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判过程中,中方获得了西方列强一定程度的支持。英、法两国在一开始以自己与日本签订的条约中承诺支持日本获取山东权益为由,拒绝支持中方提出的收回山东的诉求。英国代表团副席贝尔福在对中国山东问题进行调查之后,也为事态进行斡旋,提出日本在山东的实际控制范围远大于德国在山东的领土权益范围,违反了英、日双方条约条款,英方因此可以对日本进行制裁。在谈判之后,英法更加希望中方可以在和约上签字,同时认为中国国内爆发五四运动,一大原因在于中方代表没有把日本方面的口头承诺对国内舆论进行说明,使得中国国内对和会产生了误解。
其时,美国威尔逊总统在位,对中国表示了高度支持,但在中方毫不退让的坚决态度和其他几国的要求之下,中方诉求最终未能被接受。其后三年间,中方继续请求美国支持,而美国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日施压,最终使日本在1922年从山东撤军,中方收回了山东主权。
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对中国的支持背后,事实上是“大国势力”对全球局势的控制。欧洲列强一向秉持“全球平衡”的战略,英法同意支持日本在山东的权益诉求,是希望借日本在东亚的力量,挟制俄国,阻止俄国控制中国。而美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国,正在寻求在全球建立势力,支持中国对抗日本,可能更多的是因为不愿看到日本在中国的势力做大,使美国自身在东亚失去空间。因此,山东问题中更重要的是国际规则背后隐藏着的大国利益关系。
但山东问题和五四运动同时也对西方的全球平衡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激烈的抵制活动针对了所有的外国商品,使所有国际势力在中国的商业活动损失严重。中国自身也是在山东问题之后,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