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四川日报
权威 速度 温度 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四川日报

暖心!“爱心冰箱”亮相成都, 食物免费领取你看好它吗?

四川日报  · 公众号  · 四川  · 2017-03-28 22: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要说最近最温暖的事情,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一路飙升的气温?不是要说那个啦!


蜀妹今天要介绍一个好东西,表面很冰凉,却能给很多人带去温暖,这就是一个叫做 “爱心冰箱” 的项目!


蜀妹的粉丝肯定还记得那个蓝色的“友善之墙”,对对对!”爱心冰箱”和“友善之墙”很类似,都是分享爱心的事儿。



“爱心食品,免费领取”

最近,两个“爱心冰箱"出现在 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办公室外廊檐下,上面 “爱心食品,免费领取” 的宣传标语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不少居民纷纷提出疑问: 爱心冰箱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是由 成都武侯区组织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成都同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联合 发起的 社区营造类公益项目,是 成都首个社区“爱心冰箱”公益项目


“爱心冰箱”,又被称作“分享冰箱”, 主张企业、单位、居民把多余的食物放入室外的冰柜中,供需要帮助的人领取。


一方面解决了单位和家庭食品超量而变质的问题,另一方便又能帮助到家庭困难的的人员。



在成都市武侯区林荫街的跳伞塔街道南虹村社区办公室外廊檐下就有两个 “爱心冰箱” ,里面装满了牛奶、饼干、炒饭等食物,从 周一到周五 社区里的 低保户、残疾人等困难家庭和辖区内的环卫工人 都能够在这里免费领取一份食物。



住在南虹社区的陈先生身患残疾,身体不便。不过, 从上周二开始,每天8点50分到“爱心冰箱”处领取食物成为他的固定日程。


一份炒饭,一份牛奶。虽然冰箱是凉的,但是吃下去的食物却暖暖的。



对于负责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杨先生来说,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爱心冰箱”成了必经之处。


“我们出门得早,中午休息时间也短,在这领一份吃的,就不用慌到回去煮饭,吃完就能继续工作了。”


不用慌里慌张赶回家,也不用饿着肚子等饭熟, 对他来说,“爱心冰箱”的出现,让他和同为环卫工人的妻子的生活一下方便了许多。


领到食物后,可以到社区15分钟之家热饭,也可以使用提供的热水。



每一天,冰箱里都会放进新的牛奶、炒饭、饼干等食物。然后,静静等待着有需要的人前来光顾。


食物由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

“爱心冰箱”里的食物从何而来呢?


同心社区服务中心 社区负责人做了介绍 “现在是有好几家 爱心企业 愿意提供食品,餐饮企业每天会购买大量的食材,但是这些食材往往会有剩余,这些剩余的食材会被做成爱心餐,在爱心冰箱供应;社区里 热心的居民 也表示要支持,会包一部分粽子送来, 将多余的食材发挥出价值,献出自己的爱心。”


在试运行之后,“爱心冰箱”反响良好,有不少其他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咨询如何进行捐赠。


个人捐赠方法还是挺简单的:如果你有多余的食物,而你所在的社区正好也有这个“爱心冰箱”,你就可以把食物放到“爱心冰箱”里,送给需要它们的人。


▲女生看到相关报道后慕名来看爱心冰箱,咨询是否接受个人食品捐赠。


负责人说,希望拥有更多的商家和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在保证食物健康和卫生的前提下,一同加入到爱心行动中来。


“爱心冰箱”有先例

在国外,2015年就出现了以“ 分享食物 为形式的冰箱……


它最早起源于西班牙一座小城。


发明分享冰箱的是Alvaro Saiz,早在之前便推动过 “光盘行动”、“食物银行” 之类的活动。有一天,Saiz无意得知德国有一家线上网站,能让人们公布多出来的剩食,并提供其他有需要的人免费领取。考虑到还有很多人不会上网, Saiz便想出了而更为简单的方法,推出了 “分享冰箱”



随后,这种温暖的冰箱便在德国、美国、比利时和沙特等世界各地出现。


去年,国内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公益项目,爱心商家和爱心人士,把冰箱摆在店门前或路边角落, 默默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食物


上海 街头的爱心冰箱……



出现在 郑州 的爱心冰箱……



还有 贵阳 的爱心冰箱……



如今,这个温暖的“爱心冰箱”也在成都出现啦!


