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会众议院提前在9月28日宣布解散,10月22日举行大选。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都是日本政坛一种异常现象,也许称它为“安倍豪赌”最为恰当。
这是因为本届众议员任期要到明年12月才届满,虽然日本首相有权强行解散,政治上却明显缺乏“大义名分”;其次,安倍刚在8月份才改组内阁,虽然召开了首次临时国会,没有施政演说,只有解散诏书,前后108秒即宣布解散,未免太仓促、太不尊重国会制度了,难怪所有在野党都拒绝出席以示抗议。
第三,舆论调查显示,70%国民搞不懂安倍为何要解散国会,几乎所有媒体也都认为,安倍的目的只是要“偷袭”在野势力,却反被其政敌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利用来扩张势力,加速了“希望之党”进军国政的态势;
第四,安倍的“奇袭战略”不仅捅了个马蜂窝,还可能要自食其果,结果将不是被迫提早下台,就是要长期与犀利的“美女刺客”相对抗。套一句俗话,就是陷入了“偷鸡不着蚀把米”的困境。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安倍显然是犯了“误判敌情,错估形势”的大忌,如此豪赌当然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很多迹象显示,安倍现在也许已经后悔,选错时间,选错策略,要自食其果了。
日本政客偏爱“偷袭”
历史上有不少“偷袭”事例,但成功的却是凤毛麟角。安倍利用日本现行宪法的含糊不清条款,即宪法第7条有关天皇国事行为的规定,其中有“根据内阁建议与承认”行使“解散众议院”的内容,政客将其扩大解释,遂变成“首相有权随时解散众议院”的根据,但不包括国会参议院。
日本的国会两院制原本仿效英国;英国却规定,首相虽有权解散议会,却必须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下议院议员的同意。日本不仅参众两院权力颠倒,参议员六年任期谁都不能动手脚,众议员四年任期却随时可以被腰斩。因此,日本参议院没有资格称为“上”议院,众议院事实上又不能称“下”议院,显然又是制度变形。
由于安倍解散众议院没有“大义名分”,只能取名“国难突破解散”来自圆其说。
所谓“国难”,用安倍的语言来解释,一难是少子老龄化问题严重。新生儿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长寿,日本的未来令人担忧。二难是朝核危机成了不可逆转的事态,政府必须获得选民更大的支持和信任,重点是让政府得以继续与美国等盟友来对应危机。
其实,少子老龄化问题既非突发性事件,也非安倍政权才面对的棘手问题,而是过去历届保守自民党政府消极无能的累积结果。现在的安倍自民党政府依然找不到突破口,加上财政赤字又在不断累积扩大,唯有提出新的增税措施,比如计划将现行8%的消费税,在2019年提高到10%,堂而皇之的借口就是,可以利用新创财源来支援幼儿教育费用等等。
但这能改善日本的痼疾少子老龄化问题吗?大选期间宣布增税,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国难当头”言过其实
一些竞选口号反而值得重视。首先是朝核危机已经威胁到了日本,其次是必须加强美日联盟以对抗朝鲜,这些倾向武力对抗的宣传,能解除东北亚的局势紧张、确保日本岛上居民都能获得安全保障吗?
相反,号称拥有“和平宪法”的日本,这不是在向日本选民暗示,日本必须回归过去,必须授权安倍政府加强武力对抗吗?从安倍一贯主张修宪的角度来看,让自民党继续保持一党独大,然后授权安倍大刀阔斧修宪,这才是他这次劳师动众,随意解散国会,进行闪电大选的根本原因。
但日本选民并不热衷于劳民伤财的选战活动,何况在自民党一党独大、在野党死气沉沉的现实状态下,一般选民除了弃权其实也没有更佳选择,结果依然是让财雄势大的自民党继续称霸政坛而已。
安倍却妙想天开,要通过闪电大选的非常手段,一让襁褓中的小池旋风困死在东京都范围内;二让困守愁城的传统反对党没有机会重振旗鼓,气绝而亡;三让安倍既可坐稳其首相宝座,还可继续做其修宪的春秋大梦。
错估小池野心和实力
自从安倍的劲敌小池百合子移师东京都之后,她竟然一举就战胜了所有自民党候选人,还独立当选东京都知事;随后她所新创的“都民第一会”,又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接连报捷,显然严重挫败了传统自民党的锐气;在安倍如梦初醒后,发觉必须立刻把小池困死在东京都,不然自已的权势即将不保。
