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是最好的商业模式,du pin、酒精、烟、槟榔、游戏,都是吸金利器。
人类离不开吃喝,麻辣口味是餐饮业态中最具成瘾性的,火锅又是最容易连锁化的,二者结合诞生了海底捞的奇迹。
火锅底料的市场空间比餐厅更大,因为摆脱了销售半径和翻台率的限制。本文拟从如下角度分析天味食品的价值:市场空间、同业对比、财务、行业动态、股东、半年报业绩机会、风险。
全文5400字,以下为节选部分,完整版请登录知识星球查看:
【公子豹投资】(ID:
56878516)
中餐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的味觉也十分挑剔,对于本土的调味品公司来说,真的是一个典型的厚雪长坡,在快消品领域受到的国外品牌竞争压力非常小。
美团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超过4万亿元,其中火锅就贡献了4800多亿,连续5年占比超过11%!
火锅和川菜的流行也带动了中式复合调味品这一细分行业的增长。2018 年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其中火锅调料和中式复合调味品的市场规模在 300 亿元左右。
传统的单味调味品仍占据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增长趋势在放缓。
2B方面,18年四川地区对火锅料政策监管不断趋严,自己熬制底料将逐步被包装类替代。2021 年总体市场规模能达到 700亿,其中实际市场规模达到 332 亿,年复合增长率为 17.2%。
2C方面,年轻一代快节奏的生活以及烹饪经验的不足,复合调味料受到新主力消费群体的欢迎。
火锅底料是一个比火锅餐厅更好的生意。餐厅是有辐射半径的,不能做所有人的生意,理论上火锅底料可以卖给所有人。餐饮一个很大问题,就是顾客集中需要服务,但堂食的输出能力有限,翻台率是有上限的,这里边的供需差就很麻烦。所以从长期看,颐海国际的成长性可能要超过海底捞。
2015 年整体复合调味品相对分散,前五名的市场份额不到 30%。2018 年,前五名的市场份额超过50%。头部品牌“海底捞”火锅底料及复合调味料产品份额达到 28%,天味(大红袍+好人家)8%,小肥羊6%,德庄5%,红九九4%,天味的终端零售价开始对标海底捞。
颐海国际靠餐饮树立起品牌和口碑,依赖海底捞这个品牌,避开餐饮(服务行业,高费用率,模型不稳定),在食品加工制造这个更稳定的行业里进行变现,公司的销售费用也显著低于同行。
考虑颐海与海底捞关联交易,颐海收入/利润规模是天味的两倍,达25亿元/5亿元,近五年收入利润增长迅速。
不考虑颐海与海底捞关联交易,其总收入利润与天味基本持平。其中火锅底料颐海第三方量级已于18年底反超天味,但中式复合调料仅为天味的一半。
二者均拥有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ROE/ROIC,近五年毛利净利率稳定,现金流与利润高度匹配,对比不分上下。
天味与颐海的细化对比数据……略
天味食品毛利率波动的细节原因……略
天味毛利率与海天味业、中炬高新、颐海国际的对比……略
天味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的对比……略
六月线上销售数据方面:
“海底捞”品牌火锅底料,六月全网销售额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48%。受一季度下滑影响,一至六月线上销售规模累计同比下滑14%;
略……
公司总股本4.13亿股,流通股4130万股,只有1/10.
解禁股的影响……
机构进出情况……
哪些基金买入了天味……
股东人数变化情况……
公司尚未披露半年报预告,与深市不同,沪市不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业绩预告。
高管在一个不公开渠道透露,业绩同比有明显增长。
略……
天味、颐海之间,存在市值套利的机会……
风险提示
略……
以上完整版分析报告,请到
[知识星球]
查看:
【公子豹投资】(ID:
56878516)
经朋友建议,更改发帖地址以及发帖方式,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1、
帖子里一些内容不适宜公开谈论,特别是个股逻辑,板块逻辑,谈得太详细不管是对持股人还是场外资金实际上都不合适,这个逻辑需要大家自行理解。
2、知识坚决不能廉价,更何况是优质内容。
付费,一方面是设置门槛,可以自由谈论;
一方面是可以提高个人积极性,提升帖子质量和服务内容。
老读者都知道,
我一直擅长分析行业逻辑,寻找必然爆发的板块性机会
,比如最近提示了猪肉板块、南北船合并板块等。
同时
我很偏好硬逻辑的个股
,单纯的打板很容易吃面,只有逻辑足够硬,才会有机构愿意高位接盘,我提示的浙江龙盛、中国船舶都是大涨。
长线逻辑很多人会看,但潜伏太久机会成本很高,
我擅长寻找起爆点,这从信息动态、K线走势可以看出端倪
。因此,我会给大家分享很多外面难得一见的信息,并普及一些很实用的看盘技巧。
熊市投资机会多多,想要一同学习投资逻辑的朋友,可以
下载“知识星球”的账号,搜索【公子豹投资】(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