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彭小六
我是彭小六,非著名斜(zhōng)杠(èr)青年。阅读、写作、知识管理、时间管理、个人品牌多维度精进,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INNO  ·  突发!SK海力士裁员!赔偿1年薪水! ·  1 周前  
CINNO  ·  传苹果暂停Vision Pro的生产 ·  6 天前  
爱否科技  ·  REDMI 14C 百元机开售,联发科 ... ·  6 天前  
爱否科技  ·  正面对决,realme 真我 Neo7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彭小六

有了框架思维,就再也不用担心碎片学习了

彭小六  · 公众号  ·  · 2017-08-23 12:32

正文





 01 


首先我要吐槽:韩剧《秘密森林》的男主角是我见过世上最面瘫的表演。


但剧情没得说。从一个看上很简单快速找到嫌疑人的凶杀案,到最后——不能剧透,我们还是聊聊其中的一个镜头吧?


面瘫男主角在面对一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的时候,他是这样做的:


截图来自韩剧《秘密森林》


贴上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头像,然后画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交集。看上去错综复杂的关系,经过这样一梳理,一下子就清晰了很多。


 02  


我每天都听 得到 的知识新闻,可是和你一样,大部分都忘了,因为图个新鲜却没想到有啥用。


但是有一些如果和我当下感兴趣的,正在学习的,或者和工作有关,我可能就会留意一下,把它的文字稿保存到印象笔记里。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记录,那这事儿很快会变成了囤积焦虑。


今天听了一个叫“二元学习法”;上周听了一个“同构学习法”;再上周听了一个“成为学习的高手”,这些细碎的知识真的都挺有价值的,但是如果长年累月收集下来,最后就跟家里收集的瓶瓶罐罐一样——找不到,用不上,还占用你的空间,增加你找东西的难度。


怎么办呢?李笑来提到了概念和概念链接,古典提到了知识晶体。我总结了一下,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不要光学知识,知道这是什么,那叫什么,还要知道,这个概念和你已经知道的概念之间有什么连接。


(咦,学英语的时候,不要光背单词,要带着句子一起背是不是同样的意思?)



 03  


光说理论不好理解,我们来举个例子:每年年底的时候,我们都会做年度计划对吧?

但是我们做年度计划的时候,都会写些什么呢?反正我是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章法。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张图,他们自己的年度计划分成了下面这样的圆盘:



你看,从脑子一团乱麻,想到哪写到哪;到现在用一张图把自己的核心关键词在未来一年都计划起来,又直观,有不会有遗漏。哪种更好?


在学习时间管理的时候,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一提到时间管理,大家想到的是一大堆平时听说过的概念:碎片时间,拖延症,早起,睡眠,吃青蛙,晨间笔记,习惯养成,专注··· ···


所以很多人学习时间管理的时候,就是东一下西一下,好像懂了很多,但是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做。


我自己也写过很多时间管理文字,也参加过很多时间管理的训练营。但是我学习的也都是“概念”,而没有形成概念的链接。


直到我看到了纪元老师的一张图讲清楚时间管理的图。



 04 


我最近在做职场的主题阅读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作为一根10年的职场老油条,如果你现在问我,工作时间长了该怎么去做自我提升,我一时还真回答不上来。


恩,不知道怎么学,就随便翻书吧,于是我把市面上所有的工作法相关的书籍都找了过来。


什么全日空工作法,万达工作法,丰田工作法,海尔日清工作法,华为工作法··· ···各家都说自家的工作法好,有的从服务体验出发,有的从价值观出发,有的从细节出发···· ···看得我一团乱麻。


怎么办?


如果我把这二十几本书每一本的工作法的内容都记住,这至少要花我两三个月的时间——还不一定对我有用。


这时候,必须使用系统学习法:就是先找到一个框架,然后再往框架里装东西。这还是跟盖房子一样,先要把房子的承重墙结构搭建出来,然后才是用砖头砌墙的过程。


这一本本书里的内容就是砖头,就是一个一个概念。砖头盖不了房子,有钢筋混凝土的骨架,才需要砖头。


于是我找了一个职场老司机——秋叶大叔的《跟着秋叶学职场技能》。他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框架,这个框架是阶梯式框架:



有了这个,接下来我再去看那堆跟工作法相关的书籍,我就知道该怎么看了:

  • 新人的时候,你们这些书都有什么好的观点呀?

  • 成长期的时候,你们都有什么建议啊?

