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aNews
Bianews,亦称鞭牛士,是WeMedia新媒体集团旗下科技媒体,既有轰动的互联网大新闻,也有轻松的网络江湖内幕八卦,更有和CEO大佬的聊天故事。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BiaNews

专访蓝港影业严雨松:小众文化冲击主流文化,进军95后、00后的天下

BiaNews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19 13:36

正文


Bianews报道 蓝港互动作为一个游戏出身的公司,在今年突然成立了蓝港影业,并对外宣称,此举不仅是为了满足蓝港自身的电影梦,更是为了贴合95后及00后的需求。


那么,蓝港影业打算如何打造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以及满足年轻受众需求呢?

 

日前,蓝港影业总裁严雨松出席了以“解放·生产力”为主题的“WeMedia第三届中国自媒体年会”,并分享了题为《当主流文化遭遇小众文化冲击 迎接泛二次元与泛娱乐的“泛泛之交”》的演讲。

 


严雨松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在四川电视台担任文艺部主持人、节目制片人,加入台湾东风卫视任导演,负责综艺节目;2003年-2007年在东方卫视策划制作王牌娱乐资讯节目《娱乐星天地》、参与大型活动《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儿》等。


他还成功策划并监制了男才女貌组合(我型我秀选手袁成杰和戚薇《外滩十八号》专辑,在两岸三地取得销量佳绩,严雨松被称为娱乐营销企划艺人的高手。


后担任TVBC北京公司总经理,是TVB艺人内地负责人,旗下艺人有:郑嘉颖、林峯、黄宗泽、郭晋安、陈豪、谢天华、吴卓羲、马国明、王祖蓝等。


今年3月30日,蓝港影业正式成立,严雨松出任总裁一职。


在演讲中,严雨松分享了自己从传统影视公司出来后,对互联网影视的探索历程,以及蓝港影业95后、00后的用户定位和二次元IP挖掘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

 

他认为,无论在日韩还是在中国,二次元这种小众文化,已经开始向大众文化渗透,二次元影视作品也越发能击中大众内心。蓝港影业瞄准的就是那些喜欢二次元文化的95后、00后。

 

蓝港影业的战略方向是“影游漫”三位一体。基于此,严雨松认为,未来的三到五年时间,整个影视、动漫、游戏会铺天盖地在中国市场发酵。蓝港影业未来将以内容为主的同时做一些延伸,在内容营销中,让二次元的产业链有更大的发挥。


演讲结束后,严雨松接受了Bianews的专访,并对蓝港影业的制作能力、人员构成、国漫扶持,以及综艺和影视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预测。


严雨松先是纠正了“蓝港跨界游戏做影业”的表述,他认为,此举并非跨界,而是资源融合。因为现在的影视、游戏、动漫三个行业所面向的人群基本一致,多集中在95后、00后。此外,他表示,影游漫三个行业从去年开始就已经相互融合

 

在“国漫”的引进上,严雨松认为,目前的国漫仍有一些质量上的问题,与国外的漫画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蓝港已对国内部分优秀画手进行扶持,相信差距会越来越小,国漫也会冒出很精彩的内容

 

谈到综艺节目,严雨松认为,任何一个形式的产品,会在第三年到达瓶颈期,第四年如果没有进行创新,就不应再重蹈覆辙。以《中国新歌声》为例,歌唱类综艺已进入疲惫期。严雨松预测,明年会有一些新的访谈类内容出现,并建议节目在进行内容创作的同时应兼顾创新。

 

对于内地和香港的差距,严雨松认为,曾经香港和台湾的影视剧发展都很红火,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现在反而是内地拥有这样的状态,资本市场的兴旺和需求让人才纷纷聚集于内地。


以下为严雨松专访实录:


Bianews:您刚刚演讲时,提到蓝港主要是一个游戏公司,现在做影业其实相当于是一个跨界,蓝港影业与传统有积淀的电影公司相比,在制作能力上有哪些方面可以跟他们比拼?

