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卓威新发布的无线鼠标FK2-DW,包括其外观、配件、传感器、模具设计、拆解、重量等方面的详细评价。该鼠标搭载PAW3950传感器,支持4KHz回报率,具有多种特色功能。文章作者对该鼠标进行了全面的评测,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卓威FK2-DW是一款全面革新的鼠标,搭载PAW3950传感器,支持4KHz回报率。具有一体式按键设计,适应多种握法,且稳定性和精确度很高。
鼠标表面为纯黑色类肤涂层,尾部有卓威红色Logo点缀。鼠标前端是Type-C接口和单独引出的外置Patch天线。包装内配件丰富,包括两副脚贴、快速调整指南等。
内部传感器从PAW3395正式进化到了PAW3950,这是目前除雷蛇和罗技外最顶级的传感器。鼠标支持4KHz回报率,且信号稳定。
卓威以模具起家,“不同握法使用不同外模具的鼠标”是卓威的核心理念。FK2-DW是完全按照有线版本的FK设计的,手感饱满,对掌心的接触面积大,适应多种握法。
卓威FK2-DW的拆解结构十分细致,调节微动手感的螺丝被巧妙设计在外部,保证手感一致性的同时方便维修和更换部件。
卓威FK2-DW是一款全面革新的鼠标,具有多种特色功能和出色的性能。如果你是抓握B或指握玩家,强烈建议尝试这支FK。总的来说,卓威FK2-DW是目前市场上的低背抓握旗舰鼠。
本文转自我朋友的外设公众号:
平泽唯的悠哉世界
更多鼠标推荐和攻略(点击下方文字)
【玩机社 双11】鼠标握法 带你寻找最适合你的鼠标
【玩机社 双11】鼠标推荐,国产小厂平替全面分析,大厂全覆盖
没时间自己装机,买DIY台式机 欢迎来我TB店:玩机社金英店
在今年年初,卓威发布了全新的无线鼠标U2系列,一改大家对EC-CW的抱怨,内部升级为3395搭配60g的重量,在前段时间还可以在卓威自家的小程序上升级4Khz回报率。
所以在U2评测的结尾,我一如既往的期待着卓威非常具有代表性的FK、ZA和S系列。
如果说搭载3395的U2代表卓威新时代的开始,那么现在搭载3950的DW系列,正式宣告卓威鼠标全面进入无线时代。
好久不见,我是悠哉悠哉平泽唯。我们今天来看这支全面革新的卓威 FK2-DW。
外观&配件
先从外观开始看起,鼠标表面为纯黑色类肤涂层,尾部有卓威红色Logo点缀
鼠标前端是Type-C接口和单独引出的外置Patch天线,相比常规鼠标在PCB上集成的全指向天线,卓威这种理论上稳定性会更高,更适合线下比赛、网吧等多干扰源的复杂场合,但实际情况中也没多少人用的出来区别就是了。
鼠标依旧是一体式按键的设计,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点我觉得无可厚非。
一体式按键盖需要注意的是,微动按压力度会随着点击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相应的会对主键力臂的调校要求更高。同时如果你是一个习惯性改变鼠标握持位置的人,那么一体式按键盖也会导致每次用鼠标时微动手感的一些变化。
实测鼠标重量64.3g,要比U2的60g稍重一些。
这怎么还倒退了..…
卓威认为每一种模具都有一个最适重量,过重或过轻都会对体验造成影响。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是卓威认为这个模具最科学,最适合竞技的重量。在EC-CW的74g,卓威也是这么说的。
我认为重量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就好。
包装内配件比较丰富,而且送了两副脚贴。不过依然是胶线,这个在U2测评里面已经吐槽过一次了。没想到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
鼠标本体
-
软胶线(接口镀金)
-
2.4G延长器
-
常规尺寸接收器
-
外置信号站
-
备用脚贴*2
这次两幅脚贴的滑度会稍有区别,白色在体感上的要比黑色的更滑一些。鼠标默认贴的是比较滑的白色脚贴,如果不喜欢的话到手可以直接换成这幅黑的。
这次卓威DW系列最大的更新就是传感器和回报率升级。
内部传感器从PAW3395正式进化到了PAW3950,这是目前除雷蛇\罗技外最顶级的传感器。
回报率也一并升级支持到4KHz,而且不需要额外购买接收器,出厂自带的信号站就支持4KHz回报率。
在包装盒内附送了快速调整指南,左边两个灯亮是2KHz回报率,右侧两个是4KHz,而且信号站顶部也有对应的状态显示。我估计三个灯全亮,就是8KHz了。
同时信号站还兼任充电底座功能,配合底部的磁吸触点,鼠标放在上面就会自动对准充电。
这是我认为目前最简单最方便的充电方式,每次用完就往这一放,就算一只开4KHz也绝对不会有续航焦虑。每次启动游戏,鼠标都是满电状态。
但这样设计不可避免的要在前面脚贴,为充电触点和磁吸模块做挖孔和限位。
而且这两个触点配合下面的卡槽,总是让我幻视成某些表情包……
涂层
卓威的涂层向来是最具作为特色的一点,也是我又爱又恨的部分。
这次的涂层改了一点,但也没全改,手感和有线FK以及之前的U2完全一样,依旧是所有鼠标中绝对T0的触感。表面抗污性好了一丢丢,真的就是一丢丢,像我这种汗手玩家打上一局后依旧会变的油光满面。这个想要干净你得勤着擦。
模具
好了,外围配置和功能我们聊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才是重点,也是卓威最引以为豪的部分:
