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华CDC
发布职发活动公告、招聘信息,企业活动等,为大家提供职业发展最新资讯
51好读  ›  专栏  ›  光华CDC

点击解锁!光华的这一年,如此走过

光华CDC  · 公众号  ·  · 2025-01-27 20:19

正文


岁末的钟声悠扬

光华的故事又写完浓墨重彩的一页

告别光荣的2024年

迎接伟大的2025年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光华人

在各个领域的成绩与突破

在思想精神上的坚守与探索

一同构建起集体的光华记忆

汇聚为独一无二的光华传奇

攀登学术的高峰

耕耘教学的田野

服务社会的发展

40周年院庆的序曲已然奏响

属于光华的未来之路还在延伸

让我们,一同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

一道展望未来更加瞩目的灿烂前路




党建引领夯实发展基础 凝心聚力促建设新局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科技大会等重要会议举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以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关于“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大局,取得一系列成绩。


◇3月14日,2024年北大光华两会后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会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10位北大光华学者现场分享两会学习感悟,并深度分析经济形势,探讨展望政策未来。


◇7月23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强调要切实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学院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4月25日,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举办“敢当讲堂”第二讲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党的建设教研部世界政党比较教研室主任赵绪生教授为光华管理学院师生做主题为《党的自我革命》的辅导报告,学院各支部共计200余名师生党员参加学习。


◇6月12日,为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在学院走深走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展党委书记讲党纪专题党课。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解读”为题为全院师生党员讲授党课。




统筹推进学科建设 落实北大“学科质量年”

01

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制定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学科面向2030年目标的学科建设“两张图”。经过系科负责人、全体教职员工多次探讨和宣讲,“两张图”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


◇学院涌现出一批卓越学者,近五年新增多位长江特聘、长江讲席、青年长江、杰青、优青、海外优青、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


◇学院9项研究成果入选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青年成果奖1项。


◇按照上级部门和研究生院要求,12月初启动“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工商管理、金融、会计、审计四个专硕项目。12月23日各学位点同行专家评审会顺利完成,就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建设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出宝贵建议。


02

科研成果亮点纷呈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光华学者们共登记成果505项,除期刊论文外还包含会议论文56篇,著作及教材21部,以及案例、调研报告等其他成果50余项。发表或待刊SCI/SSCI论文155篇,含院选英文A类47篇,院选英文B类53篇;发表或待刊CSSCI论文60篇,含院选中文A类5篇,院选中文B类20篇。著作包括《新质生产力》《做实: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之道》《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20-2021》《终局思维——战略决策的新逻辑》等。


◇2024年国自科申报34项(包括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专项3项)。社科项目申报5项,教育部项目申报6项,北京市自科基金2项。获批国自科杰青1项、优青1项,面上项目4项、青年科学基金4项,国自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自科专项1项,获批教育部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获批北京市社科重点项目(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1项。截至2024年底,共有48个在研纵向科研项目,承接各类横向科研项目25项,提交各类调研、咨询、智库报告50多份。


03

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涂云东本年度获批自科杰青;刘烁获北京市社科青年学科带头人;刘晓蕾课程《金融科技及区块链》获评2024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9位光华学者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本年度师资奖项不完全列举如下:贾春新获2024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莫舒珺获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奖;高彧、盖嘉、李劢获2024北大本科教学优秀奖;翁翕、王聪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创新成果奖;张颖婕获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乌家培奖;仇心诚获得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国际年会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等等。



◇2024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师发展与企业访学”活动先后走进泉州、北京、南通等地,开展主题调研活动。学院自2023年起举办“教师发展与企业访学”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教员进行主题调研,深入探究中国发展的模式创新、持续关注关键领域的前沿实践,逐步形成中国经济管理知识创新的策源地,以思想和研究成果咨政启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完成50人次新教员培训、1000人次职员培训。学院职员队伍建设成绩凸显,获得市级校级多项奖励。保障十余位新教员入职各项办公条件。推进瑞思楼建设工作,对于异地教学点的环境与设备进行优化。


04

搭建平台有效聚力

◇与台大管理学院共同主办“2024两岸经济管理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积极增进两岸学者的交流往来和学术互鉴,进一步推动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


◇与港中文(深圳)经管学院、新疆财经大学等国内同行主办“金融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论坛暨《经济管理学刊》第二届经管学术论坛”。


◇学院前沿科技场景实验室正式成立,实验室将与全球科技企业、创新机构、行业专家紧密合作推动商学教育、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研发数智化案例教研工具-豆角“AI案例助手”: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下的应用。项目第一阶段重点针对案例教学的课程设计开展支持。已获得北京大学2024年“人工智能助推课程建设项目-重点项目”,立项申报教育部组织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经济管理学刊》2022年12月创刊至今已发行9期,共计刊发88篇文章。所有刊发文章中,经济类文章44篇,管理类文章44篇(含数据科学和公共政策方向22篇)。《经济管理学刊》“学者讲堂”创办至今,在线直播讲座共举办4期,并在学院及学刊公众号、B站号同步直播,学术传播效果显著。本年度通过在学院举办的“学者沙龙”活动制作视频讲座,取得良好效果。


