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9 小时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拉萨新航线今起正式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新课福利 | 如何get真正的“中国风”雅生活?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1-01-15 19:27

正文



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美学,高雅低俗是相对的。

数百年前的明朝人,已经在苦苦思索: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独特风范?
在历经岁月沧桑后,怎样关照自然与内心?

如今看来,明朝生活美学已经拥有非常独特鲜明的风格:高级雅致,宁简勿繁,反映内心与自然。

尤其以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长物志》为代表的美学理念,是一种集大成,生动体现出了晚明江南的物质审美水平和内心价值追求。这本书曾被收入《四库全书》,影响深远。

《长物志》 文震亨著 蒋晖校注

我们当代很多优秀设计师,会潜心研究汲取《长物志》中的明朝美学风格。无印良品中都有《长物志》的影子,安藤忠雄的第一件作品“住吉的长屋”,像是从《长物志》直接走出来的。

而明朝生活美学中最让世人倾心的,莫过于园林。

营造的园林之美


江南苏州等地的造园风气,其实是从从明中期正德朝开始。

到晚明时代,江南园林更盛。园林集生活艺术、审美趣味、营造技法于一身,既有日常生活的功能性,同时具备高度精神象征寓意。

试想,春暖花开的江南,藏在深巷黑漆小门后的旧宅里,墙上可见古树荫凉,庭院中玉兰花盛开,主人焚香品茶,对坐无言,花瓣落地无声,小园半亩,金鱼游动在湖石畔的浅池里,童子从楠木画匣取出卷轴,挂起后,一室古艳之色,宋代的宫女们在同样春天的庭院里荡着秋千,画上石盆里的太湖石,跟眼前的那峰造型,几乎一模一样……

明 文震亨山水画

理想中的幽寂高士在深山,文震亨属于喜欢城市热闹繁华生活的文人,但也钟意山林隐逸的泉石理想。园林,本来就是将山林与城市结合的营造艺术。

文震亨《长物志》想传递的园林之美,是现实生活各种美好的“汇聚”。
美好,但要简单?

苏州最著名的园林,当属拙政园。

苏州拙政园 | 蒋晖 摄

文震亨的曾祖文徵明可能参与了这个园林的设计。但地处郊外的拙政园,风貌接近乡野别墅:所谓“轩、槛、池、台、坞、涧”,都是自然景观,并全部栽种花草、果木作为重点,不事铺张。

到了文震亨所处的晚明,万历时江南风气愈加奢华,有明人笔记提到:日渐富足的苏州人自俭入奢,虚荣者虽家无余粮,买一顶貂皮帽子可值数十金,还带动附近的松江浪荡子弟热衷效仿。

事实上,晚明一部分士人早已觉醒,并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和变革。早在文徵明时就建有停云馆,玉兰堂前不过两株梧桐,小园清雅极了;到了文震亨读书时所处的竺坞茅舍,也是在苏州西部最幽深的山中。

明 文徵明《茶具使用图》局部

也就是说,文震亨《长物志》里主张造园自然简朴,鄙视种种恶俗的做法,出自文氏家族的美学理念,更出于他们几代人造园的实践。这才是明朝生活美学的真正内核。

如何开启明朝生活美学

除了最知名的江南园林,明朝生活美学还体现在各种生活场景之中:花木、水石、禽鱼、家具、器物、饮茶、焚香等。

这其中又暗藏多少特别的旨趣呢?这一次, 我们特别有幸邀请了一位“明朝生活美学”专家——蒋晖老师。

扬之水曾赞叹蒋晖老师的研究水平: “以每天几叶的速度小心读完,胸中没有半部《明史》,才能读懂苏州园林的歌酒风流与悲欣交集!纸上的园林,比真实的园林更美。”

跟随蒋晖老师, 不仅能体会当时文人风雅的闲情,还可以了解其中折射出的高层次精神追求 ,懂得“一草一木,一饮一啄,皆如修行”,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国风”和“雅生活”。

👆 点击试听小课 《明朝生活美学》


点击上图订阅 《明朝生活美学》 小课



免费福利

免费获得 《明朝生活美学》小课吗?限时免费福利来啦!

领取方式:

1.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