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山浮生
来跟我一起打开脑洞,认识世界
51好读  ›  专栏  ›  北山浮生

抵制新疆棉花背后,包藏怎样的祸心?

北山浮生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1-03-25 07: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3月24日,H&M集团在官网发布的一则声明引发广泛关注,被官博点名“碰瓷新疆棉花”。

H&M声明部分截图

声明中写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 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

(H&M Group is deeply concerned by reports from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and media that include accusations of forced labour and discrimination of ethnoreligious minorities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XUAR).)

H&M集团表示:我们不与位 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

(We do not work with any garment manufacturing factories located in XUAR, and we do not source products from this region. )

声明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更好的棉花计划”(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

(XUAR is China’s largest cotton growing area, and up until now, our suppliers have sourced cotton from farms connected to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BCI) in the region. As i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conduct credible due diligence in the region, BCI has decided to suspend licensing of BCI cotton in XUAR. This means that cotton for our production will no longer be sourced from there. )

声明中提到的BCI,全称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简称BCI),是一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非盈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其宗旨是使全球棉花的种植及生产更有利于棉农,更有利于种植环境,更有利于该产业的未来发展,因此需要 抵制各种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恶劣的工作条件(特别是女性工人)、雇佣童工、强迫/抵押劳动,以及高投入成本、作物减产、延迟付款和/或过高利率造成的负债等。


H&M抵制新疆棉花所谓的依据,来自BCI官网上的这则声明:


这种NGO就是西方操纵舆论的得力工具,对外打着第三方公正的面孔,宣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上是欧美控制这个世界的辅助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3月1日,BCI上海代表处官方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曾发表声明澄清有关事实,声明指出,“BCI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BCI的审核原则, 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不太清楚BCI中国项目团队和总部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则声明只是出现在微信公众号,不知道能起到多大作用,也许只是给中国人看看而已,关键时候可以左右逢源,宣称 这事跟老子没关系,把自己摘出去。


BCI的负面影响已经造成,H&M这一举动并不是孤例,已明确表示抵制新疆棉花的品牌包括:H&M、Zara、MUJI无印良品、优衣库UNIQIO、耐克NIKE(旗下有匡威等)、阿迪达斯ADIDAS、宜家IKEA、GAP、彪马PUMA、PVH(拥有CK品牌)、巴宝莉BURBERRY、新百伦NewBalance等。


这么说吧,如果要除掉上述品牌, 大多数读者家里的服装鞋帽可能就剩不下几件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外国品牌宁愿冒着得罪中国消费者的风险,也要排队抵制新疆棉花?


有人说棉花值几个钱,有什么重要关系?

这就错了。 这件事 是中美战略博弈的一个缩影。 这次的主战场是纺织业。


先把结论写在这里:


本质上,这就是三百多年前英国克伦威尔政府推出航海法案(The Navigation Acts)的复刻版。


当年英国悍然撕毁国际间自由贸易的默认规则,对荷兰耍流氓式打击。以该法案为导火索,引发了持续一百多年的英荷战争,最终把海上马车夫荷兰打垮,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权。


今天这件事,就相当于当年英荷宣战前一系列挑衅动作之一。


英荷战争



说到这里,大部分人可能还一头雾水,我们一条一条说。



1、纺织业有多重要?


纺织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首先,它满足人类四大基本需求“衣食住行”中“衣”的需求,是几大支柱性产业之一。


其次,纺织业是整个工业化大厦的基石之一。 纺织行业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极大,纺织行业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各个工业国的崛起几乎都是依赖纺织产业的发展,纺织行业使得各个工业国人民脱贫、发展。 推动社会作出了贡献。


回顾工业发展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围绕棉纺织业而展开。 中国改革开放依然是从纺织业开始。 如今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依然是率先在棉纺织业开始C2M的柔性生产,点燃数字化智能转型的烽火。


纺织业还为其他工业门类提供基础原料。比如: 土工布是制造高速公路铺层的一个重要原料,航天的服用材料发展了航天工业。


纺织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中国自身也极为重要。


1978年,纺织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73.2亿元(全口径);2017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8935.6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5.9%,不考虑统计口径等变化带来的影响,约为1978年的140多倍。纺织品服装出口2745.1亿美元,是1978年的127.4倍,占全国出口总额比重12.13%。全国百强县域经济中大部分是以纺织为主业发展起来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今天纺织业仍然是中国出口创汇的王牌选手, 2019年全行业净创汇2419亿美元,占全国的57.3%,几乎达到六成。


纺织业在中国的地位,可以相当于日本的汽车,美国的农产品和飞机。“八亿件衬衣换一架飞机”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是纺织业依然占据我国工业版图的重要地位。


由于纺织业在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是整个制造业的根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推动再工业化,实现纺织业复兴是第一步,可能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因此,纺织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必守之城。



2、中国的纺织业实力如何?