    

严雨松:我纠正一下,其实这个东西不叫跨界,而是资源融合。现在的影视、游戏、动漫行业,面对的基本是同一个人群,都是14-30岁之间。在电影院看电影,以及玩游戏的的大部分都是95后、00后。以前影游漫三个行业是分开在做,从去年开始相互融合,所说的“跨界”可以改称为“融合”。

 

那么,从游戏来做影视会不会出现问题?其中,找对人是关键.每一个领域的内容,拥有专业的制作人,专业的运营者,操作起来就没有那么难。我本人在影视行业工作了18年,影视行业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现在在做的是,把影视跟互联网游戏以及动漫融合在一起,慢慢互相打通。 

  

Bianews:拿《愤怒的小鸟》《魔兽》来说,上述两款大电影都很成功,你觉得他们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严雨松:这几个IP原本的的基础沉淀很深,而且内容和用户非常扎实,所以在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时候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从国漫改拍成电影的《十万个冷笑话》,在2015年的票房超过1个亿,也是很成功的一个动画电影。我们做游戏的时候,就注意到它引起的轰动,每个领域联动起来就成了一个爆款。

 

说到《魔兽》,它的玩家太多,沉淀太深,世界观、价值观、内容都很好,所以,几乎很难找到它的破绽。由此看游戏变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国要走这条路还是挺难的,就像前段时间在播的《诛仙》,本来是网文,做成游戏很成功,但影视剧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是团队在内容的制作上存在偏差,导致某些IP达不到预期的共鸣。

    

Bianews:您也提到游戏还有二次元,并计划把此类IP搬到荧屏上,要如何在保证故事情节原汁原味呈现的同时,又适合观众的口味?当中要如何进行取舍?

    

严雨松:我认为,游戏或网络小说,亦或是影视剧的剧本,核心是内容的创作,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要深厚。很多游戏的IP完全变成影视剧,没有二次创作,肯定会出现问题。如果根据漫画、原著,完全变成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没有针对直接的影视用户,也会失去很多真正想观看的用户

 

我认为,原汁原味地呈现肯定会出问题,必须要对游戏、动漫,以及影视剧的搜索做一个细分,在细分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相互穿插。《微微一笑很倾城》拍成影视剧的时候做了很大的游戏植入,进行了相互带动。所以,未必一定要把游戏原先的东西搬到影视作品当中。

   

Bianews:您刚刚提到蓝港影业现在目标受众主要是活跃在二三次元世界的95后、00后,现在公司的人员构成状况大致是什么样子?

    

严雨松:先拿几个重要部门来说,创作部门、文学策划和前端,基本上接近90后,90后创作总监,不仅具有制作能力,还有文学厚度,关注各种网络小说、平台。

 

公司的优质IP,基本上都是靠90后在一些新的平台上挖掘,并依靠挖掘来的IP在前端做剧本策划、项目策划,他们选好了IP,我们也选好了策划团队。

 

制作团队中有80后,也有90后;但营销宣传团队基本是90后。业务上85后居多,他们除制作经验、策划经验丰富外,思想跟90后完全契合

    

Bianews:您刚刚说现在VR很火,那您认为VR的发展前景怎么样?蓝港影业把影游漫三者打通的同时,会不会把VR融入当中?

    

严雨松:VR从去年到今年这个话题非常火,很多人都在体验。做《花千骨》的那家公司,目前做了中国最大的VR基地,他们相信会做到全球最大。

 

但是,回到蓝港本身,蓝港互动有影视动漫游戏,最贴近VR的是游戏,而且是主机游戏。主机游戏是在家庭的大屏幕下,营造一种代入感。现在VR的眩晕问题尚未解决,电影院的结构也不合适,所以影视还没有那么快接入VR,动漫有可能接入。不过,影视作品的宣导片可以做一些营销的VR手段,然后再切入到正片。

 

我们最近在研究影视作品与游戏之间的代入感,玩游戏的时候是用VR形式,玩到某个环节的时候必须切入观影区,观看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如此把VR游戏跟影视结合,创立新的故事。如果要让VR完全融入影视作品,我们认为可能还需要五年时间。

   

Bianews:蓝港现在已经入股了星美院线和永乐票务,相当于涉足了内容、售票平台和院线这三个环节,这三者之间怎么配合形成一个闭环。

    

严雨松:就电影来说,除了内容生产,剩下的就是发行。永乐现在除了票务以外,也在做内容生产;星美同样有庞大的渠道,而我们的入股就相当于资源嫁接,和自营者一起做同一件事。因为,电影的整体环节,生产、制作,到最后走进电影院,整套是打通的,没有一家可以全套做完