模具设计。
卓威以模具起家,“不同握法使用不同外模具的鼠标”一直是卓威做产品的核心理念。
这次FK2-DW和此前的EC-CW以及U2都不一样。前面两款可以称得上一个新模具或者叫半新模具,但FK-DW是完全按照有线版本的FK的设计的。
整只模具一刀未动,就好像把一只FK2减掉了线。毕竟FK系列自诞生之初的设计就是低背对称鼠的标杆,其中最知名的模仿者就是雷蛇的毒蝰系列。
鼠标三围:124.7*65*36.1mm,属于典型的低背对称抓握鼠。
前宽58mm,横握点55mm,尾部有加宽设计,最宽处65mm,前高非常低,仅有8.9mm。
由于鼠标采用双层顶盖设计,侧面看会有一条和鼠标背部曲率接近的弧线。
鼠标从侧面看整体趋近于一个被拍扁的D字形,最高点出现在鼠标传感器上方,且圆弧曲率较大。配合超低前高设计,在抓握时鼠标对掌心的贴合度相当高。
背部弧度接近平直,并不像其他抓握鼠标那样突出。握持时从大鱼际一直到掌心都可以和宿舍表充分接触,对掌心的接触面积非常大。
类比毒蝰V3Pro和GPW,毒蝰V3Pro的支撑主要在手掌前端,而GPW的支撑集中在掌心的一点上。从这个角度来说,FK2-DW对掌心的接触面积要比这两款来的更好,在抓握鼠上做出了类似趴鼠的饱满感。
侧键并没有像U2一样做弧形处理,而是传统的两窄中宽。在按压时中央区域的宽度会更有利触发。同时侧裙有梯形收窄处理,在握持时配合手指对鼠标完成锁定。
鼠标横握点和传感器位置完全持平,无论是抓握还是指握,握住的部分就是鼠标传感器的正中央。
手掌操作和鼠标轨迹非常同步,所有的发力都可以准确的反馈到准星上,任何一点微调鼠标都可以响应。
鼠标有做防夹手设计,右键做了抬高处理,按键盖主按键同时有内收设计,对无名指前伸抓握会更友好。
对手掌前伸抓握和内扣抓握都有不错的适配性。但对于完全趴握的玩家来说,由于侧裙依然是整体向内收拢。完全趴握会导致小拇指无处安放,且容易刮到垫子上。
握法上推荐手长18-19CM的抓握B玩家,以及18.5CM以上的指握玩家选择。
但可惜的是这次FK2-DW和U2一样依然没有做防夹手设计,尾部仅有大概2mm左右的抬高。
在U2的时候就有部分玩家反映压枪时鼠标会夹大鱼际,虽然我自己从来没遇到过,但既然有人反应这个问题了,那么你在购买时就要注意一下。
拆解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拆解,聊聊这次FK的内部做工和改动细节,其实这才是这次DW系列让我惊喜的部分。
首先来看最大的改变,底部螺丝。
先科普一个小概念,即便是同一款微动,他们的触发压力也会不同,再考虑到批次的影响,手感差异会更大。和键盘轴体类似,轴体参数表上经常会看到45±5gf这样的参数,其实就是代表轴体上下会有5gf的压力变动。
从U2开始,卓威为了让所有鼠标的微动手感接近一致,做了可调按键手感的功能,通过底部的两颗螺丝调节按键的软硬,进而调整按键的手感。
但在U2上,这两颗调整微动的螺丝和上盖是直接相连了,如果想打开鼠标,那么必然会破坏微动手感的一致性。
但在FK上可以发现,调节微动软硬的结构被放在了外部,且被一个橡胶块堵住,而且螺丝也是不常见的三角螺丝。三重设计,保证你就算自己拆解也不会影响微动手感。
这个设计对普通玩家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但对我这种人来说之前每次拆卓威的鼠标,拆开就意味着鼠标报废。现在结构分离,只要保证PCB螺丝上紧,就能维持出厂的按键手感。
鼠标依旧是赤瞳的天地盖结构,没有中框设计,内部布局和结构可以看到和U2基本一致。
滚轮依旧是24段光栅滚轮,手感紧致硬朗,确认感极强。不过这次DW系列是可拆卸设计,在滚轮限位槽可以看到大量的润滑油痕迹。
底部全貌,相较U2来说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
华诺蓝透粉,华诺红点,顶部的Patch天线和Type-C接口都非常的熟悉。
但这次固定PCB的螺丝有八颗,顶部两颗螺丝通过底壳和上盖的固定螺丝,将鼠标固定为一个整体,保证PCB位置在鼠标内部完全固定。
这样设计应该是考虑到了PCB和可调按键手感结构相连,保证PCB的位置也是保证按键手感的稳定。
电池容量300mAh,供应商为杭州金色能源,尺寸24*70*3mm,并通过3C认证。
可惜的是电池被热熔胶固定,常规手段无法完美取出。想换电池的朋友,可以洗洗睡了。
PCB全貌,尺寸较小,工艺规整符合该价位正常表现,传感器和光栅滚轮周围有挖空减重痕迹。
由于有独立的Patch天线引出设计,因此主板不需要做屏蔽层
通过电子显微镜放大,传感器为PAW3950,最高30000DPI,这次全系标配4KHz回报率。
无线IC来自nRF52833,有封胶处理,支持蓝牙5.2和2.4G私有协议,根据64 MHz Arm Cortex-M4 FPU平台搭建,内部为512KB ROM和128KB RAM。
作为52840的改进版,52833优化了长距离下的传输性能和功耗控制,相较52840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时间。
主键微动为华诺蓝透粉,中键微动为华诺红点。
主键微动部分PCB有单独做切槽处理,允许一定形变,配合下方的微动调节螺丝,可以调节主键微动被顶起的幅度,进而达到调整按键手感的目的。
底壳没有放置IC,Patch天线触点在左上角,开关,DPI切换,回报率切换则在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