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下网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天下网商

为什么互联网原生品牌不爱亚马逊,但爱阿里巴巴

天下网商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7-16 12:31

正文

天下网商

《不可消失的门店》一书作者大卫·贝尔说,Dollar Shave Club等互联网消费品品牌的崛起,是如今美国零售业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趋势。


这位沃顿商学院教授还提出名为“BOSS”的理论,诠释美国的互联网品牌们用什么方法去超越传统大牌。


文|新零售智库研究员 千寻


身为一名男性,沃顿商学院教授大卫·贝尔提出了一个男性世界里的痛点:剃须刀片太贵了。


贝尔教授是《不可消失的门店》一书作者,新零售智库曾经电话采访过他 (延伸阅读:《再不研究“位置”,零售商们就要完了》) 。他也是零售领域的投资人,其个人投资组合包括主营母婴用品的Diapers.com、会员制电商网站Jet.com和一系列互联网消费品品牌。其中,互联网眼镜品牌Warby Parker估值12亿美元,Jet.com被沃尔玛以30亿美元价格收购。


7月12日,他在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2017天下网商大会演讲时,询问在座嘉宾用的都是什么品牌的剃须刀片,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吉列”。他告诉大家,如今在美国有个叫做Dollar Shave Club的网络品牌,当吉列刀片每月花20美元时,Dollar Shave Club差不多品质的刀片只每月只需1美元。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成为这个新品牌的拥趸。创立4年以来,该品牌已经抢走吉列10%的市场份额,并获得联合利华10亿美金的投资。


Dollar Shave Club产品

在贝尔看来,像Dollar Shave Club这样品牌的崛起,是如今美国零售业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也是新零售和传统零售决裂的冰山一角。贝尔根据这些品牌的共性,为它们取了一个名字,叫做Digital Native Vertical Brands(互联网原生垂直品牌,简称DNVB),并认为它们或将越来越多地侵蚀吉列这样传统意义上大牌的领土,甚至颠覆这些大牌。


20美元的刀片,

19美元不是付给产品的


在讲述DNVB的故事之前,或许首先要看看在贝尔眼中“无趣”的传统零售模式,以及为什么它们不再适应这个时代。

依然以吉列为例。10年前,宝洁用570亿美元天价收购了吉列。为什么那么贵?因为吉列被视为非常重要的资产。在传统零售体系中,品牌需要专利和工厂来生产,需要若干亿资金来培养人才,做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此外,它们还需要特定渠道来销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想要去沃尔玛销售,根本就没有可能。可以说,当男人们花20美元买吉列剃须刀片的时候,其实他们大概有19美元,并不是花在产品上的。

在新零售的话语体系下,大牌曾经用于统治世界的法宝开始失效。

《郝芬顿邮报》在名为《DNVB的崛起》一文中指出,通过直接采购的方式,DNVB们撇开了中间商,更有效地和供应链整合在一起。这种整合不仅仅让它们的产品生产成本更低,可以直接审查供应商的运营标准,还可以建立一个快速的反馈机制,改进产品的设计和订单数量。而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则让新生品牌不必再去刻意讨好传统的销售渠道。

通过直接采购和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像Warby Parker(眼镜品牌)和Casper(床垫品牌)这样的DNVB得以越过陈旧的行业标准和成本结构,在成立之后几年之内就创造了超过1亿美金的销售额。

大卫·贝尔的研究体系中,有一个名为“BOSS”的理论,可以更加完整地解释DNVB如何在传统大品牌砸重金打造的品牌体验上另辟蹊径,实现弯道超车。


BOSS理论


“过去,我们问,零售界的老板是谁,你们可能会说,是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但在新零售的体系下,我们唯一的老板就是消费者。”贝尔表示。而他的BOSS理论,正是建立于此基础之上。

BOSS的第一个B,指的是Bonding,即和消费者建立连接。 在贝尔看来,这种连接,既是功能上的,也应该是情感上的。比如名为Fitbit的运动手环,它的功能是为运动爱好者提供数据记录等服务,而其体现的价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一种崇尚专业的态度。用户会在运动的时候拍下他们佩戴Fitbit的照片,他们觉得这很酷,然后他们会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这就是一个品牌和消费者建立了微妙连接的故事。


Fitbit运动手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