    

Bianews:刚刚说到游戏也说到电影,漫画方面除了引进国外的,会不会考虑投资中国独立的漫画制作人。

    

严雨松:这是一定的,有一个我今天演讲中没有介绍的国产漫画,叫《爱上一个球》。但是目前国产的漫画还是会有一些质量上的问题,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会冒出更多很精彩的东西

 

国产的《大鱼海棠》,有人说它在致敬宫崎峻,但其实,国产漫画当中是有一些独特风格的。再比如《大圣归来》,孙悟空的创作也充满惊喜。蓝港现在已经对部分国漫画手进行扶持,(他们)画风虽有不足但也不错,我认为再过几年就与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了。而且现在蓝港希望影视作品拍摄的同时,前端IP的孵化可以相应进行漫画创作。 

  

Bianews:我再补充两个问题,是我今年观察到的现象:第一是从影视作品来说,中国大陆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花千骨》之类的;第二个现象是,综艺已经从去年的《我是歌手》之类的演唱类真人秀变成喜剧类,您怎么看这两个现象?

    

严雨松:我先回答网综和综艺这个问题,我认为,任何一个形式的产品,三年会到达瓶颈期,第四年如果还没有创新,那就不要重蹈覆辙了。以《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为例,歌唱类综艺已进入疲惫期。

 

同样,从去年开始,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大热,包括今年北京卫视、浙江卫视也全都在效仿,把大咖明星请来做跨界,粉丝效应的支持,广告客户的买单。我认为这个状态今年是膨胀,明年如果还是类似的话,大家可能又疲软了。所以,综艺包括网综,做内容的时候要创新。

 

我们要做《苍穹之剑》,相比以前,古装、仙侠、玄幻类的剧是很难做的。但2015-2018年全是古装、仙侠、玄幻类,所以今年几个大作品完全都坏了。反倒是《余罪》,或者是悬疑类的突然冒起来了,因为好久没有开发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类型和形式都可以接受,最关键是内容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别跟风,作品受到追捧是因为内容本身,并非是这一时期就需要这一类型的作品。  

  

Bianews:就是完全根据自己创新?

    

严雨松:其实正如我们所见,这些所有的形式之前都有过,或者国外已经有了。只是在现有的状态下,做出冷门作品而成为爆款,成为爆款是因为内容上潜心在做,从而获得了多人关注,自然能用营销的方式做大,同时跟风的人觉得商机大,也来做了。

    

Bianews:您认为明年什么类型的综艺会火呢?

    

严雨松:明年的综艺,我认为可能一些新的访谈类的东西会真正做出来。

    

Bianews:《金星秀》你知道吗?

    

严雨松:当然,《金星秀》这个形式走得比较稳,这个形式在好多平台曾经都有。我之前在SMG的时候,2003年有一档访谈类节目叫《东方夜谈》,火过一段时间。

    

Bianews:后来为什么不行了?

    

严雨松:还是因为内容不足,内容质量下降,产品就消失了。再回来看平稳发展的《金星秀》,平稳在于两点:第一是金星个人的魅力;第二是她访谈的方式、内容,以及她请到的嘉宾。这两点都会让她有一些可持续的关注度。

 

其实,所有形式都存在过,只要内容做得好,就会爆。所有形式都是一样的,网剧、电视剧、电影、综艺,都是内容为王,内容好的状态不管在哪个平台,总有燃爆点。

 

Bianews:您怎么看大陆的优秀的影视作品,和香港TVB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对比?

    

严雨松:我本身有过一段经历,大学毕业做过两年主持,也就是做TVB内容,大概是2000年前后,所有人都会去哈TVB的东西。二三十年前全都是以香港明星和香港电影为骄傲,前年有一个韩国的剧叫《请回答1988》,时间点处于韩国汉城奥运会,剧里埋的都是致敬香港的梗。

 

2012年的时候,我重新接手了TVB中国公司,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机制老化、人才流失。香港的亚视没落了,TVB在硬撑,现在的艺人输出仍然有很大问题。其实是体制导致人才流失,以前的体制优势已经消失了,不进行变革,导致人才流向中国大陆。

 

曾经香港和台湾的影视剧发展都很红火,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状态。现在反而是内地拥有这样的状态,资本市场的兴旺和需求让人才纷纷聚集在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