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十一人
本号由十一位专业财经记者创建,专注深度分析、独家报道,研讨企业兴衰,推动阳光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长安居然有一款跑前面去了,这款车有什么特别的 ... ·  8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阿里,“狂飙”!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哪吒2》,突破11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十一人

中美谈判V型反转:特朗普为何突然变卦

财经十一人  · 公众号  · 财经  · 2019-05-12 10:40

正文

现在的关税很有可能会保持到谈出一份比较详细、特别是在执行机制上存在细节的协定,对此双方都还需要做出一些让步

孔闻峥 | 文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一周中中美贸易谈判出现了真正的180度转弯——一周前,还是有望达成协议,一周后,却是升级的关税和被外界怀疑已经“崩盘”的谈判。现在,双方都确认谈判仍在继续,中方代表刘鹤在谈判后的采访中也表示对未来“审慎乐观”。在美国,对关税的反对自然是专家中的主流声音,谈出一份协定也是大多数人的期望——尽管对于这份协定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美国内部似乎有很多分歧的声音,而越来越近的2020年美国大选只是让事情对于两国来说都更加复杂化了。


贸易,大选,和特朗普的需求


在三年前的竞选时期承诺“让美国重新强大”的特朗普,对美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几乎是全方位批评的。上任的这段时间,与各个国家重新商议贸易协定也在他的政策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不过目前为止,他的成绩算不上斐然:与欧盟、日本、英国的贸易谈判都因为种种原因尚未获得有效进展;确定谈成的只有与韩国的贸易协定,以及取代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后者甚至还没有在国会获得通过。


事实上,USMCA虽然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也包括加征关税的部分——才终于谈成,但是否能在国会中获得通过仍是一个未知数:甚至是特朗普本党派的国会共和党人,都要求特朗普在将法案送交国会进行投票前移除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钢铁及铝制品关税;同时也不排除掌握众议院多数的国会民主党人为了不让特朗普在大选前获得一个重要的胜利果实,而不让法案轻易通过的可能性——这些都证明了,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在国会面临的压力着实不小,他需要用一次“成功”来向这些反对者、也向他的支持者证明自己。


这样的背景被一些专家认为是中美谈判复杂化的原因之一:特朗普希望与中国的协定可以是一次大成功。当前的局势让他不会轻易满足于一份“平淡”的协定,因为那只会为他带来来自政敌的攻击:民主党人将会说他是糟糕的谈判家,就算用关税给美国人带来了损失也还是没能换来一份改变足够重量的协定。


一份“平淡”的协定指什么呢?中国保证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购买,或许再加上一些缺乏具体执行机制的承诺。至于什么是一份“好”的协定,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美国专家们都已经达成共识,就是至少要包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开中国市场以及解决科技转让问题,当然要伴有一定的执行机制。


事实上,执行机制,这个双方在最开始就存在不小分歧的方面,现在看来仍然在给双方带来麻烦。在宣布将把10%的关税提高到25%时,特朗普以及美方贸易代表都声称中国企图在一些双方已经议定的事情上改变立场,这些“议定的事情”中就包括了具体列出中国将对哪些法律进行具体的更改,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国在此前的谈判中拒绝了这一要求,这是导致这一周戏剧化转折的重要原因,而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这很可能也会继续成为双方的焦点之一。



从经济到舆论,特朗普的优势


除了在政治上的压力,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的优秀表现则让特朗普有一定底气。GDP增长了超过预期的3.2%、4月失业率也降到了1969年来最低的3.6%,这些都足以暂时掩盖关税可能给经济带来的损伤——毕竟那还都是“未来”的事。


更有甚者,为了强调他的强硬立场,特朗普还在推特上多次强调他“与多数人不同,觉得关税对美国是有价值的”——按照他的说法,对中国的关税将给美国带来1000亿美元的收入。这种说法当然遭到了经济学家们几乎一致的反对,牛津经济研究院的专家分析关税平均将给每个美国家庭带来490至800美元的额外支出,同时也会使美国损失20-36万个工作岗位。很多行业协会对关税问题表示了担忧,比如需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业以及农民。


但是支持特朗普的选民有多少会像专家和媒体一样,去进行事实核查、真的去研究关税给美国会带来多少损失呢?同时,就算是一些当前会蒙受损失的行业,也不乏有人认为如果短期的损失可以带来长期的优势,从而会支持特朗普。威斯康辛一位拥有两家制造工厂、并且确实已经受到关税影响、提高产品价格的公司的CEO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就表示,他“谨慎地支持特朗普的总体规划”并且觉得如果中国可以做到技术保护、并更开放外商投资,双方都会从中获益。


在广泛批评特朗普关税手段的美国专家中,也不乏这种论调,有很多人认为现在的波动只是达成协议的必经之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贸易专家们在新近的评论中就认为,在这种重要的贸易谈判中,有两三次波动都是正常的,何况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中国能够进行相当程度的改革;而且他们又一次重申了大多数美国专家的观点:改革,特别是很多美国希望看到的改革,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另外,虽然大选和党派间的竞争给特朗普带来的一些压力,民主党中也不乏支持特朗普保持强硬的声音。参议院少数党(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在推特上喊话特朗普“不要放弃”,而民主党从传统上来说甚至不是支持自由贸易的政党。


因此,很难认为2020年大选可能会带来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改变。简单来说,滚石杂志最新的民主党候选人排名中,前三位的乔·拜登,伯尼·桑德斯和伊丽莎白·沃伦,后两者都倾向于不支持贸易、在某种程度上支持特朗普的钢铁及铝制品关税、也反对TPP。伊丽莎白·沃伦更直接批评了中国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问题。至于当前的领跑者、前副总统拜登,他更倾向于支持自由贸易,甚至在之前为中国说过好话(这招致了特朗普以及一些美国媒体和专家的批评),但是随着选举进程的推进,无法保证他在中国问题上可以保持这样的立场。


这些,可以说都是当前特朗普的底气。这甚至让一些人怀疑,他会不会真的满足于关税而不想与中国达成协定,比如一位彭博社的专栏作者写道,美国对中国的要求将把中国变成一个颇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而“美国至上”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吗?


当然,更多的美国专家、媒体、行业代表都还是带有一种更为积极的心态:他们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致力于告诉特朗普关税对美国真的没有好处。而且,特朗普确实会需要一份可以交给2020年大选的答案;他理应不希望这样的关税一直持续下去,因为继续坚持关税政策,美国消费者就真的会切实感受到物价、特别是很多日常消费品的物价上涨了,而且美国的股市也非常不喜欢这样的反复。尽管如此,现在的关税还是很有可能会保持到特朗普与中国谈出一份满意的结果为止,且这份“满意的结果”也很可能会是一份比较详细、特别是在执行机制上存在细节的协定。现在来看,双方或许都还需要一些退让,不过如副总理刘鹤所说,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并且保持信心,看来对中美来说都是现阶段的要务。



资料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合作伙伴——财新—欧洲货币EMIS数据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政治家杂志》,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CNBC,外交关系委员会,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滚石杂志,雅虎金融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走出去智库CGGT”,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往期 精彩 回顾


方便面的文艺复兴
法国葡萄酒在华销量大减,渐成“没落的贵族”
永辉超市退一步海阔天空?
西门子工业云中国前途
海康威视增长临近及格线,以开放挽局面
宜家“变形记”
除了霸占版权,视觉中国还有一项隐秘大生意
华为企业蛋糕是如何做大的
传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