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保持扩张。
12月份,制造业PMI录得50.1%,环比下降0.2pct,
季节性回落,但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企业采购力度加大,12月采购量指数升至51.5%,连续两个月扩张。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2.2pct,服务业和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上升0.3pct和1.5pct,相关行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稳中有升。
制造业PMI整体边际企稳。
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维持于荣枯线之上,12月制造业PMI为50.1%。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传统节日临近等因素的带动下,相关重点行业扩张步伐加快,12月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4%和50.6%。12月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制造业PMI分别为50.5%/50.7%/48.5%,环比-0.4pct/+0.7pct/-0.6pct。代表内需的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上升,环比均变动+0.2pct,而进口指数变动为+2.0pct。
非制造业PMI明显回升。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环比上升2.2pct,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提高。1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0%,较上月上升1.9pct,为4月份以来高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较上月上升3.5pct,可能与部分企业在春节假期临近抢抓施工进度等有关。
经济呈现边际企稳。
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维持荣枯线以上,中型企业PMI和重点行业需求有所改善。12月非制造业PMI明显回升,服务业和建筑业景气度稳中向好,业务发展预期稳中有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2025年需要关注财政政策发力情况,以及美国关税可能的变化,总体而言,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
2025年债牛未止,但或如履薄冰。
2025年银行计息负债成本预计小幅下行,政策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调,使得债牛难改,但2024年底债市收益率大幅走低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需要降低对2025年债市的预期。中长期来看,随着房地产大时代可能逝去,无风险利率显著下行,居民财富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明显提升。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提升,需要重视股票及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政府债券供给可能明显增多;经济超预期复苏;超预期的监管政策等可能导致债市调整。
12月份,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下降0.2pct,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国经济24Q4以来呈现边际企稳态势。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持续扩张,企业采购力度加大,12月采购量指数升至51.5%,连续两个月扩张。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2.2pct,服务业和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上升0.3pct和1.5pct,相关行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稳重有升。
1.
12月制造业PMI虽季节性回落,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维持于荣枯线之上,12月PMI为50.1%。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传统节日临近等因素的带动下,相关重点行业扩张步伐加快,其中消费品行业PMI为51.4%,创近半年的新高。装备制造业PMI为50.6%,连续5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持续保持较快发展。
不同规模企业景气度的分化程度扩大,结构性问题有待缓解。
12月大型企业制造业PMI为50.5%,环比下降0.4pct,但仍处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制造业PMI 8个月以来重回扩张区间,环比提高0.7pct至50.7%;小型企业制造业PMI为48.5%,环比下降0.6pct。大中型企业PMI均处于扩张区间。1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降至48.2%和46.7%,环比下降1.6pct和1.0pct,在制造业主要价格指标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小企业依旧面临较大压力。
需求有所回升。
代表内需的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上升,环比均变动+0.2pct,而进口指数变动为+2.0pct。尽管内外需双双改善,但是依旧需要注意新出口订单和进口指数依旧处于荣枯线以下,需求仍在修复中。
2.
12月非制造业PMI明显回升
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2%,环比上升2.2pct,非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0%,较上月上升1.9pct,为4月份以来的高点。服务业回升向好,与居民服务等行业相关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回落,表明居民端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有待继续改善。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2%,较上月上升3.5pct,或与部分企业在春节假期临近抢抓施工进度等有关。
3.
投资建议:经济持续修复,债市静待
2025年
经济呈现边际企稳。
12月制造业PMI虽季节性回落,但连续3个月维持荣枯线以上,中型企业PMI和重点行业需求有所改善。12月非制造业PMI明显回升,服务业和建筑业景气度稳中向好,业务发展预期稳中有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2025年需要关注财政政策发力情况,以及美国关税可能的变化,总体而言,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
2025年债牛未止,但或如履薄冰。2025年银行计息负债成本预计小幅下行,政策利率或将进一步下调,使得债牛难改,但2024年底债市收益率大幅走低和增量政策落地生效,经济企稳的可能性上升,需要降低对2025年债市的预期。中长期来看,随着房地产大时代可能逝去,无风险利率显著下行,居民财富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明显提升。2025年经济企稳的可能性提升,需要重视股票及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4.
风险提示
政府债券增发规模大幅超预期,供给压力可能导致债市阶段性调整;经济超预期复苏可能导致债市大跌;理财委外监管政策,银行自营投资基金的监管政策等,可能带来债市波动。
重要提示:通过本公众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源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公众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源证券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证券研究报告: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仍保持扩张-12月PMI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1月2日
研究发布机构: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人员信息:
姓名:廖志明
SAC编号:S1350524100002
特别提示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华源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若您非华源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受、转载或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信息。
本公众号不是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源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华源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对资料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订阅者如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华源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源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公众号仅面向华源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条件的订阅者,敬请订阅前自行评估接收订阅内容的适当性。订阅本公众号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华源证券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华源证券的客户。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仅是转发华源证券已发布报告的部分观点,所载盈利预测、目标价格、评级、估值等观点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条件,订阅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相关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欲了解完整观点,应参见完整报告。
本资料较之华源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或价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华源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华源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中所有资料的版权均为华源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订阅号中的内容。
证券分析师声明
|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本报告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反映了本人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本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的出具此报告,本人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不将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
一般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