但初尝甜头的小池怎能坐失良机呢?小池在其“都民第一”战略奏效之后,便决心把其扩大为“国民第一”战略,开始在中央政坛积极招兵买马,同时又重施故技,开设政治讲座的“私塾”,广招政治素人加入其团队,成为“希望之党”进军国会的后备军。
这时安倍才大梦初醒,连忙跟其死党商讨对策。据说副首相麻生太郎当场就给他出谋献策,应该利用内阁改组后昙花一现的支持率回升,即刻来个闪电大选,既可彻底摆脱安倍过去的丑闻,又可把小池新党窒息在襁褓之中,既符合日本传统奇袭战略,又可一箭双雕巩固权势,当然是上上之策。
安倍原本估计,一旦发动“奇袭战略”,不仅小池的进军国政大计会胎死腹中,最大在野党民进党的起死回生计划也会泡汤,他当然义无反顾地宣布了其轰动政坛的闪电大选决定。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日本问题专家罗宾·哈丁,最近发表一篇题为《安倍提前大选决定可能失算》的文章。他说东京都知事与首相之间的实质性政治差异很小,两人都是立场保守的民族主义者,但安倍受人尊敬而非爱戴,小池则拥有真正的粉丝根基。
文章也说:“本事件提醒人们,安倍晋三并不是日本最有天赋或最有政治魅力的政治人物,而小池百合子则有大把政治魅力。”
哈丁因此得出结论,日本媒体已把这场选举描述为“小池与安倍之间的对决”,“只要有少量的议席被小池夺走,也将削弱安倍的地位。”
小池有高人出谋献策
但为何在一夜之间,安倍就从主动变为被动呢?其实,小池也不是真有高不可测的魅力,而是她曾经长期在日本保守政治高层中混过,有不少政治导师和政治塑造者围绕,其中就有两个依然颇有影响力的人,比如引导小池踏入政坛的前著名“造王者”小泽一郎、提拔小池成为环境大臣的前首相小泉纯一郎;而小泉不仅与小池有过美丽传说,他还是现首相安倍相位的让贤者。
安倍接管政权之后,也曾委任小池为日本首位女国防部长,后来为何被安倍抛弃则不详。但后三者的微妙关系确实非比寻常。
据说,在小池这次竖起叛旗前夕,前两名政界元老都曾密会小池。所谓密会,当然不是一般的慰问,而可能是给她出谋献策。这也许就是造成安倍后来节节失算,小池步步近迫的主要原因。
有消息说,9月25日小池宣布组建“希望之党”后,前首相小泉曾亲自到东京都政府大楼的小池办公室,与她进行了秘密会谈。2000年初,小泉担任首相时,曾提拔她成为环境部长。由于小池至今未婚,而小泉又离婚十余年未再婚,因而一度传出小池与小泉要结婚的消息。不过,小泉离任后让安倍继任其相位;安倍与小池初期关系也还不差,曾委任她为日本首位女国防部长,以后却相互疏远了。
小泉与小池会晤之后曾公开表示,希望小池领导的新党,能够旗帜鲜明地反对日本再建核发电站,因为自福岛核发电站爆发灾难之后,小泉已全身投入日本的反核电运动。除了核电问题,小泉又曾给小池出了什么新主意,依然是个秘密。
小泉提拔了安倍,安倍却对小泉的反核电主张嗤之以鼻,致使两人关系宣告决裂。如果小池与小泉联手反核,安倍将处于更加尴尬的局面,包括选战的高度政治化和情绪化。这不仅是安倍最担忧的状态,也是安倍事先没有料到的事态发展。
小泉会见小池之前,小泽一郎早在今年8月间已与小池秘密会晤。小泽担任国会议员50余年,一直主张日本应该仿效美国实施两大政党制度,轮流执政才能打破自民党垄断政权的状态。
小泽不惜通过分裂组合方式,既拉垮了自民党政权,还重建了在野党势力,终于实现了他向往的两党制。不过,自在野党联合政权计划失败之后,小泽就一直没有机会再建其另一非自民党政权。
小池是在小泽领导新党时代步入政坛的,接着在新进党、自由党等重组政党过程中一直辗转,最后加入自民党才进入到政坛中枢。总的来说,她大部分时间是在拜小泽为师,因此政治手法颇有小泽的影子。
小池从组织“都民第一会”,夺得东京都知事位子,到组织“希望之党”,企图夺取全国首相大位,整个夺权思想和战略,基本跟小泽手法没有两样。都民第一会迅速成长的秘诀有三:一是开设政治私塾,网罗有志参政的政治素人,包括妇女和青年。他们参加政治讲座,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有风云人物小池百合子;二是从政治私塾中挑选成批候选人,就像从整个池塘挑选整批游鱼一样,既快速也方便;三是吸收其他既成政党的议会成员,有经验、有知名度,虽然是一支人工拼凑的杂牌军,却有随传随到的纪律性,简直就是一箱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