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  《科学杂志》南京大学沈树忠院士研究团队通过化 ... ·  3 天前  
科普中国  ·  求求你,滴眼药水别再直接瞄准眼球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网

相煎何太急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5-03 14:56

正文

有一场由松鼠引起的拉锯战发生在英国,漫延在欧洲。
  

英国有两个松鼠形象,特别深入人心。其中一个叫纳特金,来自1903年出版的一本童话书,另一个叫塔弗悌·弗拉费忒易尔,是一个卡通形象,专门给孩子们讲授交通安全知识,一讲就是几十年。这两只松鼠都是英国本土的红松鼠的样子,陪伴一代又一代英国人成长,人们对它们的喜爱无以复加,以至于连查尔斯王子都觉得应该把红松鼠作为英国的吉祥物。
  

红松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松鼠,从欧洲一直到亚洲北部,凡有针叶林的地方,都能找到它们。它们贮藏食物的习性,不仅让它们越冬时有足够的食物,更会传播树木种子,生态意义非凡。
  

英国人喜欢松鼠,但红松鼠胆小,躲在枝头,不容易看见,总让人觉得遗憾。有人在北美见过灰松鼠,比红松鼠大,胆子也大,经常跳到地上活动,很招人喜爱。于是,1876年,一位丝绸制造商从美国运回一对灰松鼠,放到了他位于柴郡的庄园里,引起了贵族绅士们的注意,掀起一股豢养灰松鼠的风潮。1890年,十一世贝德福德公爵在自己伦敦附近的庄园里放了10对灰松鼠。不仅如此,他还把那些松鼠的幼仔,当作礼物到处送,爱尔兰的灰松鼠就来自那些礼物。这样一来,英国人弥补了见不到松鼠的遗憾,却引发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灰松鼠也成了最为著名的外来物种。
  

大部分松鼠科动物都性情温和,灰松鼠也一样。然而,灰松鼠所到之处,红松鼠哀鸿一片,种群急剧衰落,目前英国红松鼠的数量仅为灰松鼠的二百分之一。事情不只如此,灰松鼠爱剥树皮、掏鸟窝、挖根茎,它们到哪儿,都给当地的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不得已,1937年,英国议会立法,禁止引进灰松鼠,也不允许饲养灰松鼠,但这完全遏制不住灰松鼠大举扩散的势头。
  

同样呆萌可爱的灰松鼠,何以有这样的杀伤力?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天敌。英国原本有松貂,那种猫一般大小的猛兽能够控制住松鼠的种群规模。但因为松貂也捕食家鸡、野雉,无论是农场主,还是喜欢狩猎雉鸡的绅士,都不喜欢它们,必杀之而后快。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灰松鼠种群快速膨胀。而且,灰松鼠原本生活在橡树、山核桃为主的阔叶林里,到了英国便迅速在红松鼠不爱去的阔叶林里建立起根据地,不断向外扩张。
  

灰松鼠向外扩张的方式可谓惨绝“鼠”寰。这两种松鼠,身体表面都有一些腺体,它们都喜欢用涂抹腺体分泌物的方式标记自己的领地。灰松鼠从北美带来一种自己已经免疫的痘病毒,当两种松鼠先后在同一个枝头涂抹时,病毒就会在两种松鼠之间传播,并以类似的方式在红松鼠种群中扩散。病毒会导致红鼠头部皮肤反复溃烂、结痂,甚至有时结的痂会把眼睛封上。被感染的红松鼠食欲恹恹,死况凄惨。一旦病毒在某个红松鼠种群里传播,相邻的灰松鼠便迅速占领它们的领地。
  

不是灰松鼠杀了红松鼠,是红松鼠无法与灰松鼠竞争。
  

现在不仅在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到处都是灰松鼠,各国拔出大量资金用于清除它们。人们想到重新引入松貂的办法,也在一些地方产生了效果。但松貂既会捕食灰松鼠,也会捕食红松鼠,重引入松貂的后果很难预料。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人工捕杀灰松鼠,但往往投入巨大,收效甚微。比如在面积仅381平方公里的怀特岛上,一个专业团队耗时18年,才基本清光灰松鼠。岛上没有新灰松鼠引入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在那些周边不断有灰松鼠涌入的地方,如何才能清除干净?人退鼠进,战火绵延。
  

著名的《科学》杂志去年六月再次关注了松鼠之战,杂志记者埃里克·斯托克泰德描写灰松鼠的命运时,用了一个意蕴丰富的词:casualty,既指伤亡数,更指受害者。这场惨烈的兽兽之争、人兽之战中,无论红松鼠、灰松鼠还是人类,都是受害者。
  

昨晚,我梦到一只被打碎头骨的灰松鼠,它开口问我:活得比别人好,怪我喽?
  

我竟无言以对,一身冷汗,惊醒。

 

红松鼠 Sciurus vulgaris

 

灰松鼠 Sciurus carolinensis


以上两图来自网络,忘了出处了,也容易找到,不再说明
病毒导致红松鼠种群衰落只是众多说法中的一个
本文经编辑校定后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6-12-16 第3版 科普 自然可说),此处是有修改的原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9438-105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