应该说是绝对的霸主地位。


正是由于中国的纺织业在国际贸易体系的霸主地位不可撼动,靠正常的市场竞争基本没什么希望。 因此美国必须动用非市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击中国的纺织业,一方面动摇中国的工业基础,另一方面实现自身再工业化的目的。


2019年,印度和中国总产量均达5700万包,接近全球产量的50%,其次是美国,总产量在1900万包以上,再次是巴西和巴基斯坦。


尽管我国棉花产量世界第一,但是仍然供应不了国内纺织业的巨大消耗。2019年我国棉花进口为825万包,占总消费量的23%。 同样是棉花大国,美国产量的80%以上、澳大利亚产量的80%左右、巴西产量的60%左右、印度产量的10%以上都用于出口,四国的出口量占世界棉花出口量的80%以上。



光说产量,可能还体现不出中国纺织业的强大。来自微博用户@V闪闪的这张图,体现了中国纺织业在世界产业链的强悍地位。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纺织业高歌猛进,原先还存在中国、美国、欧洲这三个区域产业中心。但是到了2017年,已经变成中国一家独大的星型网络,部分国家的纺织业已经基本消失不见,其他各国的份额都相对缩水,而且基本都是围绕中国实现产业布局, 如果离开中国,全球纺织供应链一天都转不下去。




仅仅二十年前,全球产业相对实力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有所变化,但是差别不大,仍然是g8集团主导,不过少了一个解体的奥匈,多了一个加拿大。过去二十年,全球产业格局和供应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纺织业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3、美国过去梦游了吗,为什么现在才突然关心纺织业?


这个有点冤枉老美,其实人家一直都挺关心纺织业的。


当年美国崛起,就是南部的棉花产地和北方的纺织业通过南北战争消除障碍,结合成为全产业链集群,美国一跃成为全球头号棉花和纺织业大国,走上了大国崛起之路。因此, 美国对于国家崛起路径和纺织业重要性门清得很,也高度提防后发达国家采用类似的路径崛起,挑战其地位。


苏联因为纬度问题,天然不适合发展纺织业,其实已经注定工业结构不可能健康发展。 在中国之前,唯一能在产业上挑战美国的是日本。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日之间爆发了纺织业贸易战,揭开了持续半个世纪的日美贸易战的序幕。


由于朝鲜战争爆发,日本作为美国军需补给基地以及反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再加上美国棉花过剩需要倾销,因此美国大力扶植日本制造业发展,纺织业首当其冲。朝鲜战争结束后需求趋于减少,日本纺织业库存急剧增加,导致日本国内市场纺织品价格暴跌。于是日本的棉织品厂家以低价拼命扩大对美国市场的出口。


1955年春天,在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日本生产、每件售价为1美元的廉价衬衫。 这就是传说中的 “1美元女衬衫事件”


1955年,日本棉纺织品对美国出口额比上年增长了1.9倍,其中二次棉纺制品出口增加3.9倍、女棉衬衫出口增加20倍。日本棉织品在美国棉织品进口市场中所占比例从1951年的17.4%猛升至1995年的54.7%,1956年则达60%以上。


大量廉价棉纺织品涌入美国,消费者是欢迎的,因为谁也逃不开真香定律,物美价廉谁不爱?但是美国纺织业为此闹翻天,有关工会组织掀起了反倾销运动,通过国会向日本施压, 最终以日本”自愿限制出口“的妥协而告终。


既然美国非常看重纺织业,为何后来看着中国做大?


