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接触到瑞·达利欧《原则》是在《得到》上听到的,感觉内容似曾相识,前几天参加吴晓波郑州书友会《原则》伴读活动,因为以前在某大型企业工作的原因,曾系统学习《麦肯锡工作法》,以及《华为基本法》《QBQ问题背后的问题》等工具类书籍,因此也想通过《原则》反思自己多年的工作以及生活。
第一部分:打造良好的文化
相信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
我记得周星驰版《鹿鼎记》中有句台词,是陈近南对韦小宝说的,大意是对聪明人就要讲实话。
陈近南说“小宝,你知道,现在聪明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当官了,所以,如果我天地会要同清廷对抗,就只能用一些蠢人了。对于那些蠢人,绝对不可以对他们说真话,只能用宗教的形式来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一句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
陈近南:“清朝一直欺压我汉人,抢走我们的银两和女人,所以我们要反清……”
韦小宝打断陈的话:“要反清就是因为他们抢了我们的钱和女人,是不是?复不复明不过是脱了裤子放屁,关人鸟事呀!行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了解!继续说。”
陈近南点头:“总之呀,如果能做成功的话,就有无数的银两跟女人,你愿不愿意去呀?”
韦小宝大喜,激昂地道:“愿意!”
这样大家就同频,这也是我为什么我不愿给员工谈过多的愿景,绝大部分人是看不到更远的。吸烟是不是会致癌,吃甜食会不会发胖,大家都明白,可是近在眼前的享乐,还是让大家忘却远期的目标。
《北京折叠》里讲述人处在不同阶层,由于所处阶层不断的内化,导致人跨越阶层沟通是很困难的。在美国,穷人区与富人区没有栅栏阻隔,甚至只隔一个街道,但是完全是两个世界,很难跨越,也很难沟通。
也就是说我们在极度求真与透明的前提是,他是否与你在同一维度,你是否升级维度,或者降低维度与他沟通,也就是说对于认知程度不同的人,你要学会改变频道与他们沟通。
做有意义的工作,发展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的交流也有货币,叫社交货币,当你与有意义的人进行交流时候大家很开心,工作进展很顺利,当你与满是“负能量”交流时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给自己带来负面情绪,也就是消耗了你大量的社交货币,如果这些社交货币按照汇率能够换算成财富的话,大家就会很心疼,远离那些社交货币浪费行为。
营造一种允许犯错,但不容忍罔顾教训一错再错的文化
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记得我们家孩子小时候对蒸馍锅特别感兴趣,每次都提醒她,这个东西很烫不能摸,越是这样强调,越发引起她的兴趣,后来等蒸馍锅温度差不多的时候我没有阻止她去尝试,效果出奇的好,她再也不去摸了。历史的是反复的,不会因为前人智慧的总结,而不再重蹈覆辙。举例说庞氏骗局,最早的荷兰兰花,到现在的乐视,不会因为前车之鉴而让人警惕,因为人性永远不会改变的。
用对人比做事更重要的是找对做事的人
要用对人,因为用人不当的代价高昂
持续培训、测试、评估和调配员工
在每个企业里都会有相信制度还是相信人的矛盾,特别是企业发展到100多人的时候。根据社会心理学,一个人影响力最多达到150人,也就是说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要用制度来管理公司,防止公司出现巨大漏洞。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公司往往忽略人的关键性,而去相信制度的力量,导致最后为了管理而管理。里德·霍夫曼《联盟》给大家提供一种蜂窝状的联盟形式,大家为共同的目标,发挥各自的机动性,这也是当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里提到的游击战术。
因为现在市场的变化,超乎任何一个时代,以前造汽车,厂房规划到建设就需要10年,汽车的试制到量产往往需要花费3-5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福特一款汽车产品甚至能卖50年,所以不需要考虑环境变化,如今商业时代留给你的窗口期往往很短,比如移动互联网的窗口期只有2年,在这2年里没有取得市场地位,后期就没有船票了。
因此人要比制度优先考虑,那么人才从哪儿来呢?人才往往不是通过招聘空降而来的,人才在你的朋友圈里,在你熟悉的同事里,或许是你的发小,你的同学等等,人才品德以及特长是需要长期相处才能发现的,尤其相处能不能“同频”,能不能“共振”。那些在用人时候才想起通过猎头招聘人才,往往成功率比较低。
建立并完善你的机器!
