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之所以能发展这么好、这么快,还得益于有一套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和健全的村级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的“四议两公开”制度(四议: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运营、管理成本低
袁家村采用的是自称“全民皆兵”模式,即农户自己经营老字号、农家饭,农民还住在原地,这样既完好地保留了农村原生态的生活场景,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避免了很多景点开发后变味、不接地气的问题。
管理上村委会牵头,村委会下面有管理公司,公司下面是协会。农家乐有农家乐协会,小吃街有小吃街协会,酒吧街有酒吧街协会,这些协会里的成员都是商户们自己推选出来的,这些成员都给协会义务服务,等于是村民经营户自己管理自己,村上的干部都是义务的。
适度补贴,避免恶性竞争
袁家村的管理模式表面上看似松散、粗放,实际上背后是精细化、接地气的管理方式。袁家村郭书记以小吃街打比方,一条街上有100个商户,就要有100种小吃。锅盔、豆腐脑、炸麻花……村民各自认领,如遇几家同时报名便PK,留味道最好的那一家。这样就避免了同质化恶性竞争。
然后,村管理公司看谁家不挣钱。比如说卖蒸馍的店,蒸馍本身利润低不挣钱,但是一条街上必须得有一个卖蒸馍的,那怎么办,村里就给补贴,补到这家店能挣十万元。
大作坊孵化成公司
全民股份制共同致富
这个酸奶厂改成股份制公司以后,当年入股一块钱,第一年和第二年都分到九毛多,到今年大概可以分到一块五毛钱。我们这个酸奶每年的纯利润大概是1000万。
打造百年袁家村,核心在于产业的发展。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的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关中民俗旅游,到发展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
袁家村“旅游+”:“+”的核心是品质
。不管是小吃还是农副产品的供应,我们首先给游客保证的是品质.
▲袁家村,聚集了许多特色民俗、酒店等(图/网络)
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
旅游
涉及行业多达百种,我们选择“旅游+”的产业一定是高品质。比如引进以民俗创意文化为核心的系列化、高端化、个性化产品,酒吧街、艺术街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袁家村的品质,我们要逐渐培养一些小品牌,跟着大品牌走出去。
尽管这些产业现在可能赔本经营,但从长远来看,
营造的这种文化氛围实际上是增加了乡村的造血功能,是一种大业态的完善
。村里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袁家村的无形财富。
▲袁家村已走进小寨赛格、砂之船等购物中心(陕西日报/赵晨)
袁家村能走出去的只有两样东西:思路和经验。我们有自己的发展经验,有专业的团队,不论是规划设计还是招商运营,袁家村已经做好了走出去的准备。
未来袁家村要做两件事:一是旅游发展,二是三产融合。
我们现在在陕西做的是袁家村·关中印象,未来将把自己的思路和经验带到全国,结合当地的特色,打造出更多袁家村印象。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国的游客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去找不一样的袁家村。
在三产融合方面,我们将通过品牌带市场的方式,三产带二产,二产带一产,致力于将袁家村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树品牌拓市场,通过袁家村这块金字招牌,带动更多小品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