这就关系到中美贸易战的另一个重头戏——半导体及ICT行业(ICT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简称)。


美国政治精英一度坚定地认为,信息通信行业将会成为一切行业的大脑和神经,金融和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只要将这些战略性行业牢牢掌握在手中,其他行业可以随便转移,到最后利润的大头还得乖乖交给美国。


这就好比一个人手脚再健壮,但是大脑和心脏被别人控制了,也只有乖乖做奴隶受人驱使。


这就是所谓的 控制论资本主义(Cybernetic Capitalism) ,也是赛博朋克的理论基础。


在美帝原本的剧本中, 中国就是那个被控制了大脑和心脏的奴隶,污染环境,榨干劳工血汗,供养美国老爷。




这样一来,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劳资双方不可调和矛盾,就可以转移到中国,再用掠夺来的超额利润,搞点奶头乐发发福利安抚国内民众,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这就是“历史终结论”的实质。


可是,真实的世界不完全是经典控制论系统,而是 持续演化的复杂系统 。简单地说,所谓创新就是旧要素的新组合,当各种产业链聚集在一起,如同“核聚变”一样会发生反应,成为创新的温床。中国又特别擅长扮猪吃老虎,猥琐发育,所以基本上转移出来的产业被中国消化得七七八八了,不仅可以自行运转,还能持续创新。如果再突破诸如高端芯片,航发、基因工程等几个关键领域的紧箍咒,就鲲鹏万里,不可限量。


当然这事也不是自然发生,美国的图谋大概率是会成功的。可是中国天生专治各种不服,过程中历经千难万险,其中滋味难以尽述。


对美国来说更可怕的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ICT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实现价值的跃迁,中国拥有最雄厚的产业基础,ICT行业虽然比美国弱点但也不差。反观美国,虽然ICT高科技依然领先,但是传统行业基本功都扔的差不多了,拿什么相互融合?


我在《进化战略》一书已经预言, 服装纺织行业将孕育第四次产业革命的“珍妮纺纱机”,成为产业革命的引爆点。


中国反而成为最有可能实现第四次产业革命突破的国家,奴隶要砸碎锁链翻身做主人了,奴隶主肯定是要焦虑得夜不能寐,惶惶不可终日。


尽管中国一再声明和平崛起,不搞任何霸权,但是美国推己及人,打死都是不信的。 因此美国不仅要一手坚决打击中国的半导体和ICT行业,另一手也要打击纺织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抓紧的话可能就再也来不及了。


4、为什么挑新疆下手?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美国人也懂得这个道理。

新疆在中国纺织业的地位极端重要, 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纺织业在世界的地位。


新疆由于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非常适合棉花生长,棉花质量全国首屈一指。而且新疆地广人稀,适合大面积集中种植,新疆因此成为中国棉花的主产地。据国 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 2018/2019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4825.1万亩,其中新疆占比71.6%; 全国棉花总产量610.5万吨, 新疆占比83.6%


新疆也是中国纺织业唯一高速增长的地区。 2014年,新疆启动“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伴随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实施,新疆成为全国纺织增速最快的地区,当地就业和民生效应显著提高。 新疆纺织产能从2014年的700万锭增长到2018年1630万锭左右。 2014年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新增就业4万人,2015年9.7万人,2016年11.18万人,2017年10.35万人。


按照《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3年)》, 到2023年,新疆纺织全产业链就业容量将达到100万人。 不仅如此,新疆棉纺行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建筑、流通以及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改善约40万人的生活。新疆棉纺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拉动自治区劳动力就业和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新疆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脱贫攻坚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么说吧,新疆的三大任务:脱贫、去宗教极端化和维护边疆稳定,发展纺织业就是重要抓手。


新疆也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联通中亚的十字路口,中欧贸易的基地。如果能搞乱新疆,对于美国来说可以说一箭三雕: 破坏中国纺织业,搞乱分裂事端,破坏一带一路战略。


真可谓“用心良苦,处心积虑”。


5、如何看待美国的抹黑伎俩?



