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农产品的定义以及初级农产品标签的要求和模板,包括进口食用农产品的标签要求。文中详细阐述了农产品的定义,包括其来源和种类,以及初级农产品标签应包含的信息,如名称、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信息等。此外,还提到了进口食用农产品的标签要求,包括用中文载明原产国、代理商或经销商的信息,以及鲜冻肉类产品的外包装上应包含的信息。最后,文章还介绍了分装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的包装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定义,农产品是指来源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的初级产品,包括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初级农产品标签应包含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信息等。鼓励标注到乡镇、村等具体产地,标注内容应当清楚、明显,不得含有虚假或误导性内容。
进口食用农产品应以中文载明原产国(地区),以及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鲜冻肉类产品的外包装上还应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内容。
分装销售的进口食用农产品应当在包装上保留原进口食用农产品全部信息以及分装企业、分装时间、地点、保质期等信息。
农产品是食物的主要来源,和小达一起了解下初级农产品标签要求及进口食用农产品等标签模板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22修订版定义,农产品是指:来源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这里所讲的“农业活动”,既包括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捕捞等农业活动,也包括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产品的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
(初级农产品是指未加工的原始形态的产品,有的是经过初步加工的产品。其中有的直接用于消费,有的用于制造其他产品的原料)
应当在带包装产品的包装上如实标明食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的名称或者姓名等信息。
产地应当具体到县(市、区),鼓励标注到乡镇、村等具体产地。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当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存条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在包装、保鲜、贮存中使用保鲜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应当标明食品添加剂名称。销售即食食用农产品还应当如实标明具体制作时间。
食用农产品标签所用文字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标注的内容应当清楚、明显,不得含有虚假、错误或者其他误导性内容。
进口食用农产品以中文载明原产国(地区),以及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可以不标示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进口鲜冻肉类产品的外包装上应当以中文标明规格、产地、目的地、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