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都市报、经济日报、网络
曹某今年46岁,家住蕲春县蕲州镇下石潭村,因妻子和大儿子外出打工,家中只有他和21岁的小儿子曹某新同住。
12月17日晚上,父子俩请人来家里做年粑,晚上9点多,帮忙的人都回家去了,做粑的炭火被父子俩放进铁脸盆,移到室内取暖。
18日晚上6点,同村村民去约曹某第二天外出干活,却发现他家门窗紧闭,喊话也无人答应,后来从窗户查看,发现曹某躺在床上,他的小儿子躺在房间地上,两人一动也不动。
该村民赶忙招呼其他人将曹某家门踢开,发现曹某新身体僵硬,曹某尚有生命迹象,便将他送县医院抢救,曹某后脱离生命危险,但其儿子曹某新死亡。
经警方技术侦查,初步确定这是由
CO(一氧化碳)
中毒引发的意外事故。
1、不要把煤炉、炭盆放在家里,如果一定要放在家里,最好安装一个抽气筒,把抽气筒的一头接在煤炉上,另一头接在房间的外面。以利于煤炉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排出屋外。
2、晚上睡觉的时候,窗户要打开,形成空气对流,以免人在熟睡的情况下,吸入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或者是煤气泄漏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3、家中用煤气做燃料供水洗澡的,要把煤气瓦斯放在浴室的外面,而不应该放在浴室内,因为洗澡的时候,房间一般都是封闭的,并且洗澡产生的热气对煤气塑料管的坚固性有影响,如果煤气瓦斯漏气,很容易造成煤气中毒,并且浴室外面的人不容易发现。一旦中毒后,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4、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要赶紧打开窗户和门,最好把人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中毒不严重,过一会儿就会恢复了,中毒严重者,要赶紧打120,送往医院抢救。
发动机工作时,如果燃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当车子停止使用而暖气继续开放、车窗又紧闭时,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就会因逐渐积聚而浓度升高,极容易造成
一氧化碳中毒
。
电暖气在工作时,机体顶部温度比较高,上面决不能长时间覆盖衣物,否则电暖气机顶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或造成烧坏机器甚至引起
火灾
的危险。
羽绒服的外层一般都是防水层,用老式洗衣机和波轮洗衣机清洗羽绒服,在高速甩干时,羽绒服往往会在脱水时不断膨胀,产生很强的空气流,而衣服上面的防水涂层不利于气体排出,会不断将羽绒服撑大,最后有可能造成
爆
炸
。
佩戴围巾不宜过长,最好围巾的两段塞进衣服或进行固定,特别是乘坐电动扶梯或坐自行车、助动车后座时。一旦发生围巾绞缠引起的
窒息
事故时,旁人应先划破围巾,解除患者脖子上的束缚,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国家早在2010年11月就已经明确禁止生产、销售电极式热水袋,因为电极直接和液体接触,容易发生
短路或爆炸
。购买时,可以用手轻捏一下来进行辨认:如果里面有明显的弧形线圈装置,那就是电热丝式热水袋;如果捏到两截硬邦邦的圆柱体,那就是电极式热水袋,不要购买。
选择自助加油的车主,加油前可按下加油箱上面的“导静电按钮”,提前将身上的电释放出去。如果加油箱上面没有任何的标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车熄火后,拔出车钥匙,并用手摸一下前端金属部位,即可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