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到了,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美好而浪漫的季节,同学一起来个毕业旅行,拍一组美丽的毕业照,开开心心的就毕业了;而对于博士生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按期毕业的博士开启了了下一段人生旅程,而延期的博士继续着实验室生活。而对于生物圈的博士生来说,延期似乎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生物实验漫长的周期,基础科研的难度之大,成为压在博士生身上的一座大山,使的他们(三年普博和五年硕博连读)按期毕业成为了一大难题。
于是乎,博士圈里也渐渐的流传了很多自嘲的段子。
“庭有枇杷树,博一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你毕业了,我在读博士;你结婚了,我在读博士;你生娃了,我还在读博士……”
“今天和大师兄一起走在路上,一位女老师骑着自行车飘过大师兄喊了句‘××,还没走啊,我儿子都会跑了。’”
……
既然博士延期已经成为我们众多生物博士不得不面对的一件事情,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面对延期,我们该如何去做?
前段时间,小编所在的研究所进行了研究所领导答研究生问的这样一个交流活动,所里领导作为导师代表谈及了关于博士延期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1、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同学们需要学习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科学研究也必须越来越深入。例如以前只需要解出来蛋白质的结构就能够发一篇不错的科学论文,而如今你必须还要找到其功能应用才能发出来。所以这也必然导致了学习年限的延长。
2、 博士实行的是弹性学制普博是三到五年,硕博连读是五到八年,所以三年或者五年没有按期毕业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对于延期这件事情小编赞同所领导的说法,另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学生原因,而有的是导师原因,而有的是来自于课题。面对每个延期的博士生,都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小编今天想讲的是对于延期博士,我们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因为从导师的角度来讲,博士生延期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可是从一个博士生的角度来讲,延期后他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国家对博士生的助研津贴的停发,不管你是延期一年还是两年,甚至是八年抗战的老博士,国家的助研津贴都是只发到博士按期毕业的时候。极少数的导师可能会为你补齐这些待遇,但这些都是看导师的科研经费等情况,并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来保障延期博士生的权益。对于很多高校和研究所来讲,博士一二三年级都有一个助学金逐年增加的这样一个机制,而对于延期博士来讲,不仅没有这样一个增长机制,反而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助学金在减少。
另外就是对于一些延期博士生来说,他们的年龄毕竟也到了结婚的年龄,所以他们会选择结婚,而这时可能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并没有夫妻公寓来让他们申请(目前仅北大有夫妻公寓可以申请住宿),所以这也是一些延期博士生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另外据小编了解,由于硕士博士生的扩招,导致一些学校宿舍非常紧张,而学校的做法是将延期博士统一退宿,不再让其住在学生宿舍,对于这些延期的博士生来说,其生活质量更是堪忧。
所以小编在此呼吁,希望国家和学校都能重视延期博士生活问题,因为对于大多数的延期博士生来讲,其来自于课题实验上的压力就会很大,而如果生活上国家和学校不能给予其保障,这将是国家的一大损失啊,毕竟一个五年级的博士的生产力是一年级的N倍啊,另外这也可能给延期博士造成较大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