/V3推理服务,通过MindIE推理引擎优化,在处理自然语言任务时延迟大幅降低。
2月6日,OpenAI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需注册。大概率与DeepSeek以颠覆性的角色现身,迅速进入垂直应用场景有关。
仔细看下来,英伟达超15%的市值蒸发,OpenAI史无前例的妥协,华为昇腾云上跃动的推理时延,这几个看似孤立的事件,实则勾勒出AI产业的价值重构。
这个来自东方的大模型向世界证明,AI 的发展绝非只有一条“唯Scaling Law 论”的独木桥, 效率、成本、应用场景、差异化竞争,同样是通往AI辉煌的康庄大道。
这个历史性事件中,既有硅基流动在国产芯片上跑通的希望曙光,也有海外多个 Deepseek-R1 服务供应商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更藏着o3-mini与R1贴身肉搏掀起的效率革命。
一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正在以代码为笔墨,重写人类科技文明的源代码。或许十年后再回望,2025年的这场混战,正是AI挣脱算力枷锁、走向技术平权的历史拐点。
挖掘基昨天写道,且不论DeepSeek-R1相比西方模型已经实现性能上的追赶和性价比上的超越,它出现的意义已然超越了AI本身,成为科技大国后发制人的信心载体。
DeepSeek的推出显著缩小了投资者对中美科技的预期差,对于中美科技资产相对估值中枢需要重新定价。中国科技股或将以此为关键支撑,从过往炒作“美股映射”转向“中美科技股脱钩”,迎来估值的再平衡。
一旦有了契机,众多投资人愿意为“中国科技牛”慷慨投票。在DeepSeek横空出世之前,科技板块曾受机器人、AI和芯片的驱动走强,但行情大多呈现出板块轮动的特征,指数级别行情尚未形成。
究其原因,虽然此前市场对科技板块的投资氛围浓厚,但在投资方向上并未找到一致认同的抓手:面对不断出现的产业利好,资金存在算力制约、研发周期过长且成本昂贵等担忧。而DeepSeek的出现,提供了做多方向达成一致的机会,为“科技牛”提供了抓手。
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A股,无论是国产推理算力
(芯片、云计算等方向)
、端侧Agent
(机器人、智能车、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等方向)
、垂直向下的应用
(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金融科技、游戏等方向)
、亦或是寄托了我们科技强国信仰的
科创板
,由于DeepSeek的历史性破局,都将拥有丰富的盈利与估值抬升的想象空间。
无论是产业浪潮下的稀缺性溢价,还是逆全球化下的安全性溢价,抑或是增量资金被动化下的流动性溢价,投资人愿意在理性分析产业链后找出受益的标的、仰望星空,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优质的科技公司也有权利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得到叙事天平的倾斜。
当然,
DeepSeek时刻的狂热之际,我们
重注科技、慷慨出价的同时,或许也需要看到资本市场的另一端,那些优质企业在摸爬滚打中淬炼出的现金流生存智慧,那也是曾经经过验证的、财富守护路上的真章。
一方是为梦想和可预期未来的慷慨出价,一方是在风雨中淬炼出的现金流生存智慧,这种定价体系的差异,或许也是不同投资理念的博弈。
回看过去多年来A股剔除银行金融、地产等行业后长期股价表现优秀的各种超级大白马企业,都具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特征:自由现金流指标长期优秀。
自由现金流就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在扣除了维持自身正常运营所必需的全部现金支出之后,剩余下来的、能够由企业自由支配的现金。
可以说,这些能够灵活支配的宝贵资源是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派息/回报)的基石,更是在商场如战场的环境中,既能“守住”熬过寒冬,又能“扩张”追逐未来的底气。
芒格曾经这样说:“人们总想要一个万能指标。我们喜欢买能创造大量现金流的生意。” 投资大师的洞见往往能成为前瞻性的指引,几十年后的今天,A股市场的人们以自由现金流为选股策略编制出了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
数据来源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日2012.12.31,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2024.8.15对指数编制进行关键修改,扩大选股范围,剔除金融地产企业,依据流动性、财务质量、盈利稳定性进行负面剔除后,以自由现金流率排名,选取前100只证券构成指数样本。
这个指数以自由现金流率为核心选股指标,剔除金融和房地产行业,按自由现金流加权选取前100只证券构成指数样本。简单来说,就是选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强的股票,这也是上市公司维持稳定现金分红能力的来源。
从前十大成分来看,个股基本面的质地确实比较优秀,比如说美的集团、中国海油、潍柴动力、中兴通信、中煤能源这些,从行业来看,均匀分布在石油石化、家用电器、汽车、有色金属、通信、煤炭等9个行业,虽然乍看少却几分科技股的性感,但都拥有优质的基本面,业绩过硬。
(数据
来源:Wind,截至2025.2,个股不构成推荐
)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2,
个股不构成推荐
说起来,不管是新兴科技行业还是传统行业,真正能给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带来投资获得感的都是好的企业。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拥有更高现金流的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
巴菲特也说,"现金流就像是企业的氧气",平时可能感受不到,但关键时刻却能“救命”,海外观察看尤其是在信用收缩周期,现金流充裕的公司往往更容易度过。
已经到来的蛇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特朗普的布局之招仍有疑团,国内进入低利率环境,叠加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引导下,“现金为王”或也将越发成为股票投资的重要策略。
聚焦于现金流策略的国证现金流指数,就像是"骆驼型"选手,属于长跑型的耐力选手。2013年以来累计收益率604.85%,年化收益18.24%,连续6年收益为正,年度跑赢大盘的比例高达83%,一定程度上为我们的账户提供了较佳的压舱石。
(
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见后
)
图:各类资产2013-2024年整体表现
数据来源: Choice,2013.01.01至2024.12.31,以上指数业绩计算均采用全收益指数(考虑了分红再投资收益的影响)。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日为2012.12.31,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于2024.8.15对指数进行修订,价格指数2020-2024年收益分别为:9.12%、43.81%、1.53%、21.87%、28.07%。年化收益率计算公式为[(1+区间收益率)^(250/交易日天数)-1]*100%。指数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
这几年,“哑铃策略”盛行,一头是周期的上升主线,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前进方向,最典型的便是科技成长;而另一头则是高股息、高自由现金流类资产,追求降低投资组合波动。
换句话说,一头撒下希望,“要未来”、“要梦想”、“要估值”,而一头保护自己,“要现在”、“要确定”、“要现金”,这个投资理念大概表达的也是本文的意思吧。在世界科技史上的DeepSeek时刻,我们重注梦想,我们也手握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