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桔子
关注IT桔子,即时了解国内外IT互联网新公司新产品、投融资事件等信息。
51好读  ›  专栏  ›  IT桔子

内容付费是内容的通行证还是墓志铭?

IT桔子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3-19 17:30

正文

内容付费突然火了。

似乎是一夜之间,大家好像形成了知识饥渴症的共识。你要是没花钱买那么一两段付费音频来听,看两篇付费文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从业者。

知识付费太火,以至于我差点产生两个严肃的误解:

第一是,这个国家终于遍地都是知识了。第二是,这个国家的知识终于值钱了。但细细看来,大家以为的知识变现并不是以为的知识变现。知识变现最终,可能真的跟知识无关。


内容付费的狂欢

2015年,在行的出现打响了知识付费的头炮,知识付费的模式稍露端倪。

2016年,值乎和分答横空出世,大V纷纷坐上了最早的车。在之前几乎没什么正版意识的中国,知识付费成为了新的引爆点和话题。

2017年,开氪,知乎live,豆瓣时间纷至沓来。虽然李笑来的阅读体系还能吸引到121k人参与,但人们对知识付费的热情明显是下降了。

 

在这里其实要区分一下概念:内容付费并不等于知识付费。后者理论上有着更强的专业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但就两者的现状而言相差无几:用户下单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则是平台或者其他用户。而知识,起码是一个结合实践的认知体系。而快消费时代,传播大多是一条的,索性就都叫做内容付费吧。

 

人们愿意付费的内容常常具备以下特性:独特性,有用性,通俗易懂性,可寻性。就当下的技术发展来讲,有用,通俗易懂,可寻几乎是所有平台都可以做到的,甚至有人调侃到:这不是媒体的时代,是媒体人的时代,是内容手艺人的时代。值得一拼的仅剩独特性。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千百种答案;人们花钱鲜很多时候未必是为了答案本身,而是为了答题者是为了体验。所以当所有的内容付费平台用的都是同一拨知识网红的时候,独特性无处可寻,荡然无存。

 

当下内容付费的洪流中,各家方向各不相同:分答做的始终是知识经济的一种,注重领域细分的专业性;微博问答倚靠的是粉丝经济,花钱买名人说话;其他平台大同小异利用的都是“知识网红”们。但随着内容付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课程被称之为收智商税。


某些商业机密,专业私货,行业规则,可能必须通过付费才能知道。但用户想了解的大部分内容,都能从互联网上免费获取,并且是更好更完善的知识。也难怪有人说,大部分人都是利用英语能力不够好的信息不对称性。

 

所谓的大V的干货分享,说白了不过是帮你把某个领域内的内容从谷歌,百度,维基百科上搬运来,整理好,梳理一次,然后取个漂亮的标题,就可以坐收智商税了。本来是花钱买个省事,然而看到的还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只要是二手信息,都不过是从一个条框跳到另一个条框,从一头限制走向另一头限制。互联网时代,身为所谓的终身学习者,却连搜集和筛选的能力都没有,似乎有点站不住脚。

 

知识学习的幻象

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中提到,大众传播除了正面功能,还具有负面功能。


首先是顺从现状。对批判内容不予理睬;其次,是成为了“电视人”“容器人”——指那些将闲暇时间完全用于大众媒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等完全与媒介内容相连结的人,思想观念乃至行动方式都源于电视,极端自我内化,心理封闭,无法应付现实世界的种种变化,而完全成为一种收集媒介信息的“容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负面功能:麻醉精神,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媒介提供伪环境,用符号构建媒介真实。过度沉溺于信息和娱乐,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了社会行动力。大众传播媒介易混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媒介环境) ,而媒介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再现生活情景。二是由此剥夺了人的行动力,大众媒介使人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心停留在表面上,而这种表面性恰恰掩盖了人们的冷漠态度。


总结而言:大众媒介使人们误以为对某事了解了、认识了、讨论了,就算是亲身参与了,就等于采取行动了。


拉扎斯菲尔德对此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若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则更大。”

 

内容付费的出现似乎解决了一些问题:付费终于让时间变得不廉价了。然而,受众却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麻醉作用的陷阱。


从各大平台到各类演讲,整个社会的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爱学习,爱求知的幻象中。而其中的道理和用美图秀秀的姑娘是一样的,久而久之自我评估时就产生了一些误会。或许听君一席话能够点化你,让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但大多数时候,接收完这个讯息之后还是草草了事。


另外,有些内容的名字真是不敢让人恭维,极其的魔幻现实主义:「一个小时学会xxx」「一条live告诉你XXX」。这和新华书店的头牌「三十条忠告教你走向人生巅峰」的速食成功学几乎毫无二致;和某广告宣传的「有了XXX,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的捷径速成法也并不不同;这和市面上流行着的「一本书看完七十部名著」的书、B站上点击量火爆的「三分钟看完XXX」的视频有什么区别呢?请尊重知识,请尊重文学,请尊重美好。


分答小讲上三公子的理财系列课之一“如何从0存款到100万”,均有近两万人收听。这两万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这些形式主义的的知识付费让人作呕,每平方厘米的空气中都充斥着浮躁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的增长速度远没有爆炸,爆炸的是垃圾信息。这些讲者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变现者,而是“教人用知识变现”的变现者。


获得知识应该免费,获得专业的观点才应该收费。但是如何掌握和建立一个边界?被称为业界领袖的大V,似乎都没有去做这个界定,这是否是种不作为?


可以看到,现在人们问的问题目前质量良莠不齐,整体偏成功学。以最多日常心理,偏人文类的居多,社科的微乎其微。全民学习?似乎更多的是仪式感。

 

为什么不看好内容付费?

内容付费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内容本身的价值能不能带来付费,而是生产内容者的光环自带流量并引来付费。


Keso自己都说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波绝大多数被成功变现的内容和知识,是无价值的垃圾,包括我的尚未变现的这些”。


在知识变现这个大潮流下,知识多少钱一斤可能真的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大家的核心关注点是围绕什么样的内容能更加适销对路,什么样的知识变现更多。很明显,王思聪的八卦售卖度可能更广,而一些大家的基本功则无人问津。


内容付费的未来,现在看来无非是两种路径:网红经济的文人版以及体系化课程的产品。但遗憾的是,前者依然是传统时代的流量二次贩售,后者,则还是在线教育的范畴。


这一切,都跟大家梦想中的知识变现,差着十万八千里。最终,知识变现可能真的跟知识无关。

 -END- 


文章如需转载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

并在文章中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