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消金界
消费金融知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玉林晚报  ·  男子点烟花被炸身亡,殡仪馆:已收到遗体 ·  11 小时前  
玉林晚报  ·  男子点烟花被炸身亡,殡仪馆:已收到遗体 ·  11 小时前  
大皖新闻  ·  元宵节!安徽一市公共自行车停运 ·  2 天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2 天前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企业巡展——【2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消金界

多家银行密集发声:未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

消金界  · 公众号  ·  · 2024-08-22 19:24

正文


作者 | 张冰洁

来源 | 金融时报


“您好,我是银行信贷中心的,现在我们新推出了几款贷款产品,利率低、额度高,您可以了解一下!”


“征信不好也能贷款,我们可以提供多种贷款方案,100%包过!”


……


在互联网平台上,这类花式揽客的广告并不少见。然而,不少曾经咨询过相关服务的消费者告诉记者,“这些人往往声称自己是银行的信贷人员,但实际上都是贷款中介。”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有不少不法贷款中介充斥在各大网络平台,他们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未经授权以银行名义对外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信贷咨询、业务办理,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以索取高额手续费。


对于贷款中介扰乱市场的行为,连日来,已有不少银行机构公开发布声明并提示相关风险。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家银行的声明中,主要提到了两个重点:一是银行并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者个人合作开展贷款业务;二是在贷款办理的过程中,银行并不会额外收取其他费用。


8月15日,建设银行广东韶关分行表示,对于在该行办理的农户信贷产品,该行明确声明并未与任何贷款中介机构合作,并且未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收取任何费用。



日前,浦发银行赣州分行也郑重声明,“未与任何不法贷款中介开展合作”。同时,该行所有贷款业务均未与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合作,在该行办理的贷款除按合同约定按时还本付息外,无需缴纳中介费等其他任何费用。



例如,8月14日,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在公开声明中表示,如发现有第三方冒充银行进行虚假宣传、提供信贷咨询及业务办理,从中收取中介费等不法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发现任何机构、个人虚假宣传或索要中介费用各环节经办人员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请拨打举报电话。”太原农商行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这并非银行业首次针对“黑中介”乱象密集发声。


2023年,原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对诱导、帮助借款人违规申请贷款的中介,纳入合作黑名单等。当时,就有不少金融机构针对这一问题向消费者提示相关风险。


此外,还有多地政府机关及金融监管局也重拳“出击”,组织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贷款中介领域的违法营销、骗取贷款、非法放贷等行为。


“就不法贷款中介来说,其合谋骗取银行贷款的行为具有暴利属性,业务操作层面也有一定的隐蔽性,故而不乏有机构或个人铤而走险,很难从根本上消除。”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根治“黑中介”乱象,要从供需两侧解决问题。


“银行机构要增强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全行树立正确的业绩观、发展观,杜绝与非法中介合作。同时,对于部分相对规范的贷款中介,要实行总行准入,从源头上严格把关。”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受访时表示,同时,金融消费者申请贷款应直接到正规金融机构办理,或者通过金融机构的线上渠道,切勿将个人信息材料提供给贷款中介机构,更不能有侥幸心理。


“要警惕不法中介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所谓‘放款快、无抵押、无担保’等宣传,实际隐藏高额收费陷阱、个人征信受损、信息非法泄露等风险。”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提示消费者,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做到“四不”,即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不随意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不轻易登录不明网站和链接;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避免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财产损失。


文中观点系作者自身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消金界平台观点。


评论互动

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思考和观点~


往期回顾

政策解读:

壹 首个金融大模型应用风险治理行业标准将出台?

首个应对反催收规范性文件落地

文件频频吹风,2024年金融消保将有哪些大动作?

企业动态:

助贷业的底层经营逻辑-案例篇

发力To Bank金融数科,奇富、乐信、新希望金科都已入局

优卡集团拟上市,资产回报率高达72.9%

行业快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