“爱心冰箱”遭遇尴尬

“爱心冰箱”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食物。但它的命运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一些其他城市的“爱心冰箱”在运行之后不久就已经陷入尴尬的境地……


“一人多拿” 的现状让这份爱心蒙上了羞耻的面纱,冰箱里面的食物往往放入不到五分钟便被“哄抢”而空,更有甚者带着塑料袋过来装食物。



另一方面, 食品安全问题 也是“爱心冰箱”的一大隐忧。一些商店和饭店将临近过期的食品放在冰箱里,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



还有 占用公共道路、影响街道 等问题也使得“爱心冰箱”无奈被撤。在上海, 喜士多便利店有三家门店开设了“爱心冰箱”。但仅月余三家门店爱心冰箱都已撤掉。此前摆放门外, 因占道经营被城管部门责令撤柜;后搬至店内,领取居民常堵住便利店大门。



对于这些在其他城市发生的问题,成都设有“爱心冰箱”的 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虽然 每天提供的食物种类并没有具体规定,但是 会和合作餐饮企业签订食品安全协议,确保“食以安为先”。除了爱心企业,他们也会对居民送来的食物进行检测,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为了让“爱心冰箱”持续下去, 避免出现其他城市“ 一人多拿”、“哄抢”的现象, 成都的“爱心冰箱”对此专门安排了志愿者进行现场管理



这些志愿者大多来自 四川大学青协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这里, 一方面登记领取人信息, “每人一份,限量领取” ,一方面严格保证食品质量,及时清理过期食品。


现场登记表


通常一位居民只能领一份食物,领取后都要登记。但是对于比较熟悉的低保户居民,也会允许帮家人携带。


而这些放置在社区里的爱心冰箱,也避免了占用街道的尴尬。



负责人说, 今年内,计划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再放置20台爱心冰箱。 给更多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爱心冰箱”被报道后,很多网友们对成都出现这种一举多得的新方式都大表赞同, 但是也有部分人的 态度有所保留, 认为管理难度较大,担心爱心被浪费。


@李志江 这个超级䁔的“爱心冰箱”可以有!


@人民HRVgc: 希望爱心不要变味。爱心食品能够帮到真正需要的人,希望其他人不要贪小便宜。


@黄土地的女儿: 成都……好想去……


@壹葵: 终于有人为底层人民的生活着想了


@ 甘堡小妖: 咋个我那么容易感动,真的感觉眼睛湿润了


@思诗: 凯德金牛前段时间就有这种冰箱了 然而一般时候都是空的 到了晚上九十点要「投放」的时候 就有那么一大群刚好广场舞散伙的太婆些就在那守到等 场面只火爆 就跟抢欺头一样


@木森: 很好的活动,但是隐约有些担忧。怕有极少数心理变态趁这个搞破坏,危害大众的安全(食品安全)听起来有点可怕,但不排除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


@飞翔的晓车: 爱心冰箱这个项目,不要人管理真没法搞的,一个人可以把一冰箱的牛奶给你搬完的。现在还是有很多思想觉悟不高的人的。特别还是食物入口的。参考成都的共享单车,就不难想到这个项目存在的诸多尴尬了。当然这个项目本质是很好很有意思的,人民的素质还需要提高。



这些怀疑其实不难理解,

因为成都街头还有不少爱心项目,

而他们曾经都遇到过或大或小的问题。


成都街头“爱心家族”


“救命神器



去年年末,3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亮相成都7处具有代表意义的公共场所公共场所, 包括 成都市卫计委在双流国际机场、地铁天府广场站、宽窄巷子、火车东站、武侯祠锦里、新世纪环球中心和猛追湾游泳场。


AED 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 是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常被誉为“救命神器”


这些街头的“救命神器”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更多推广。


友善之墙


而去年, “友善之墙” 在成都出现 ,在成都市牛王庙地铁站出口,一面被粉刷一新的墙壁被遮上雨棚,并打上挂衣钩,民众将一些自己不需要的衣物挂上,等待需要的人领取。



在墙体的左侧,用中英文同时写上 :“友善之墙,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多余的衣服挂在这里,有需要的也可以随时取用 。”



但之后的运行中,“友善之墙”也出现了衣服被淋湿,捐赠衣物监管不当等各种尴尬情况。




据统计, 在中国, 每个家庭每年差不多将价值1万元的食物直接倒进了垃圾桶……


看到这些数据, 蜀妹相信,大多数人对于“爱心冰箱”本身都是持赞成态度的。


但是,想想成都街头爱心项目遇到的种种尴尬,可能 “爱心冰箱”还有更长远的路要走。


怎样才能更好地监管?如何确保食物送到了真正需要的人手里?如何保证食物的来源?


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 一起在留言区讨论下吧!




猜你还想看:


孕妇产检HIV阳性未获告知致女婴感染 宜宾卫计委:严处责任人

成都限购预留“人才通道”,未缴满社保或可挂靠集体户口

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题,有人给零分,有人给满分,你呢?


综合:人民日报、成都晚报等

实习编辑:蔡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