◇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数据开发中心为31个单位、905人次提供数据使用服务。审核通过中间成果63项、最终成果24项。


05

案例研发持续创新

◇2024年,共有18项成果通过北大管理案例库立项评审,新增24项案例入库。其中主题案例项目《大国智造企业的成长之道:专精特新的视角》、精品案例课堂《云南普洱咖啡产业与突围》等5项案例成果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收录入库。《行稳致远:贝壳人力资源共享中心的进阶之路》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获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颁发的“伯乐奖”;4篇案例获得“2024年度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7篇案例获得 “2024年度卓越管理奖”;刘力获得“卓越洞察奖”。推进哈佛案例发行渠道合作,已提交15篇案例选题。



积极开展高质量研究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01

聚焦建言国之大者

◇4月22日下午,国务院以“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主题,进行第七次专题学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作讲解。


02

精准服务决策需求

◇《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展望研究》课题获得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咨询服务报告奖一等奖”。


◇学院课题团队完成“十五五”规划课题《“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研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刘俏担任“十五五”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委员。


◇本年度不完全统计,共上报31篇约稿文章,获得批示或采纳13项,众多单位发来感谢信和相关专函。


03

话语优势引领带动

◇7月19日,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顺利闭幕之际,学院以“如何理解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为主题举办第九届国际媒体沙龙,刘俏、唐遥进行了主题分享,第一时间为国际媒体理解全会精神提供了学界视角解读,以研究和数据介绍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路径与目标,以开放研讨的方式促进了专家学者与媒体记者的沟通交流,展示全面、客观、进取的中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了解。


◇刘俏接受权威媒体专访,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社会上取得积极影响。陈玉宇、龚六堂等学者积极发声,充分发挥学术优势、话语优势,在权威媒体发表文章,围绕三中全会的新任务、新命题,深化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


◇学院原创新闻及两微发布推送347篇,原创信息超过100篇。英文网站访问量27万次(来自13万个独立用户),LinkedIn平台发布78条推送共计近10万浏览量。围绕人工智能、出海、人口、新能源、文旅等议题举办多期学者沙龙促进与媒体行业的高频度交流沟通。“企业领见者计划”邀请到来自40家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参与,包括字节、百度、腾讯、京东方等。



◇2025年1月11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二十六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举行,论坛的主题为“创新驱动:赋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时代命题,围绕北京大学2025年“科技创新年”的工作主题,探索经济管理教育在新阶段的发展路径。来自北京大学及光华管理学院的师生校友,以及社会观众、媒体记者等1800余人线下参加了本次论坛,超过300万人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


04

智库建设提质增效

◇光华思想力共累计立项130+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光华思想力第四期26个课题正式立项,包括“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人口与社会问题”“数字经济”“中国经济增长故事”“企业发展中的典型问题”等8个研究方向。


◇光华思想力智库平台定期向中办、国办、中财办、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地方政府等报送《光华思想力研究简报》,截至目前,累计上报303期,其中2024年上报50期。


◇平台现已形成各类研究报告93份,依托智库成果开发课程(包括模块课程)38门,有相关书籍成果47本,其中属于“光华思想力书系”的成果有25册。


05

学术会议促进交流

这一年,学院承办学术活动近30场,光华学者与国内外学者、研究人员、行业精英等,共同打造了一场场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的学术盛宴;学院各系共举办学术讲座202场,国内外60余所院校的202位专家学者来到光华,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为师生搭建起与全球前沿理论、多元观点深度交流的桥梁。


06

深化创新研究阐释

◇由十数名光华学者合作完成的研究著作《新质生产力》出版,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核心问题,洞察经济脉搏,贡献中国方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可参考的增长策略和发展路径。


07

发布碳足迹与碳中和行动报告

◇2024年4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碳足迹与碳中和行动报告2023》发布。通过对2023年碳排放情况与碳减排行动落实情况进行梳理,为国内外商学院减碳实践提供参考。自2021年起,光华管理学院每年发布自身碳足迹报告,既是履行“双碳”社会责任的承诺和行动,也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愿表达。



高水平高质量国际交流 开创国际化新局面

01

互联互通全球共融

◇截至目前,光华已与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134所世界知名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各个学位项目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学习和交流机会。


◇学院仍在不断完善全球互联体系,着力建设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本年度接待了西班牙ESADE商学院院长Joan Rodon、维也纳经济与管理大学教务长Rupert Sausgruber、意大利博科尼大学教务长Francesco Billari访团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院院长Davide Ravasi访团的座谈交流。


◇第十三届中日韩“BEST商学院联盟”年度联合研讨会在学院成功举办。日本一桥大学及首尔国立大学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13年合作历程中,三方在学者联合研究项目、MBA双学位、MBA交换项目以及“亚洲商务经营方略”项目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三方一致肯定了彼此之间长期且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下一阶段的合作共识。


