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材料在线
新材料在线® 是专注于新材料的行业门户+媒体+智库+创业服务+科技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材料行业第一门户、新材料研究咨询第一品牌、新材料创业第一服务平台及新材料创新解决方案专家顾问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材料在线

国内锂电材料将破500亿大关,《2017年中国锂电材料市场研究报告》全面解析行业格局

新材料在线  · 公众号  ·  · 2017-08-27 08: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锂电池材料概述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电池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


锂电池材料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材料组成,此外还有电池外壳。


图表 :锂电池材料构成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锂电池产业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产业链体系。


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材料厂商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为锂离子电芯厂商提供原材料。


电芯厂商使用上游电芯材料厂商提供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模组厂商根据下游客户产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不同的电源管理系统方案、不同的精密结构件、不同的制造工艺等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设计与生产。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下游应用包括消费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和工业储能等,产业链结构图如下:


图表:锂电池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锂电池行业生命周期


锂电池的容量比高,重量轻,循环次数多,材料环保,被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动力和储能市场。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兴起,锂电池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从业企业、电池产能产量持续增加,从行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来看,锂电池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锂电池行业成长期阶段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需求持续快速提升;

2、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3、各项标准、各项工艺尚不统一;

4、从业企业不断增加;

5、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6、规模优势企业逐步体现。



图表:锂电池行业生命周期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锂电池材料行业市场现状

1、正极材料

2012-2014 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增长主要由手机、平板、移动电源等带动,但历年增速呈下滑态势,由此说明数码市场增速开始趋于饱和。2015年,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爆发带动,正极材料市场增长强劲,2015年,中国正极材料产量达11.3万吨,同比增长49%,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需求增长较为明显。 2016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持续了2015年的快速发展,全年正极材料产量达16.3万吨,同比增长44.4% 。预计2017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产量将达23万吨。



图表 :2012-2017年中国正极材料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其集中度较高,产能由日本向中国转移比较明显。目前负极材料以碳素材料为主,占锂电池成本较低,在国内基本全面实现产业化。从区域看,中国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产销国,动力电池企业采购负极主要来自于日本企业。


2016年,全球负极材料总体出货量为17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产量达到12.3万吨,同比增长68.3%,占比高达72%。 近几年,随着中国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又是负极材料原料的主要产地,锂电负极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图表:2012-2017 年中国负极材料需求量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3、隔膜材料

隔膜是锂电池四大材料中国产化率最低、技术壁垒最高的锂电材料,目前隔膜在成本构成上仅次于正极材料,占比达20-30%,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


从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市场来看,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行业领先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规模化产业。 2015年,全球隔膜出货量为 15.5 亿平米,同比增长 42.67%,其中湿法隔膜为 9.06亿平,占比58.53%;中国隔膜出货量6.28亿平米,同比增长49.5%,其中,湿法隔膜产量仅为2.38亿平米,同比增长90.5%。中国国产隔膜仍以干法为主,但是湿法出货量增速正在加快。 2016年,中国国产隔膜产量进一步增长至9.3亿平米,同比增长47.9%。


图表:2012-2017年中国锂电隔膜材料产量情况

(单位:亿平米,%)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4、电解液

电解液作为带动锂离子流动的载体,对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等至关重要,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的保证,对锂电池的运行和安全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解液成本中电解质比重最大,也是电解液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六氟磷酸锂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目前最广泛的电解质。


2016年,全球电解液整体产量约15万吨,同比增长29%;中国电解液产量为9.8万吨,同比增长41.9%; 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电解液产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


图表 34:2012-2017年中国锂电电解液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赛瑞研究


“报告概况”

《2017年锂电材料市场研究报告》 全文2万余字,全面分析了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四大材料供需情况及竞争,并对重点应用市场进行了阐述,是企业、园区、行业爱好者了解锂电池材料发展现状的重要参考资料。

“ 诚邀内页广告”

★展示企业产品的绝佳机会

新材料在线平台覆盖近200万材粉,报告受众涵盖石墨烯产业整个产业链,有助于石墨烯、设备制造等相关企业全面的展示其优秀的产品,精准石墨烯用户,潜在商机无限。


★展示投资机构的绝佳机会

覆盖达上万家新材料企业,展示投资机构的绝佳平台,众多潜在新材料项目合作机会!

(略......)


《2017锂电材料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报告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锂电池材料概述    - 9 -

