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币圈邦德
区块链秘密,只告诉你——币圈邦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狂区块链  ·  特斯拉股票还能不能买?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财务自由后你想干什么? ·  2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现货ETF持续流入,为何ETH价格却毫 ... ·  2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暴富靠的是什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币圈邦德

雄文:加密经济生态无可回避的现状与唯一出路

币圈邦德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9-08-09 21:11

正文

关注 “币圈邦德” 获取专业区块链资讯及服务!



编者按:

从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市场在经历完整的一轮牛熊周期转换后,终于开始趋于理智。冷静后的人们开始思考区块链真正能带来的作用、那些火爆的概念究竟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价值?人们渐渐发现不同共识算法背后的理念千差万别,Dapp或许是个伪概念,而Libra或许能打破不平等的牢笼。加密生态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也许我们不能预见未来,但能否从这个快速变化的生态中见微知著,窥见未来的一角?

——情报员



01. POW与POS的不同特征带来的不同使命


Pow,目前最流行的是哈希算法,简单来说就是不断摇骰子,直到出现一定特征的数据排列为止,对电力是一种消耗,但是与此同时,任何可以做哈希计算的芯片都能加入这个随机开奖池,所以说,POW的准入门槛为0。所以比特币出块的节奏是建立在客观数学原理的保障之上的。


与此同时, POS及PBFT,DPOS等共识机制最大的特征就是准入门槛不是0, 恰恰相反,其门槛非常高。相对POW而言,引入若干个超级节点来投票达成共识表面上看起来是去1个中心化,引入多个不同利益方来相互制约的模型,但是问题在于,类似于代议制民主,私下里串通作案的道德风险是非常高的,而且如果老的节点达成一致,拒绝出让其所占的投票权(代币),那么这个系统是拒绝任何竞争者加入的,因此说, 其根本性特征是人类代议制民主的网络版本。


因此我们很容易发现,要想实现对一条区块链完全的控制,通过POS共识很容易实现,要想彻底让一条区块链尽可能免受任何人类本身的干预,POW则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需要,只要地球上的沙子没有被垄断,总能够有人制造芯片,加入算力的竞争之中。所以我的结论是, POW服务于公共利益,天然具备低TPS的特征;POS服务于联盟利益,可以按需定制其特征。



02. POW的底层价值来自于电力耗费,POS的底层价值来自于传统资产


POW通过消耗电力换取了随机骰子的客观与公正,因此,如果要制造一款服务于价值可变化类型凭证的区块链,或者说,其账本记录的主体价值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如股权,商品,其他投机性品种。那么去中心化,客观,公正则是本质上的要求,远大于对效率的追求。


POS由于其能源消耗少,TPS高的特点,最适合服务于信用传递类型凭证的区块链,或者说,其账本记录的主体价值是通过某种信用保证而实现的,如支付型货币。高流动性,准确与效率,可选择的隐私保障等可定制化的特征是其本质的需求。另外POS比当前电子支付系统而言,在基于钱包制的电子现金存储,24小时可用的结算网络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因此我们容易得出结论,POW适合构建全球数据存储的底层或者是具有高度可变性资产等权益的登记表。POS则更适合去做支付或者底层资产本身来自于传统世界信用传递的场景。



03. DAPP是伪命题,链下计算,链上存储是主流,去的是科技寡头利用用户隐私攫取超额利润的中心化,剥离了用户数据的APP服务才是充分竞争的。


APP是服务于人的,然而现在的APP把服务与用户数据已经混为一谈了,设想你有一个社交账户,里面有你精心编辑的文字,你的私人照片,你自己制作的音乐等等,你的朋友们真正需要看到的也是这些内容,而这些内容存储在社交网络公司的服务器上。假设这家公司倒闭了,你的过去自己生产的内容就很有可能被抹去,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协议,那就是社交网络公司可以访问,出售和利用你的隐私数据来生产商业价值,作为回报,你可以免费使用社交网络公司提供的软件服务和数据存储服务。


看一下美股市值的巨头们吧,他们的市场价值建立在科技时代的“殖民地”获取上,而随着AI技术的成熟,个人数据(在国内被称为流量)作为个人网络生存的基础生产要素,并没有掌握在个人自己的手中。做一个不恰当的类比,你的手机号是你所有熟人网络构建的基础要素,你的生意伙伴很可能也构建在这个基础之上,然而有一天你发现你的运营商发现你的“市场价值”很高,并决定对你收取更高的服务费用,否则就回收该手机号,你将被迫选择一个新的运营商和手机号码开启你的数字生存世界。实际上,微信等巨头的高市场价值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之上,他们可以向你投喂广告,甚至也可以伪装成你来与你的朋友通讯,他们掌握了你在网络上的一切,他们是新的数字殖民地的政府,收取着高昂的税收。


如果个人数据可以交给区块链保管,那么APP就应该回归纯粹的服务商角色,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可以建立数字档案,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服务商,而你所有的数字生存经历,UGC内容(用户生产内容)都不会被抹去,不同的APP服务商只是提供了网络服务与你的数据展示服务,如果你对他们不满意,可以封闭对他们的数据接口,或者转接另一家服务商,你的网络数据并不会因此被损坏。你所做的很可能只是拿出自己的私钥来做一下签名验证就可以了。