特朗普时期爆发的一系列中美贸易战,纺织业是其中大头。具体见下图:




20年7月1日,特朗普政府炮制所谓“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警告企业不能让供应链与新疆等地所谓“侵犯人权实体”发生联系,贸易战烈度进一步升级,从保护性关税上升到干涉正常商业活动。




特朗普政府还有收缩势力范围,美国优先的考虑,拜登政府那是要极力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只会将贸易战继续打下去,而且更加狡猾讲究谋略,更加强调合纵连横,利用外部力量对中国施压。


战略眼光虽然不差,但是具体操作上,美国人的脑筋就有点缺根弦了。


美国人捏造的这些谣言,基本就是把自己当年做的那些丑事,添油加醋改头换面按到中国身上。


美国自身的种族问题,人权问题源远流长,越抹越黑,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谴责。 炮制所谓的新疆种族问题,可以在舆论上制造大家都在屎坑里的感觉,从而可以减轻自身舆论压力,这就是公知常用的“一说美国如何 如何不好,马上转移话题说中国更糟”的伎俩。


种族压迫?强迫劳动?这不就是美国南方棉花种植场的黑奴身上发生的那点破事嘛。美国人认为自己当年靠这些手段实现纺织业崛起,中国一定也都干了,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美国自己当年吃过屎,就以为别人都会去吃吗?



且不说这属于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所说的“自己上了房顶把梯子抽掉”的虚伪而卑鄙的行为,中国人民历来勤劳勇敢能吃苦,新疆人民凭自己双手劳动致富,高兴还来不及呢,哪来强迫一说?而且中国凭借发达的基础设施、自动化设施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就是可以把综合成本降低,根本不需要玩强迫劳动的压迫伎俩。


棉纺织业最累人的是摘棉花,也是当年消耗大量黑奴劳动的重头。但是新疆摘棉花报酬可不低,很多内地劳工组团去摘棉花,并不是强迫当地维族人摘,人权问题纯属子虚乌有。而且现在都机器自动化了,很少依靠人工。反而很多人抱怨少了摘棉花挣一笔的可能。





6、事情未来将如何发展?


毫无疑问,所谓“强迫劳动”都是借口,本质上就是打压中国的纺织业。美国当初自己主动去工业化,本以为可以用ICT、金融、舆论这根缰绳永远控制中国,一直让中国人当奴隶,自己作威作福,没想到被中国一一巧妙化解了。


如今靠损人利己的方式来打压中国,当然不能让他得逞。


中国人永不为奴,头顶的大山一定要推倒,这是刻在民族血液中的。当年朝鲜战争那么恶劣的情况都不怕,今天就更不怕了。


撕破脸使出这一阴招,本身也说明美国基本快黔驴技穷,如此气急败坏地使用流氓行径,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民主灯塔”一切都要披着文明外衣的做派,充分暴露了盎格鲁萨克逊文明的海盗本性:


我强大必赢的时候谈商业规则,我玩不过你,规则什么的就是抹布,有什么手段上什么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归根结底,唯一的规则就是我要赢!


“达则自由贸易,穷则重商主义”


从历史上看,都是霸权国家强调自由贸易,后发国家基于打破规则,使用重商主义,没想到中国按照自由贸易的规则把美国玩得团团转,只好由霸权国家自己来打破自由贸易规则。


做霸主做到这份上,也是很丢脸了。


拜登毕竟是政治精英,直接掀桌子的流氓行径干不出来,多少编点借口掩饰一下,招呼盟友一起上。虽然这谎话连傻子都骗不了。


这一事件性质,就是当年英国的《航海法案》。当年荷兰凭借强大造船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出色的商誉,成为世界的马车夫,英国想要抢夺这个大蛋糕,就规定只有英国或其殖民地所拥有、制造的船只可以运装英国殖民地的货物。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准许贩运到英国本土或其他英国殖民地,其他国家的制造产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而不能直接运销殖民地。荷兰一看这么流氓怎么能忍,于是这两个当年共同对付西班牙的新教姐妹国家,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多年,最终把荷兰打残。但是这也导致了北美殖民地从大英帝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因为英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严重损害了殖民地工商业主的利益。


很显然,大部分国家包括美国内部许多人,只是想安安稳稳地挣钱,过自己的小日子,美国的贸易战必然扭曲世界供应链体系,贸易不稳定和成本上升,损害大多数商家的利益。


杀头的生意有人干,亏钱的事情却没人愿意玩。


虽然美国威逼利诱,一时间造成风雨满城的表象,但是世界最强大的还是“真香定律”,谁也逃脱不了。


美国历史上,逃脱的奴隶如果再被抓回去,下场一般都很凄惨,扒皮抽筋,挫骨扬灰都是家常便饭。


我们除了胜利,已经无路可退!


丢掉幻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统一战线,打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胜利终将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全文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