第一节 锂电池材料分类    - 9 -

第二节 锂电池行业产业链 - 12 -

第三节 锂电池行业生命周期     - 13 -

第四节 锂电池材料技术特点     - 15 -

第五节 锂电池材料发展环境     - 17 -

第二章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分析      - 19 -

第一节 正极材料种类及性能分析      - 19 -

第二节 正极材料市场供需分析  - 20 -

1、供求特点    - 20 -

2、市场规模    - 21 -

3、产品结构    - 22 -

4、价格分析    - 24 -

第三节 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 25 -

第四节 正极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 27 -

第三章 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分析      - 30 -

第一节 负极材料种类及性能分析      - 30 -

第二节 负极材料市场供需分析  - 31 -

1、供求特点    - 31 -

2、市场规模    - 31 -

3、价格分析    - 32 -

第三节 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 34 -

第四节 负极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 35 -

第四章 锂电池隔膜材料市场分析      - 37 -

第一节 隔膜材料种类及性能分析      - 37 -

第二节 隔膜材料市场供需分析  - 39 -

1、供求特点    - 40 -

2、市场规模    - 40 -

3、价格分析    - 42 -

第三节 隔膜材料市场竞争格局  - 44 -

第四节 隔膜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 46 -

第五章 锂电池电解液市场分析  - 48 -

第一节 电解液种类及性能分析  - 48 -

第二节 电解液市场供需分析     - 50 -

1、供求特点    - 50 -

2、市场规模    - 50 -

3、价格分析    - 51 -

第三节 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     - 53 -

第四节 电解液发展趋势分析     - 54 -

第六章 锂电池应用市场分析     - 57 -

第一节 消费电子锂电池应用市场分析       - 57 -

1、手机应用市场发展分析 - 57 -

2、笔记本电脑应用市场发展分析     - 59 -

3、平板电脑应用市场发展分析 - 60 -

第二节 动力锂电池应用市场分析      - 61 -

1、电动自行车市场发展分析    - 61 -

2、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分析    - 63 -

第三节 储能锂电池应用市场分析      - 67 -

1、储能市场政策支持      - 67 -

2、储能装机规模分析      - 67 -

3、储能结构    - 68 -

第四节 锂电池需求趋势分析     - 69 -

1、锂电池需求结构演变   - 69 -

2、锂电池需求规模预测   - 71 -

第七章 锂电池材料投资机会与风险   - 72 -

第一节 锂电池材料投资机会     - 72 -

第二节 锂电池材料投资风险     - 74 -

图表目录

图表 1:锂电池材料构成  - 9 -

图表 2:锂电池各材料成本占比       - 10 -

图表 3:锂电池产业链全景图   - 12 -

图表 4:锂电池行业产业链      - 13 -

图表 5:锂电池行业生命周期   - 14 -

图表 6:锂电池对正极材料的要求    - 19 -

图表 7:常见正极材料及性能比较    - 20 -

图表 8: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份额     - 21 -

图表 9:2012-2017年中国正极材料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 22 -

图表 10:2014-2018年中国各类正极材料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 24 -

图表 11:2014-2018年中国各类正极材料价格现状及预测(单位:万元/吨)  - 25 -

图表 12:全球主要正极材料生产厂商市场份额 - 26 -

图表 13:2016年中国十大正极材料企业产能及主要客户 - 26 -

图表 14:2016年全球主要电池企业正极材料供应商 - 27 -

图表 15:2016-2020年锂电池正极材料产量预测(单位:万吨,%)     - 29 -

图表 16:负极材料分类   - 30 -

图表 17:常见负极材料及性能比较  - 30 -

图表 18:2012-2017年中国负极材料需求量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 32 -

图表 19:2014-2018年中国负极材料价格现状及预测(单位:万元/吨) - 33 -

图表 20:2009-2016年中国负极材料不同档次价格水平(单位:万元/吨)     - 33 -

图表 21:2016年中国十大负极材料产能及主要客户 - 34 -

图表 22:2016年全球主要电池企业负极材料供应商 - 35 -

图表 23:2016-2020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预测(单位:万吨,%)      - 36 -

图表 24:锂电池隔膜材料性能要求  - 38 -

图表 25:干法与湿法隔膜制备工艺比较   - 39 -

图表 26:2012-2017年中国锂电隔膜材料产量情况(单位:亿平米,%)      - 41 -

图表 27:2014-2018年中国锂电隔膜材料价格现状及预测(单位:元/平米,%)   - 42 -

图表 28:2014-2016年中国及全球湿法隔膜材料价格走势(单位:元/平米,%)   - 43 -

图表 29:2014-2016年中国及全球干法隔膜材料价格走势(单位:元/平米,%)   - 43 -

图表 30:2016年中国十大锂电隔膜材料产能及主要客户 - 44 -

图表 31:2016年全球主要电池企业隔膜材料供应商 - 44 -

图表 32:2016-2020年锂电池隔膜材料需求量预测(单位:万平米,%)      - 47 -

图表 33:常见电解质分类       - 48 -

图表 34:2012-2017年中国锂电电解液产量情况(单位:万吨,%)     - 51 -

图表 35:2015-2016年六氟磷酸锂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52 -

图表 36:2014-2016年电解液价格走势(单位:万元/吨)     - 53 -

图表 37:2016年中国十大锂电电解液产能及主要客户    - 53 -

图表 38:2016年全球主要电池企业电解液供应商   - 54 -

图表 39:2016-2020年锂电池电解液需求量预测(单位:万吨,%)     - 56 -

图表 40:2011-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统计(单位:亿台,%) - 58 -

图表41:手机电池种类占比     - 59 -

图表42:2013-2016年全球笔记本电脑产量统计(单位:亿台,%)      - 60 -

图表43:2011-2016年全球平板电脑产量统计(单位:亿台,%)  - 61 -

图表 44:2011-2016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情况(单位:万辆,%)     - 62 -

图表 45:2011-2020年中国锂电自行车产量情况(单位:万辆,%)     - 63 -

图表 46:发达国家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和政策    - 64 -

图表 47:2013-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增长率(万辆,%)     - 65 -

图表 48:2017-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 - 66 -

图表 49:中国电化学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单位:MW)    - 68 -

图表 50:中国储能项目累计装机结构      - 69 -

图表 51:2015-2020年中国锂电池各应用领域需求分布预测(单位:GWH)  - 71 -


咨询与购买:

1、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咨询与购买

2、电话咨询:0755-86060912

3、邮件咨询:[email protected]

4、微信咨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咨询,备注:2017动力电池研究报告



新材料在线商务合作

请联系:王小姐 0755-86060912(9:00-18:30)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获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