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约新会
新会人,新会事,尽在“相约新会”——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运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相约新会

【新会风物】还有多少新会人知道,新会话“四月八,大水泼”,下一句是……

相约新会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4-29 18: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又到小编“一周一问”的时间啦↓↓↓

近来常常阴雨天,太阳也躲藏,洗了的衣服多日不干,湿度计老显百分之九十以上,又到了一年阴雨暑湿季节。翻翻日历,5月3日是农历四月初八,不由自主的说出句新会民间谣谚: “四月八(方音bǎd),大水泼(方音pǎd),天水唔来地水刮。”


“四月八,大水泼”

谣谚生动描述了此时的天气及其规律。但“泼”字怎写,熟悉此歌谣的人也不一定能写得出来。谣谚的意思是, 到了农历“四月八”期间,为雨季,天上大雨像泼下来一样,“天水”、“地水”一齐来。 “天水”还好理解,但“地水”对外地读者则需解释,新会濒临南海,受海潮影响,此时到了潮汛、防汛期。“八”念bǎd,为新会方言的变调现象,而pǎd是新会土音,至今银洲湖以西的方言, “泼水”的“泼”说puād,此谣谚的pǎd,正由此音演变而来,无疑应写作“泼”。

每年到这个时候,天气都会是这样的。其实晴天、雨天,没所谓好与不好,万物生长围绕一年四季天时周而复始,比如新会民间农谚 “清明秧,谷雨姜” “立夏,插唔插就罢” ,这是遵循季节的规律。雨天,特别是连续阴雨,确实给人带来诸多不便,人容易生病,但人们必须遵循并适应季节规律来生活。今天有干衣机、抽湿机,可对付衣服难干、室内潮湿,但旧时的人就办法有限,主要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比如,吃酸食, “四月八纂酸” 为新会民间习俗。

▲干衣机

“四月八”“纂酸”

“纂酸”(记音)是新会方言,意思是做酸食。主要材料用木瓜,或黄瓜,或萝卜,睦洲还有用番薯,或番葛,或冬瓜。做法是用花生油起镬,然后放入生姜片和上述主要材料,以清水煮熟,加入食醋、糖和盐,再行煮滚。醋对铁镬有腐蚀性,煮好后,倒入陶瓷器皿,如“冚盅”盛装,用作拜祀和当零食。醋制食品有防腐作用,过去在没有冰箱的条件下,可以存放较长时间。

▲酸木瓜

这种习俗不仅会城有,在周边的乡镇三江、双水、沙堆,沙田地区的睦洲、大鳌也兴此俗。不过睦洲、沙堆的“纂酸”过去除在“四月八”外,还有在春节、冬至等时节。会城是家里有小孩的才“纂酸”,除在“四月八”外,还有在年卅晚(除夕),“纂酸”加入猪肠、猪肉,要放到床底下或梳妆台上,拜“床头阿白”(神),以保佑孩子们“听话”(无疾)、平安大吉。“白”,新会方言称辈分很高的女性,“阿白”比“阿婆”更高一辈。

▲《四月八 纂酸食》 By 青藤@紫筠

酸食可口,有开胃消滞,杀菌保健之功,是健康食品,特别“四月八”已进入初夏,到“大水泼”的天时,天气转暑湿了。吃这种保健食品,可以杀菌、健胃,预防感冒,增加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另外,旧俗语说, “妇人想吃望过节” ,过去年代物质并不丰富,民间每逢大小节日,家家户户必定做食品,俗语说, “一来拜神,二来敬人”


“四月八”旧俗

“四月八”即农历四月初八,民间旧俗是个小节日,这天佛教为佛祖释迦牟尼诞日,道教为尹真人圣诞,冥神有九殿阎王诞日、九殿平等王神诞,民间为牛王诞,有浴佛节、放生会等。浴佛节见载于清康熙《新会县志》,明代万历县志未记,可知该俗从清代盛行。棠下一带,旧时在这天要给耕牛吃好的饲料,给看牛童蓑衣竹帽;双水用榕树叶扎草龙,初七晚就舞龙;“纂酸”旧时也是新会住家的习俗。


运营丨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编辑丨阮晓雯

责任编辑丨陈长灿

监制丨夏景星

版权声明
公众号如需转载“相约新会”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 新会区迅速掀起宣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热潮

🔗 【惨烈】新会版“速度与激情”!“奔驰”撞护栏,“日产”飞落渠!

🔗 【吃货福利】提前曝光!陈皮村五一美食节菜单,看完不要太饿哦……

🔗 【攻略】一条图文告诉你,五一小长假,如何玩转新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