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想聊聊「能量」这个词。我觉得它非常简洁直观地描述了一个人的对外状态,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第二张脸。长相气质要依靠自己短期内迅速调整是比较难的,但是能量的波动在一天内都会比较明显
比如早上睡饱了自然醒,就会觉得充满干劲元气满满,吃了甜食会觉得被幸福环绕,这些都是能量比较高的时刻。而结束一项复杂工作,或者跟一个沟通不顺畅的人掰扯很久,都会让我们陷入能量低谷。
据我观察,受人喜欢、让人与其相处很舒服的人,大多是比较多能量的,而且这种相对高能量可以维持住,不会有特别大的波动。
因此,我最近一两年都在实践一些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能量,借这篇文章分享一些不成熟的小方法,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视角转换法
现实很多时候是心理的投射,所以在客观环境不变的情况下,换个想法或视角,很可能结果会因为我们态度的改变而改变。
比如前段时间我发了
自己毕业两年的一些反思
,后台有条留言说我写得是假大空,这明显是批评,而批评按照一般人的视角来看不是好事,但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
有人留言批评,是很正常的,越是有传播越正常,写纯干货都有会有人酸,更何况这种确实比较虚的文章;
批评很中肯,我写的东西本来就有很大提升空间,有这样真实的表达和反馈是很珍贵的,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在乎你。
之所以会这么想,也是因为有过被骂得更凶的经历,所以,现在看到这样的留言,我一点都没被影响到内心能量。但其实我在生活中还是个特别玻璃心、经不起批评的人,所以这样的视角转换也需要在不同场景下刻意练习,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强大起来。(此处暗示:千万不要故意骂我,我玻璃心)
再举个例子,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不喜欢的人,这个时候跟朋友吐槽一下会很爽,但其实还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不喜欢他?自己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特质或行为?
在无法改变别人和环境的时候,先调整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很多事也就不是事儿了。对这个方法还想有更多了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关于「正面思维」的文章。非常简单易懂,关键是在于保持这样的意识。
2.注意力转移法
发现自己整个人都特别丧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这个时候不要陷入情绪里,找点其他事情做做,而且是最好是有意义、能沉浸进去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心情不好就会去运动,出一身汗就没有烦恼了;也可以看书、工作,我的to do list常年都是满的,里面很多碎片化时间可以做的任务,在自己烦躁不知道干什么好的时候,就会挑一样开始做。
还有一种方法是找朋友聊天,本来我以为这个点很简单直白,不需要展开讲的,但是我发现好像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会比较容易受到朋友态度的影响,可能自己心情不好想找朋友吐槽,结果被朋友影响的心情更不好了…
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我稍微提醒一下,就是尽量找那些每次聊完天都能让你恢复能量的朋友,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不能,那么建议:
①多交些高能量的朋友
②反思自己是否散发了太多负能量
③尝试本文其他方法点燃自己
3.能量存储法
有能量低的时候,相对应也会有能量比较高的时候,把这些特别喜欢自己、欣赏自己的时刻记录下来,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来看看。
比如我开通在行已经三年了,几乎没有宣传过,来找我聊的大部分都是陌生人,这份信任会很珍贵,所以我也会尽量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聊在行还是蛮消耗能量的,有一次一下午聊了三单,到后面已经累得说不动话了,但学员们的好评会让我特别有能量,时不时会自恋兮兮地回去翻看。包括在群里做分享什么的,也是大型夸夸群现场,这种能量充值可以鼓舞和驱动我们去做更多的事。
附一个很形容的比喻👇
4.自我暗示法
这个方法比较奇妙,我自己试过好几次,也在书上看到过,乍一看有点像是自欺欺人,但试一下也没坏处~
具体说来,就是明明不开心的时候,假装自己没有不开心,放松下来并微笑,用身体带动情绪,你会发现心情好像真的好了起来。
还有类似的做法,就是在自己犯困、犯累的时候,想象自己现在充满活力,眼神放光,过一会儿好像就真的没那么累了。当然,如果是连续几天休息不好,就不要强撑了,这里只是一些可休息、可不休息的时候比较适用。
5.外界刺激法
我记得我考完研的时候,感觉自己没考好,心情很低落,也没什么动力去复习准备复试,有个同学给我推荐了一部日剧《龙樱》,看完之后我就觉得:
山下智久好帅
…这些孩子好励志,我也要努力。
包括最近又有朋友推荐了一部日剧《重版出来》,豆瓣评分9.1,也是非常适合给自己充值
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