像操作一部机器那样进行管理以实现目标!
反思问题,不要容忍问题!
诊断问题,探究根源!
改进机器,应对问题!
按既定计划行事!
运用工具和协议来指导工作!
在这一部分我希望和大家分享联想的复盘以及smart原则,拿我自身的工作案例来解读下联想复盘,以及smart原则。
活动复盘
目标:50个意向客户,10个到访
目标完成情况:邀请50余客户入群,1人到访,4个意向信息,登记50余个家长信息
活动不足:
1、应该请一些专业的摄影机构,拍了很多照片,后期发现不能用,曝光不足以及虚焦等问题。
2、前期话术中没有练习与学生如何沟通,学生有很多类型,清高型、热情型等,要考虑如何与他们沟通,利用他们这些学霸的骄傲心理。
3、活动在第一轮比赛的时候学生比较紧张,不适宜进行学习的咨询,导致部分学生对我们反感。
4、没有给Joan提前沟通Allen 当裁判的问题,只是与Tim沟通,导致工作中给Joan增加不必要麻烦。
活动经验
1、活动中一定要主动去和学生进行互动,因为学生不会主动找老师沟通。
2、准备一些小零食,特别是辣条,学生比较喜欢。
3、有些家长不愿意去报告厅,宁愿在楼下某个角落里等,所以一定要经常到处走动,在我走动的过程中发现3个想报外国语国际班的家长,邀约学校到访。其中还有个家长在楼里看学生比赛,沟通过程中发现有意向。
4、想各种办法登记学生家长的姓名,举例说担心电话打不通联系不到等。
5、积极和主办方争取利益,比如在签到台扫码进群等,开始不同意,后期争取同意,前期不让在报告厅做咨询,后期争取后同意。
自媒体写作smart原则
S:specific,也就是你的目标必须是明确具体的;例如我写今日头条那段时间,要求每天晚上8点发一篇关于留学的文章,内容要求不少于500字,图片不少于3幅,要求2周内今日头条号转正;
M:measurable,所定的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也就是说我定的目标必须是都可以用数字量化的,时间,数字,阅读量,推荐量等,都要求以数字形式予以体现,也许目前所定的量化目标不科学,但是只要能促进任务完成,后期可以不断的修正;
A:attaintable,绩效指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急功近利的想法,刚开始我定的目标就是今日头条号能转正就可以,而不是通过今日头条获得上万粉丝,带来上百意向客户等。所以这也要求领导层在布置任何工作的时候,最好自己亲身经历过,或者至少听说过,不要下一些“浮夸风”的任务,后期无法落地,把责任全推给下属。
R:relevant ,相关性;也就是说要纯粹点,比如说我们写今日头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传播的价值获得足够多的客户,如果我们一味追求阅读量,后期会发现我们忘记了初心。
T:time ,时间;我们任何任务都要有时间,有周期内的时间,比如一个招生季,一天的时间,早上几点等,靠我们这个一维的时间轴推动事情的往前发展。
在读《原则》过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读过的书以及多年的管理经历,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反思这些年工作、生活的得失,非常感谢吴晓波郑州书友会班长月饼组织这次伴读活动,非常感谢。
附《麦肯锡工作法》
1.“从零开始”弄清楚问题究竟是什么?想清楚问题背后的问题,一直追溯到源头。
2.用“鹰眼”进行分析,具有“俯瞰视点”而不是“自我视点”
3.分清“自己的观点”、“对方的观点”、“俯瞰的观点”
4.学会“批判思考”
5.情报和信息的搜集要点(利用思维导图把要点贯穿)
6.用逻辑树的思考方法对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类,对每一个假设进行验证和进一步的分析
7.关于和上级的沟通,领导的类型
8.用数据描述事实
9.发邮件时,如果想引起上级的注意,应该关注标题的使用
10.与客户沟通把自己的主张放在疑问里
11.对待下属的方式(认可、共鸣、激励)
12.经常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