◇2024年3月,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行长苏莱曼诺夫一行到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刘俏院长等就宏观经济、产业投资、区域合作、能源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了充分交流。


◇5月18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迎来了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大)中文项目的本科学生。他们带着对中国文化的热情,对中国经济与商业环境的好奇,带着与中国同龄人交流的渴望,在燕园开启了一段短暂但精彩的交流访学时光。


◇2024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谢啇真一行到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刘俏院长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7月5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迎来了2024年度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SCCEI)暑期学习项目的师生。斯坦福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SCCEI)联席主任李宏彬教授,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罗斯高教授,带领近20位斯坦福师生到访光华管理学院。光华师生代表与斯坦福师生一行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9月18日,康奈尔约翰逊商学院院长安德鲁·卡罗利一行再次到访燕园,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及项目团队深入交流探讨北大-康奈尔MBA/MMH双学位项目。


02

培育全球治理人才

◇北京大学首个英文本科项目——未来领导者,在本科层面与多所国际顶级院校合作的双学位项目,顺利迎来第五期学子。


◇2024年推出非全日制国际金融硕士项目,加大力度培养认同中国商业思想和发展模式的国际金融人才,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计划推荐中高层员工申请该项目,以开放办学的中国特色顶尖经管教育向世界阐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合作机遇和新型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GK项目迎来十周年,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高级管理人才,活跃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英国《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EMBA项目排名中,光华-凯洛格国际EMBA项目首次跻身该榜单,位列全球第12位,为新上榜院校中排名最高。


03

国际交流增强互信

◇中美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于5月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开展。刘俏受邀出席并在主题对话“促进地方适应性发展”环节做主题发言。


◇夏季达沃斯论坛,刘俏以“促进创新技术应用于自然气候,提升高质量发展和生产力”为方向发表演讲。张峥围绕房地产相关环节中就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及其与金融体系的适配性进行了主题发言。张影在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相关环节进行发言。此外,刘俏于达沃斯新浪正和岛夜话环节发表《中国产业稳中求进之路》主旨报告。


◇10月,中美经济学家闭门研讨会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举行,会议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主办,旨在加深中美之间在重要经济问题上的理解与合作。哈佛大学前校长、美国前财长劳伦斯·亨利·萨默斯等9位美国知名经济学者,以及刘俏等7名中国知名经济学者受邀出席。


◇2024中欧人才论坛(北京)上,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与北大光华、北京国际人力共同发布《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4》。北大光华团队自2022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参与该报告的研究。刘俏任报告专家委员会主席,张一弛、王辉、任润、仲为国等担任本报告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主要领导对该本报告高度评价。Nature《自然》主刊聚焦“城市人才黏性”,刊登题为How cities worldwide are boosting talent retention(全球的城市如何提升人才黏性)文章对《全球城市人才黏性指数报告2024》进行整版报道。Nature《自然》官网报道同步上线。


◇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角,由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的主题为“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合作”的边会上,刘俏作为北大碳中和研究院代表发表主旨演讲。


◇2024年8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师生代表团对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进行了学术访问,进一步增进光华管理学院与这两所世界顶级学府之间的学术对话与合作。


◇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先后受邀赴韩国、日本进行交流访问,并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中日韩经贸合作、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保持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04

邀请翘楚促进交流

◇道达尔全球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Patrick Pouyanné)先生应邀来到光华,发表题为“全球能源变革”的主题演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在光华发表主题为“福利国家如何影响不均等与社会流动性——美国与丹麦的比较,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的精彩讲座。


◇全球知名电气企业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赵国华 (Jean-Pascal Tricoire) 先生到访交流,分享施耐德在全球科技行业中的机遇、挑战及战略转型之道。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Kaushik Basu)教授莅临光华管理学院, 呈献了一场题为“跨界视角:从经济理论到政策制定”的精彩演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学院团委获评北大“红旗团委”。打造“原野讲堂”“探岳讲堂”。第四期“碳寻者”双碳研究项目与共青团中央及十余家企业合作,赛事级别全面升级。第三十二届“挑战杯”赛事中正赛获奖作品13件,其中特等奖1件,一等奖1件。获校秋运会北大甲组总分亚军。第十三届光华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行,吸引了多达26支队伍参赛。


◇2024暑期,由党委书记马化祥等学院领导带队授课,30余位教授和思政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14名高年级党员骨干担任助教,130余名本科生选课,共同组成11支思政实践课程团队,赴全国各地开展了为期7-10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累计走访11省13市、52个区县、150余个村镇(单位、社区),同190余家政校企代表开展330余人次的座谈交流,积累近30万字的调研数据和实践心得,得到近30家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


◇以“党建+科研”模式,设置“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等;以“党建+实践”模式,鼓励开展志愿服务实践;以“党建+共建”模式,推动院企合作走深走实;以“党建+就业”模式,加大“红绿蓝”重点领域人才培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