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学术
「丁香学术」是丁香园旗下科研类公众号,致力于传播有价值的学术报道,解读有深度的学术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眼号外  ·  2025,美妆“首店潮”加速! ·  昨天  
盐财经  ·  雅诗兰黛,巨亏 ·  2 天前  
盐财经  ·  雅诗兰黛,巨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学术

发文章的多与少是否决定国自然的中标

丁香学术  · 公众号  ·  · 2024-12-14 16:58

正文

你觉得国自然评审专家是如何考虑优先资助顺序的?
首先一定是标书占中标因素的 70%,然后如果你的文章基础不太好,专家就会逆向找茬,找一些原因毙了你,但是如果他找茬找不出来硬伤,就一定不会给你「C」。

所以今天咱们就讨论以下类似的两个话题:
文章够多够好,就一定能中国自然?
文章不多也不好,就一定和国自然无缘?

虽然 8 成概率确实是,但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一定」,因为这里面有一种逻辑,你一定无法反驳。
「文章又多又好,本子写的能差吗?」
「文章不多也不好,标书能写得好到哪里去?」

龟兔赛跑,虽然兔子 99% 赢的概率,但是 1% 概率也给了努力的人以机会。 国自然中的龟兔赛跑,虽然「面上」乌龟反超的概率不超过 10%,而「青年」乌龟反超的概率要超过 30%,因为一份好标书真的很难拒绝。

(一)文章够多够好,就一定能中国自然?

首先来讨论下这个主题,如果这类小伙伴,你的本子如果犯了以下个硬伤,你的本子基本中不了,都有哪些呢?

1. 机制越复杂,越容易逻辑错误。大家都知道,机制简单的话,会被 diss 没创新性,但是机制复杂的话,也容易让专家挑到不少毛病,例如 ABC 的三元机制,A→B→C,你会出现的问题可能有①你是如何发现 ABC 的调控的,B 的引入是否生硬。②A 的作用这么重要,A 的上游机制为何不研究。③ABC 没有分子互作实验证明,需要增加实验。④B 作为工具酶,它的表达水平一定要变化吗?总之就是说得越多,专家可以挑的毛病就有可能越多,因为他老早就想好要毙了你。

2. 创新性不足。科学假说只是将自己的文章研究项目稍微延伸了一下,并没有太多创新。例如某个小伙伴有篇 6 分的肿瘤文章,然后只是在原来文章基础上多加了一些细胞系,分子互作的机制在研究内容加了一些进去,再无其他新的内容。或者只是移植性的研究,把 A 基因从其他肿瘤,直接安在你自己的研究方向上。

3. 写作态度骄傲甚至有点傲慢。标书中总是特别强调「师从 XXX 院士」、「以前中过 XXX 个国自然」、「第一个发现 XXX」、「首次」、「绝无仅有」等等字眼,是需要改掉的一些字眼,谦虚一些有好处。

4. 标书中出现大量不规范的写作习惯。「荧光素梅实验」「CO2」「ug」等不是规范、错误的学术写作行为,都会给评审专家以不专业,态度不认真的坏印象。

5. 你的研究方案工作量明显超过了该级别的预算金额。标书如果写得复杂程度,其实是面上级别,来申请青年,就很难让专家认为你能顺利完成。

6. 无预实验。因为脱离科研开始干临床了,没做预实验了,要交标书了,临时写写,想着「咱有大文章加持,肯定会中」。

7. 标书中出现疑似学术不端的用图。因为没做预实验图,所以把实验室的其他课题的图拿来编辑使用,毕竟因为不是真实的情况,所以剪切组图的时候,多少会出现图像的背景颜色不一致,甚至裁剪不干净的情况,都会让评审专家怀疑真实性。

(二)文章不多也不好,就一定和国自然无缘?

答案也是不一定。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最近几年还真见过不少「乌龟跑赢兔子」的案例,虽然不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却也能总结出一些规律,给大家作为参考。

这就要求你的科学假说除了具有这些特点:
1)  独特性:指的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聚焦前沿,独辟蹊径。
2)  聚焦性:把关注的科学问题聚焦到某 2-3 个问题上来,切忌贪大求广。
3)  合理性:其实就是你的项目,为何要研究 A 而不研究 B?为何研究 X 通路,而不研究 Y 通路,一定是需要有个合理的逻辑引出你的科学假说。
4)  充分性:主要考察前人研究是否支撑你的假说,是否过于天马行空,例如某个疾病和线粒体失调没有过任何报道,你在得到很少的预实验的结果时就贸然推导出某个假说,很大程度上会被专家质疑。
5)  完整性:A→B→C→X 疾病 or 现象,整个链条有头有尾,有直接的互作机制,很多小伙伴喜欢做相关性研究,就是 ABC 之间只是上下游切不可留下让专家质疑的空白。
6)  证据性:指的是假说有没有预实验支撑,还是根据他人文献假想推导而成的。
7)  唯一性:假设假说是 A→B→C→X 疾病 or 现象,那么 B 是 A 调控 C 的唯一途径吗?C 是 A 到达 X 结果的唯一通路吗?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

然后一定要把「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总结到位,凝练到位,切不可泛泛而谈,「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部分,大部分的申请人都无法 get 到实际写作精神,写得也不精彩。

一般来讲,青年项目凝练 2 个科学问题即可,而面上项目凝练 3-4 个科学问题,该部分写作切不可简单地说:
XXX 在 YYY 疾病中功能作用是第一个拟解决科学问题(the end);
XXX 调控 ZZZ 的机制是第二拟解决科学问题(the end);

往往,你要在每个科学问题后面叙述「为何这个科学问题重要?你将用何种研究方案来解决该科学问题呢?」 在这里 特别推荐 文章不太好的同学,认认真真把假说图和技术路线图画得好看一点,最好能这样漂亮和思路清晰。



即便你的文章不好,我想如果我是评审专家,我是不忍心干掉你,有这样的标书的写作功底和写作深度,不相信你的课题做不好。

2024 年度国自然医学部 50 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