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郑重提示:
现在公众号的推送规则改变了,有些读者反应收不到文章推送的情况,为防止
大家
看不到重要的文章,大家可以将我们
设为星标
就可以及时收到文章的推送了。
最近港股新股出地震了,香港证监会新规连央广网都来报道了。以后港股新股只有十倍杠杆了,之前狂热的100倍200倍杠杆的即将成为历史,散户们动不动就两百倍杠杆上顶头锤的时代即将结束了,蜜雪冰城1.7万亿孖展也将成为历史恐怕再也难以超越。
香港证监会在3月20日
就首次公开招股认购及融资服务发布通函,
要求持牌法团加强风险管理,特别是针对不谨慎和过分进取的融资手法。这可能是因为之前的检视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券商过度关注认购水平而忽视客户财务状况,导致客户过度杠杆和券商违约风险增加。
新规要求最低预付认购资金为10%,即最高10倍杠杆,这将结束之前的百倍打新现象。这对投资者来说,融资门槛提高,可能减少散户参与,但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同时,提到业界反应,认为这是必要的,避免市场风险失控,尤其是对中小券商来说,高杠杆可能带来巨大风险。
另外,新规可能导致超额认购倍数和冻结资金减少,市场回归理性,不过但也有建议认为政策不应一刀切,应根据新股热度调整保证金比例。
香港证监会近期发布的通函针对首次公开招股(IPO)认购及融资服务提出多项监管要求,主要目的在于强化风险管理、遏制过度杠杆,并保护投资者利益。以下是对该政策的见解及对未来打新的影响分析:
一、政策核心要点
1. 最低预付资金要求
要求券商向未预先缴足资金的客户收取至少10%的预付认购资金(即最高10倍杠杆),此前部分券商提供的百倍杠杆将被禁止。这一措施旨在降低投资者因过度借贷导致的违约风险。
以后券商基本都是10倍杠杆为主,再也不太可能出现100倍200倍杠杆这种盛况了,那种3五万就能去乙组,几十万就能上顶头锤的时代彻底宣告结束了。
这一波行情也是起源于老铺黄金,疯狂于怡宝毛戈平,巅峰于蜜雪冰城,券商的杠杆倍数的也是从50倍逐渐干到200倍。几万块钱打了五六个票就实现收益翻倍了,也是取决于高杠杆倍数。几万块钱小散户人人上乙组时代彻底终结。
2. 强化客户及机构风险评估
券商需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避免接纳超出其偿还能力的认购指示,并需评估自身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率,防止因客户违约引发系统性风险。
就是券商业就是说券商借客户孖展资金来打新, 券商要评定好这是否能放孖展。
二、政策出台背景
1. 市场乱象
近期港股IPO市场出现超额认购“虚高”现象,部分券商为吸引客户提供极低保证金(如0.1%,0.05%),导致市场杠杆率失控。例如,布鲁可、蜜雪集团等新股冻资规模惊人,但实际有效认购可能存在水分。
2. 风险暴露
证监会在检视中发现,部分券商过度关注IPO热度及预期认购率,忽视客户实际还款能力,导致客户违约风险激增,中小券商因资本实力不足更易受冲击。
三、对未来打新的影响
1. 短期影响
- 杠杆率下降:10倍杠杆限制将显著降低散户打新资金规模,超额认购倍数可能大幅回落,市场冻结资金量将骤减。
- 中签率波动:资金量减少可能导致热门股中签率上升,这里未来几个新股肯定中签率是会有所回升的,那有些ah股以及募资规模比较大的新股,那融资加上去可能中签率会很高,对于有些确定性没有很强的票融资打新风险也很高。
- 投机降温:高杠杆受限后,短期投机行为(如“打新套利”)可能减少,新股二级市场炒作氛围减弱。
2. 长期影响
- 市场规范化:政策推动券商回归审慎经营,减少非理性竞争,有利于新股市场健康发展。
- 投资者结构变化:散户参与度或下降,机构投资者占比可能提升,市场定价更趋理性。
- 行业洗牌:资本实力较弱的中小券商可能因无法承担高杠杆风险而退出激进策略,大型券商则可能凭借资源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四、总结
香港证监会的新规是对港股IPO市场过度投机的“拨乱反正”,短期可能削弱散户参与热情,但长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稳定。投资者需适应低杠杆环境,理性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关注新股基本面而非单纯依赖市场热度。同时,政策执行力度及漏洞修补效果将是影响未来市场的关键因素。
有人问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事?
