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5
日,泰国普吉岛海域,两艘载有一百多名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暴风雨中倾覆,目前已确认
40
人遇难,还有多名失踪者继续搜寻之中。
这样重大的沉船事故,在国内必然成为舆论焦点,然而发生在国门之外,虽然是同胞,其报道速度和关注力度,与国内同类事故相差甚远。
一方面,距离和国境,阻碍了信息的通畅。令一方面,出国旅游的总量不少,比例仍不能算高,海外遇难,距离普通群众的共情相对较远。
如果国内景点、轮渡、汽车发生严重事故,必然引发强烈共情,它们属于绝大多数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而目前年出境游人次占总人口比例仍然不足
10%
。
但数以千万计的旅游大军,已经足够填满周边小国的海滩,中国游客已经成为东南亚不可忽视的主要流量。
必须明确的是,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风景,但不是所有的周边国家都具备
“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在东亚、南亚地区,除了位居世界一线的日本,安全系数可谓高枕无忧,但是泰国、菲律宾、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等等,其安全性远非一个级别。政变、内战都时不时来一个,日常的稳定和法治系数,其实颇令人担忧。
本次翻船事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涉事船长辩解说,当天从早晨起风平浪静、天气晴朗,下午风云突变、难以预料
……如果是游客说出这番话还情有可原,作为熟悉当地气候和法规的船长,显然是托辞狡辩,他们绝不是靠谱的运营者。
很快泰国官方发布回应称,早在
7
月
4
日当局就发出恶劣天气预警,普吉岛海域船只禁止出港,有效期直至
7
月
10
日。泰国副总理巴威表示:涉事船只不顾警告擅自出海,将采取法律行动,船长和船主应对此事负责。
目前正值东南亚雨季,台风肆虐,天气预警可谓一个接着一个,如果严格按照警示停航,可能没几天生意可做了。一个预警管七八天,中间当然会有风平浪静的间隙,然而随时变脸,正是此时此地的气候特征,掉以轻心意味着涉险。不了解当地气候的游客,和不负责任只顾赚钱的奸商,就成为高危组合。
此刻正值中国的暑期,大量游客举家出行,尽享热带海洋风光。对来自大陆的居民,潜水、海钓、游船、探岛
……都是不容错过的新鲜体验,也是当地最为普及的旅游项目,按照同胞“难得来一次”的习惯思维,常常不玩遍不肯罢休。
而国人忽视的是,这些其实都是具备相当风险的项目,很多游客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匆忙下了海、上了船。同胞误以为,国外一定比国内更规范、更守法、更有安全底线
……很遗憾,不是那么回事。
无论去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首先都要把安全的预备课修完,并在整个旅程中时刻保持警觉,必须清醒评估每一次的行程、食物、游玩项目,尤其在一线发达国家名单之外,这一课绝对不能松懈。
中国游客的另一个风险之坑,就是喜欢集体出游,组团比例高,就算自由行最后也往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