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慧交通
记录行业发展,分析新闻热点,数读市场投资,与智慧交通网、智慧交通杂志两大平台联动,欢迎您的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株洲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  2 天前  
班主任家园  ·  开学第一课演讲稿: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慧交通

广东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 新技术赋能机电建设新发展

智慧交通  · 公众号  ·  · 2024-12-12 08:30

正文


2024年12月11日下午3时,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试运营。通车试运营初期,黄茅海跨海通道将暂时实行免费通行,待收费标准获批后启动收费,具体收费时间将另行公布。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大湾区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在过去4年半的建设历程中,广大工程建设者团结奋斗,克服种种困难、战胜重重挑战,形成了七大技术创新和十大装备新工艺。















































创新驱动 实现七大技术创新














































“在建设之初,我们进行了深度的研判分析,发现多个难题必须要攻克:超强台风频发,抗风设计难度大,施工期渡台风险高;超宽分体钢箱梁涡振控制难度大;项目穿越多条航道,通航复杂,船撞风险大;海洋腐蚀环境恶劣,耐久性保障要求高……”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朱超说,“全体建设者践行实干精神,以技术创新作为破解难题的‘钥匙’,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出‘中国制造’的水平。”

最终,项目建设者完成七大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建造、优质建造。包括 首创双曲面独柱式钢筋混凝土索塔新结构、海中超大跨多塔斜拉桥高性能结构体系及减震耗能装置 ;首次提出 “风嘴+水平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综合气动措施 ;构建 双曲面异形索塔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体系 ;研发 全离岸海洋环境下TY型墩及大跨度钢箱梁施工技术 ;改进 超宽分体钢箱梁施工线形控制方法 ;攻克 基于单北斗的跨海精密控制测量技术 ;首次建立 以北斗系统为主的跨海桥梁工程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



大数据+人工智能 实现全天候坚守














































据悉,黄茅海跨海通道在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方面也是做了很多尝试,广泛应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0 1

数智技术加持, 桥梁安上“智慧眼”


黄茅海跨海通道主线桥梁植入了雷视融合和AI智能分析技术,采用智能融合感知设备对黄茅海跨海大桥进行无死角的感知覆盖,实现对跨海大桥上包含车辆要素、交通要素和交通事件在内的全要素感知。同时,基于感知获得的数据在平台进行高精度的数字孪生还原,并实现对跨海大桥全要素实时数字孪生展示,桥面交通动态尽览、异常无所遁形,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实现对行车安全的高效管理。

(图:项目人员安装平面波设备)

监控中还加入了自动起降无人机对黄茅海跨海大桥进行自动化巡查,充分采集全桥表观高清影像资料,让跨海桥况能够实时“投屏”监控中心,并通过无人机巡查平台形成闭环问题处置流程,使得指挥调度更敏捷有序。在应急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远程无人机控制及喊话功能实现远程指挥协调调度,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处置效率。



0 2

混光设计融入,

既是“景观道”也是“安全路”


在最初的桥梁照明方案中,采用的是在大桥每根拉索上都布置灯具,沿拉索线条进行照亮的设计。虽能呈现出拉索线条之美,却也带来了较大的眩光问题,影响来往车辆行车安全,且灯光全部投向主塔方向,导致了主塔亮度过高。

为有效解决眩光问题,并保证美观效果,项目部经多次调整安装方案,反复比选,最终选择采用6500k和4500k不同色温灯具所达成的混光技术,并通过智能调光系统控制灯具光效,让近主塔处光效亮度降低,既凸显出拉索的形状,又能让塔冠成为焦点,避免拉索过亮、主塔过曝,在勾勒出大桥静美之韵的同时也有效护航行车安全。

(图:黄茅海跨海通道主线桥梁照明效果)



0 3
国产硬件应用

技术团队还积极打造国产信创环境下的高速公路新机电,在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收费系统中采用了国产龙芯3A5000芯片与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首次实现了全收费车道的国产信创替代,将信创收费系统的试点推向新阶段,有力推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国产化进程。

此外,为管好用好黄茅海跨海通道,确保其“安全、顺畅、舒适、智慧”运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黄茅海跨海通道打造了一支综合指挥、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专业化管理团队,收费、路政、养护、监控等部门人员 24小时坚守岗位 ,构建多部门联动的 “多位一体”协同保障体系 ,将全力保障全线运行安全畅通;与海事、航道、应急等部门 建立共建共联机制 ,共同开展“水路联巡”,提升桥梁的安全管理能力;通道 全线布局209个监控摄像设备 ,实时掌握路面动态;搭建路运一体化、路政电子巡查、雷达事件检测、桥梁防撞预警、交通监控等 智慧系统集成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