其实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讲,都是有利于新股的,如果大家都统一个倍数10倍,这种反而更加有利于新股市场发展的。蜜雪集团这次34.55亿港元的募资,有264992人认购公配,公配5258.21倍,1.8万亿回拨比率50.00%,国配有35.23倍,公配一手中签率8.00%,认购2000手才必中1手,同时乙组38900人申,
要知道雪王募资34个亿,这是个很大募资规模的票了啊,如果是小一点的类似卡罗特那种募资8亿的,这要是1.8万亿孖展打下去顶头槌都得抽签了,那新股卷成这样根本就没得玩了。
不仅我们散户没法玩,机构更没法玩,有些好一点的票,国配那边机构拿不到货,机构自己又想去公配去拿,公配顶头锤也拿不了多少货,甚至连底仓都不够建的,索性不如不做了或者等上市之后股价被砸下来然后再去接,散户那边抛压就很大,机构不太可能很高的价格重仓去接散户手里的货了,就好比蜜雪冰城暗盘并没有走得很好,但是上市以后做的就很不错。这些机构只愿意在买盘底下拖单收货,不愿意往上拉。
另一方面大家都10倍杠杆之后,公配额度的空间又变大了,对比快手那会儿最火时候100万人10-20倍的那个年代,这波新股牛市行情目前还能得以持续下去,目前看起来新股市场公配最大的这个容量差不多也就在2万亿,19~21年那一波公配市场孖展的峰值也就在2万亿,原本这一波蜜雪在100-200倍杠杆的加持下本来已经快实现了,结果证监会一纸新规下来,停止了这场闹剧,这才得以让这个港股打新的游戏还可以继续玩下去。所以对于新规,大家应该更加积极的去看待,毕竟这一波新股的牛市还在并没有结束,反而拨乱反正让牛市得以延续,杠杆降低了20倍,就意味着是让整个新股市场资金容量提升了20倍,因为大家的认购倍数都一致减小的时候,那么中签数量就会上来了,收益率很可能不一定会降低,甚至有可能还提高。
这个新规最受伤的可能是那种只有几万块钱打新的朋友,得益于大资金和机构投资人,比如蜜雪冰城这个票,如果只有10倍杠杆的情况下,需要1750万才能认购顶头槌,而在这200倍的情况下85万本金就能去1.75亿的顶头槌了,原本只有机构才能玩的,现在散户都能玩,那怎么能还玩得长久呢?
反正大家记着,当
机构利益受损的时候往往游戏规则就要变了
。
当年也是快手那个新股行情最火的时候,同样也是把散户一人多券商多户的玩法给搞死了,市场上人多了举报的也来了,结果推出了fini一人一户系统,到头来受伤的还是散户自己,散户们自己摔碎了自己的饭碗从而迎接一人一户的到来。
现在新的规则之下100倍杠杆的孖展是没了,回归十倍小甲组户依然还是有用武之地的,也并不是说拓展账户这个事情一无是处,毛戈平当时打新一手中签率还是100%呢,其实全部是10倍也就相当于回到4年前,那时候的文章分析过小甲组永远是有优势的,尤其是账户越多的情况下优势越大,收益率越高,毕竟港股打新红鞋制度是存在的。
未来大概率甲尾的优势要减弱了,之前的200被100倍杠杆的加持下,很多人都能去乙组,现在就十倍了,勾不到乙组了,未来能上乙组的人数可能也就几千人,只是说乙组散户的人少了,但也不完全说乙组一定就是更好的优势选择。但是大乙组或者顶头槌多半是以机构基金为主了,机构他们还是会分走乙组中签货值的大部分份额。相当于去乙组是和机构竞争而已,竞争群体不一样了,但竞争一点也没小,毕竟是跟机构比资金,散户哪里打得过呢?
当你手里有账户的时候,乙组并没有说是优势的,况且如果只是10倍杠杆的加持,一个乙组至少要55-60多万以上,假如说甲组能有30个户口可用,平均每个铺两万块钱,最终这种大热票甲组的中签货值加起来一定比乙组货多。这个是上一轮打新牛市每一篇新股配售分析的文章都在写的结论。当然了账户少资金多那就只能去乙组,也是无奈之举,要是放在之前200倍,那时候资金根本就是多到用不完,现在新规10倍杠杆之后反而是让资金利用起来了。对有钱的大户反而是好事情,只是对本来资金就不多依赖高杠杆倍数去乙组的朋友来说这个新规是噩梦。
不过大部分朋友应该都处于资金有以及账户也有点的两者之间,让我们这么多年的打新经验来看,大概率后续的玩法应该都是资金先平铺1-2万的小甲组之后,再去平铺乙头,平铺到手里的账户跟资金刚好匹配上这种程度,这应该是日后不少打新老手朋友会执行的打新策略了。
港股打新的的牛市还在继续中,希望大家能持续在这个市场里赚到钱。
【腾讯文档】线下交流城市收集(实时更新,
我们也会在
城市聚会前拉群)
https://docs.qq.com/form/page/DTUpCSXlrekFBbk1
今年在我们星球麒麟会里,大家资金留着都不用去炒股,就纯粹做IPO项目,一年下来收益也都不会差的,大家拭目以待,可千万不要让炒股被套了然后占用了准备参与项目的资金,那就有点得不偿失。资金从几千块钱到大几百万大中小类的资金类型都可以加入,有时候资金闲置几周或者小一个月的短暂等待,都是值得的,
也欢迎更多铁粉加入我们一起。
我们散户作为弱势群体,在这个市场环境里,几乎没有什么胜算。既然打不过机构就加入啊!当然前提是人家有机会让你去加入,你像上面我说的这种人家压根不缺钱不对外公开募资的这种想加入,人家还不给呢!在当下这种熊市的环境里,
如果有机会能加入机构还是去做机构会更容易活下来。
我们新活动免费进星球的:有通过我们渠道排排网代销的私募产品的小伙伴,我们都会附送免费加入或免费延长续期一年知识星球权益服务以及星球群服务,和我们经常参与新股项目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港股新股。
所以平时有投私募的朋友也都可以来私聊我们或者转投我们这边,有在我们这边下单的朋友我们都可以送价值不菲的知识星球!
去年我们测试体验了一年多,100万下来基本上吃肉15万左右,回撤很小体验感很好!比较好的都快年化20%收益率了。在当前这个市场里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里私募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大家大可放心。我们都是只挑选排排网那边精选代销的产品,排排网精选代销的都是派人亲自去私募机构做过尽调的,我们从排排网精选的代销池子里面挑产品,毕竟排排网代销也是有牌照的,至少迄今为止他们代销的产品是没有出过任何问题的。
有问题大家加下面这个企业微信咨询,只有这个号有权限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