  • 在职场中自我学习,和自我充电,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建议啊?

  • ··· ···

你看,这样是不是很容易建立起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了?


 05 


看完上面那节,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秋叶大叔的框架是不错,但是会不会太简单了?难道我们去学职场技能的时候,都按照这个框架去学习吗?


当然不是。框架这个东西,有很多种类型。


你打开PPT,就看一下SMART图形,就知道了,其实我们描述一堆概念的关系的时候,是有很多表现的方式的。


PPT中的SmartArt 图形


框架也不只是从一本书中得到。现实情况是,你可以从很多书中得到框架。

只要写书的人不是个二百五,他在准备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把大纲写出来。所以,拿我们刚才的职场主题来举例。


不只是《跟秋叶一起学职场技能》里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告诉你一个流程:新手期-提升期-充电期-晋升期


《万达工作法》也有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一个要素框架:它按照每日的工作事项来的:做计划,开会,做项目,会客··· ···


哪种框架你更喜欢呢?这得看你的喜好,当然这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一个主题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框架)去分析的。


 06 


哪些渠道我们可以学习到框架?简单来说,四个途径:人事网书。


书,我们上面依据介绍过了,我们看看其他途径。


人: 1、有自己现阶段追随的知识导师。


这些知识导师,我关注他们的文章,他们的课,他们的分享,他们的书。李笑来,古典,吴伯凡,秋叶,萧秋水,成甲,黄有璨,Sclears,V先生,易仁永澄··· ···


用印象笔记收集大神们的思维框架


2、我的朋友们也是我的学习雷达:

比如上周弗兰克在他的朋友圈晒了一张在刘润老师一天商学院课程PPT:个人商业画布。我一看——我去,这事我在研究的啊,这个框架好呀!


以后写文章个人品牌,我就可以这样多了一个框架可以组织我的内容了呀!



我的做PPT业务的朋友汤帅,有一天在群里分享他的业务,我一看封面,哎呀,这不就是个框架么?!


如果你要做个人品牌,你想下班后挣钱,是不是就可以套用这个框架呢?


汤帅的业务商业模式



事:在自己的工作中终结一些经验框架。


比如我现在熟烂于心的:

5W2H

PDCA

8D报告

SWOT

MECE

5S标准

人机料法环测


上面这些框架都是我在公司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学习到的一些框架。这里面有很多通用,也有部分是专业领域的。(看不懂没关系,后面的文章我们会用得上,你不用记住)


为什么有的人工作效率那么高?因为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分析问题的时间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一般是80:20,分析问题靠什么,靠的就是你思考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样的工具(框架)。


网:网络上怎么学习框架?

我如果想知道一个概念,以及这个概念一般出现在什么体系里面,我就会将这个主题词翻译成英文,然后谷歌搜索。


度娘搜出来的图片和谷歌搜出来的结果我就不放了,我们直接看结果:


Google搜索


当然,如果你还会使用Pinterest,那就更好了:你要了解的这个概念一般都会出现在很多优质的 信息图 里。

什么N招搞定xx啦,N个步骤学会xxx啦,xxx的N个核心要素啦。人家都用一张一张图片做好啦。


(暗黑技能:实在写不出文章,你可以找这些图片,然后翻译一下,加一些自己的案例,绝对是一篇优秀的干货文章)


使用pinterest搜索图片.jpg


 小结: 


碎片化的学习状已经是一个标准生活方式了。今天聊了什么是框架思维,它有什么好处,又可以从哪里学习,我们着重讲了在阅读中学习框架的方式。


相较于参加培训、听课或者上网,阅读更加便捷(看序言和目录就行啦)。更重要的是,当你针对一个“概念”进行很多本书的阅读的时候,你看待一个问题就是多维度。


比起知道一堆能随时百度找出来的“概念”,多维度的框架思维,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啊!


下次再看到一些概念,或者一些培训课,你要想象你就是《权利的游戏》第七季的龙妈。站在框架地图前面,一眼看穿各种概念的链接关系,然后酷酷地说:我们开始吧?





今日话题


 思考问题时,你用过最值得推荐 

 的思维工具(框架)是什么? 


我是彭小六,读完今天的文章,希望你有收获。


请留言在本文下方,和我一起讨论今日话题。小六今天会选出人气最高的两条留言(不划水)各送出一本《学习之道》。




周五文末开奖 


 ▲IOS专用打赏通道 


© 文:彭小六 | 编辑:凱西同学

六哥出品 ·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编辑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