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是流量剧还是良心剧,人,即明星,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在现时代的文娱产业,明星依旧是最大的流量入口,“酒香也怕巷子深”,而明星就是引领观众品味“酒香”的那条巷子。只不过这条巷子既能让你闻到“酒香”,也能让你闻到“恶臭”。批判流量剧,并不意味着一部打着“良心”旗号的电视剧可以完全抛弃明星。
同理,良心剧与明星也并不矛盾。相反,如果形成良好的化学作用,明星与良心剧便能够实现“相互成就”,最终使良心剧从小众走向大众,从良心走向爆款。胡歌与《琅琊榜》便是最好的例子。
2、热度与口碑虽很难兼容,但并非完全相互排斥。从“梯级上升”与“峰型下降”模型来看,似乎热度与口碑不太兼容。过高的热度往往指向较差的口碑,而较好的口碑也难以形成超高的热度。不过,这二者也并非完全不可通约。在恰当的时期推出新颖、稀缺的题材,把握新兴移动互联网趋势下的内容传播趋势,并且以质量过硬的制作为基础,当前市场还是能够孵化培育出热度与口碑兼顾、获得“双赢”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便实现了这两者的完美融合。
3、时间(播出节奏),其实是影响一部电视剧在电视、网络双平台表现的重要因素。在周播剧场已然成为各种玄幻大IP剧的垃圾场的现实下,我们尤其需要反思目前国内的周播剧市场。众所周知,目前国内的周播剧与国外流行的周播剧在制作和播出流程上完全不是“同一概念”。国内的周播剧基本可以归类为“周内播出量缩水、周间播出周期冗长”的日播剧。对于日渐火热的“周播剧”概念而言,质量不高的流量剧如果大量充塞其中,将会使初生的周播剧场蜕化为“又臭又长”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