04. 在缺乏监管的市场,创业项目会失败,交易所会遭遇到黑客袭击,这些都成为了项目方洗白“退出项目”的备选方案。


项目方参差不齐,有的是做单机币,纯粹为了骗钱而生,而骗钱的流派有分很多种,完全取决于项目方的渠道能力与目标客群。有的骗局是来自于传统高息揽储的老套路,有的则是传销老板们觉得传销一个产品利润来得没有传销一个空气币靠谱,有的或是通过拉人头,组局来欺骗受害者(例如前段时间的新闻:一个五百人的大群里就受害者一个人是真实存在的,其他都是托),还有的则是通过彻头彻尾的虚假宣传来募集资金,白皮书写的云里雾里,或者是放置著名投资机构、著名个人在自己的宣传材料中,由于缺乏核实的手段,普通投资者一旦信以为真则血本无归。


项目方比韭菜更缺钱。 由于这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实际上越来越差,增长乏力,越来越多缺钱的团队把目光投向了代币融资领域,可以说从一开始的目的不过是新的一轮借新还旧的游戏。那么对于这类项目来说,如何体面“退出”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这难不倒聪明的项目方。作为创业项目九死一生,项目方只需要留有足够的收尾资金,隔一段时间宣告项目死亡就能“欠债不还”。在传统一级市场,由于投资人和项目方都是小圈子的互相选择游戏,往往创业者这一把创业不能成功,但是在连续创业的过程中,早期投资人对其的支持会不断转移到这个创业者新的项目之中的股权。但是在代币面向大众的融资过程中,大众付出了更高的估值,项目方在“违约”方面可谓是比过去容易一百倍,并且过度融资,资金挪用,欺诈,融资款用于个人奢侈消费等往往无据可查。简单宣告项目失败或者遭遇黑客袭击,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资金偷走。更谈不上下一次创业可以把上一个项目投资人的权益计算在内。


还有一类项目方也会失败。一是本身往往过度笃信代币的价值,例如融入了大量的ETH而没有及时兑换成法币或做其他融资款管理的动作,等到项目进行几个月后,发现融资款不到几个月前的50%,再过几个月发现又缩水了一半。越往后,项目越做越发现没钱了,项目方往往被迫跑路或者关闭项目。


最后一类项目方是拥有一流科技的背景,实打实想要做好一件事,但是缺乏社群方面的经验,认为项目做得好币价就会涨上去,大大低估了金融科技本身的复杂程度。某个项目就因为代币被二级市场大户所垄断导致项目方和代币持有方在发展路线(利益)上出现巨大分歧,项目方放弃项目开发。与此相反,另一类项目则是,项目方对二级市场不管不问,一心埋头造“机器”,等到“机器”造出来后,却发现使用者寥寥,商业合作进展也十分缓慢,因为开源的缘故,竞争对手抄袭“技术代码”是没有门槛的, 核心价值本质上是并不是沉淀在“技术”上,网络殖民地,人头本身才是最核心的要素。 因此,这类项目也实际上走向了失败。


总结一下,经典的成功的加密经济项目体现出来的是去中心化的方式来推动开发,并且解决的问题也是基础设施问题。 而现在雨后春笋般出现的项目,一则是中心化推动项目发展,二则是解决的问题类型不一样(大部分是解决了无真实需求的,不存在的问题),三是利益纷争过大,团队素质与科技金融项目的要求不匹配,三种原因都会使项目走向失败。缺乏监管的条件则又放大了道德风险,使得价值发现变得更为困难。 因此,认为ICO泡沫已经破裂是不为过的。



05. Libra带来的是超越国界的普惠金融服务,世界是分层的,Libra们是穷人的货币


Libra对于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最有吸引力,在非洲高原上,只要你有互联网,你就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现金账户,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元债券等一揽子资产为你的账户资产提供担保,至少,你不用担心本国不稳定的政府发行白条来骗去你的劳动果实了。


Libra证明了世界是分层的,有银行账户的人就没有那些真正意义上的穷人那么迫切,但是让你在国际之间做一笔转账的话,你就发现自己国家的货币并不那么灵,首先是商业银行,然后是你所在国家的外汇管理机构,然后在收款所在国也要一层一层对接下去,费用高昂。特别是在跨国发送一条文字信息,语音信息,视频都非常快速的2019年,为什么发送一笔钱还要如此复杂与昂贵?考虑一下真正的富人,他们在多个国家都开设账户,有许多的生意,他们不需要真正意义上“国际转帐”,而是在朋友之间借个通道,互相对敲一下就可以了,再退一步, 大把的私人银行在围着有钱人服务,大额的资金转移并不需要富人们付出如穷人那么高昂的转账费用,这本身就是另一种对穷人的剥削制度。




06. 炒币发财、印钞发财,接下来要做区块链上什么样的服务商才能发财?


2017年之前,因为币本身比较少,品种有限,所以增长主要体现在币的市场价格的变化中,交易所自然也不算是主要的盈利点。人们总结出来的投资经验也经常被简单归为“囤币”。进入2017年后,区块链创业项目大爆发,可以被视为“印钞”变多,由此增加的换币需求使得交易所服务商发了一大笔财。然而随着ICO泡沫的破裂,交易所快速失去了用户和流量,散户损失惨重。2019年4月开始的反弹几乎与山寨币无缘也充分体现了市场对于山寨币欺诈,跑路等恶性事件的悲观预期。


接下来,什么样的服务商能赚钱?毫无疑问,真正让区块链变得可用才能撑住整个行业,比如做稳定币,做预言机(ChainLink),做隐私保护,做商业数据高速公路(BSV)等。 迷恋于财富轮转不断重新分配是没有出路的,这也意味着上一轮范式如果不及时更新,老玩家也一样会被淘汰出局。




· 免责声明 ·



本文仅用纪实 目的 ,非交易或投资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