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品类往往是利润率最单薄的品类。有人曾分析说,做手机的硬件净利润还不如做耳机多呢。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手机对于企业更多的是抢占一个互联网入口,薄利多销,然后通过软件或者是服务去赚钱。而做耳机乃至做配件,本身硬件的投入相对比较低,成本也比较低,而利润率普遍都很可观。
于是乎一大波品牌扎堆似的争抢着做配件,什么USB线材啦、移动电源啦、蓝牙音箱啦、电子体重秤啦,甚至是各种箱包啦,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像耳机、蓝牙音箱这种还好理解,毕竟也是属于数码的一个单独品类,但像拉杆箱、背包之类的,就颇有几分“不务正业”的味道了。扯远了。
作为曾经依靠音频起家的魅族,在发展最辉煌的时刻,毅然决然放弃了在当时已经触顶的随身音乐播放器行业,加入了手机这个竞争更加残酷的行业。在几轮融资和十多年的沉淀过后,魅族手机也算是小有成就,已经排在了国产手机的第一梯队里。前面我们说过,手机行业的利润率很薄(苹果三星之类除外,国产主流手机品牌绝大多数利润率都比较低),于是很多品牌都尝试通过做配件去补齐,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科技了。
而魅族的配件品类还算比较集中,只做一些相对主流的东西。这其中耳机最具代表性。就拿运动类蓝牙耳机来说,上一代的EP51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销量。转眼距离EP51的上市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也到了推陈出新的时候了。于是在这一次的魅蓝Note 6发布会上,EP51的下一代EP52也顺势推了出来。
魅族EP52是一款全新设计的运动类蓝牙耳机产品,它改良了许多EP51所为人诟病的地方,比如将续航时间提升到了8小时,比如将电池和电路均做在了挂颈两端,使得耳机腔体部分更加小巧和轻便,佩戴更加舒适无负担。等等。在EP52发布之后,EP51也官降了几十块钱,继续在市场上销售。
由于快递的原因,盒子边角有些变形,凑合着看吧。对了,全新的EP52是有一层塑封膜的,就像苹果的全线产品那样。
撕掉塑封膜之后,还有两个一次性封签,上下各一个。我个人比较在乎这样的设计,因为它可以作为是否全新未拆封的重要依据。你也知道,现在电商的七天无理由退货被一些人给玩坏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标记,心里不免担心会买到别人的退货。
盒子里面设计的比较严谨,钉是钉铆是铆,有几分手机包装盒的“味道”。在EP52发布之后,EP51之所以不停产,可能是因为这两款运动蓝牙耳机的消费群体并不重合,毕竟EP52是挂颈式的,戴惯了传统样式蓝牙耳机的消费者未必能够适应和喜欢吧。
EP52的配件相对来说还算比较丰富,一共有三对不同尺寸的耳翼与硅胶套,一根短的USB充电线,一个硅胶材质可自动吸合的收纳套,另外就是一本使用手册了。
挂颈部分弯曲收纳之后,装在硅胶套里还是比较鼓的。另外这个硅胶收纳套质感比较亲肤,也带来了容易沾染灰尘的问题,需要经常去清理。
这就是EP52的全貌了,比起EP51来说多了一分精致,多了一分整齐。并且黑红搭配有着不错的视觉冲击力。挂颈的两端变粗的部分一端是电池,一端是蓝牙电路。
EP52的单元振膜与EP51不同,首先是材质选用了超细生物纤维;其次是振膜的边缘与中心硬度不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扩大振膜的有效振动面积,使得声音的层次感更加鲜明,另外对于低频来说能量会更足,下潜也能更深一些。
与EP51相比,EP52腔体的单边重量只有一半不到,仅为3克。我曾经买过一个EP51,最终选择出掉的原因就是佩戴舒适度没能达到我的要求,于是这次重点试了试EP52的佩戴。EP52为入耳式耳机,入耳深度介于浅入耳与深入耳之间,暂且叫它中度入耳吧。异物感有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舒适度还算可以,比EP51那是强多了,最重要的是佩戴稳定性表现很好,我戴着它做了一系列激烈的拉伸动作,还跑了几次步,都没有出现滑落的问题。
另外我还试着用手去垂直拉耳机线,依然稳固不掉落。从佩戴舒适性来说,EP52比EP51强太多了,腔体重量的减轻是一个加分项,最重要的还是体积的减小,对耳机不那么压迫了。
EP52的状态指示灯通过不同的频闪,不同的颜色,甚至是不同颜色相互的交替闪烁来表达当前的工作状态。
充电接口采用了Micro USB标准,与绝大多数Android手机的充电线通用。另外这个接口有防水设计,可抵御一般的汗水或雨水。
作为与皮肤直接接触的部分,EP52的颈托采用了食品级硅胶材料,安全方面有保障,本身硅胶材料具备亲肤的特点,因此舒适度方面无需担心。
EP51的发声单元尺寸是8.6mm,而EP52的发声单元尺寸是10mm。单元变大了,但腔体却变小了。这是挂颈式设计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