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省消保委  ·  春节将至,有关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的消费提示 ·  6 小时前  
深圳商务  ·  2025深圳家电数码补贴攻略来啦! ·  2 天前  
深圳商务  ·  2025深圳家电数码补贴攻略来啦! ·  2 天前  
每天发现一家店  ·  2 个健康新年礼,百元左右太优秀!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科普 | 规划师学点地学知识(终):人类聚居与地学环境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7-11-08 17:30

正文

至今,《规划师学点地学知识》系列迎来了最终章,仍记得,当初李同德老师做科普系列时,他觉得现在大部分的规划师都缺失了地学知识,导致很多规划做的不好,毁坏了环境,所以他是那么急切地想把地学科普给规划师们,让我们的规划工作做的更科学。18个星期、4个半月的连载,以今天的这篇《总结》画下了句号,但我们知道,这个句号,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文/ 李同德,清华同衡规划院


《规划师要学点基础地学知识》随笔,包括这一篇在内共发了18篇短文,现作一简单回顾。

 

笔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同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已经进入第六十年。特别是退休后近二十年从事地质公园规划设计,学到了不少地球科学(地学)方面的知识。2013年很有幸能到清华同衡规划院工作,又接触城市规划的同事。反思过去规划设计工作,如果早一些懂些地学与地学环境知识可能要少走不少弯路,工作可能更符合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因而工作成果更能与自然融合。基于这些体会,我也经常与同事谈及规划师学习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去年开始,就陆续以短文体会随笔形式将这些经验写出来,在微信朋友圈内与群友共享。从今年七月起有幸由“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以《科普 | 规划师学点地学知识》栏目形式陆续刊发,让更多朋友共享。现简要梳理一下,大体分五类:


第一类短文是用具体的城市案例介绍地学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


其中《北京湾中的北京城》分析了北京湾的地学环境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在古代和近代由于城市人口增长很慢,产业排放到大气的污染质对环境的影响尚没有超出自净能力范围,是古代设都的理想之地。到了现代,随着人口的急增,包括华北平原城市群和大量污染产业的发展,排放的污染质远远超出了大气自净能力,出现了包括北京在内的区域性的雾霾频发的灾害,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另外《略谈雄安新区地学环境》一文分析了规划中的雄安新区的地学环境与北京同属于华北平原大区域的地学环境,雄安新区规划要防止出现与北京类似的大气污染和水源短缺问题


第二类短文是居住区用地的选择问题。


包括《人类居住用地的自然属性》《略谈不同区域城镇的环境承载力》等,主要介绍应按照居住用地的自然属性来选择城镇地址和用地,城镇和产业规模要控制排放的污染质在环境的自然自净能力范围内,要回归自然属性,才能保证居住地的基本安全


第三类短文是生态环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重要性。


包括《森林固碳制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负氧离子地学环境及其在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等,探讨人类长寿的地学环境因素,其短文还有《探索长寿之乡的秘密》、《地学环境与长寿指数》等,阐述了由地学环境演化发展形成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四类短文是探讨宜居地学环境评价标准问题。


其短文有《区域地学环境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巨大影响》《人城市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编制宜居地学环境标准的必要性》等。分析现行的国家《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地学环境因素的不够重视或缺失,该标准评价指标多数带有主观因素,受人为因素影响,难免有偏差。笔者认为采用客观的地学环境因素的各项指标来评价,相对比较科学、准确、实用,因此制定《宜居城市的地学环境评价标准》不仅有必要,而且条件也成熟,笔者呼吁城市规划师与地学专家一起为研究制定这一客观评价标准而共同努力


第五类短文是地学环境对人类文化文明的影响。


其短文有《学习古代天人合一的择居地学思想》《简论留住乡愁记忆》《地学环境的复杂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从敬畏自然到生态文明》,还有《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等,分析了人类文明和区域文化产生于所赖以生存的地学环境,其留下的文化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得到真正的保护,必须首先研究形成这类遗产的原有自然地貌,已经破坏的要从研究修复原有的地学环境开始,而不是满足于单纯修复古建筑。

 

还有一些涉及人类聚居与地学环境关系的理论及应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述。



最近,我和应邀到清华同衡工作的中国地质大学退休老师辛建荣教授与袁昕院长对话。讨论如何对人类聚居与地学环境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城市规划中推广应用。他很支持我们的努力,肯定了“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中《科普 | 规划师要学点基础地学知识》栏目对传播“人居环境与地学环境”关系知识所起的作用。还讨论了利用“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平台,进一步系统地介绍人类聚居的地学环境理论及其应用,他表示会与“清华同衡规划播报”编辑协商以专题形式安排陆续刊发。

 

关于“人类聚居与地学环境”这个课题我和辛建荣教授还在学习探索之中,想借助“清华同衡规划播报”与各位同仁、网友一起切磋,与大家共享,并恳请大家指正。

 

借此机会感谢“清华同衡规划播报”支持,特别感谢编辑先生为《规划师要学点基础地学知识》文字所作的大量配图工作。还要谢谢网友和读者的共享。


李同德:高级工程师,清华同衡规划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总工。主要著作有《地质公园规划概论》《地质公园规划探索与研究》《旅游地学大辞典》(部分条目)等。近年来主持完成及合作完成了包括二十多项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规划。


专栏往期回顾:

1.  规划师要学点地学基础知识

2.  北京湾中的北京城——简述北京地区的地学环境

3.  学习古代天人合一的择居地学思想

4. 略谈不同区域城镇的环境承载力

5.人类居住用地的自然属性

6.负氧离子地学环境及其在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7.探索长寿之乡的秘密

8.简论留住乡愁记忆

9.区域地学环境对宜居城市建设的巨大影响

10. 地学环境与长寿指数

11.略谈雄安新区地学环境

12.森林固碳制氧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意义

13.城市人工环境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4.编制宜居地学环境标准的必要性

15.自然遗产与地质遗迹

16.地学环境复杂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17.从敬畏自然到生态文明


图片均为编辑自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