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J小D
成长型家庭教育引领者,育儿畅销书“在家早教三部曲”作者-《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跟早教专家学潜能开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常青藤爸爸  ·  截至目前,这件事Ai还替代不了 ·  昨天  
常青藤爸爸  ·  为什么 DeepSeek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大J小D

女儿在家受伤,给了我2个重要的提醒

大J小D  · 公众号  · 育儿  · 2025-02-14 08:18

正文



这里是超实用的二条

每篇解决一个育儿小问题,当好妈妈,更当好自己~


前段时间,家里发生了一场“血腥事件”
小 D 做手工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剪了很大一个口子,伤口很大,她过来找我时,身上已经沾满了血。
我本来就晕血,看到这一幕,生理性反应瞬间袭来,眼泪止不住地流。当时家里只有我们俩,我强忍着不适,帮她处理好了伤口并包扎。
小D全程却异常冷静,我原以为她会大哭大闹,没想到在包扎的几个瞬间,她竟对我说:“妈妈,不用了,我来吧。”她爸爸回来之后,又给她重新处理了一下伤口,就在那一瞬间,小D所有的情绪突然爆发,憋了许久的她哇哇大哭起来。
那一刻,我深受感动,突然明白,小D之所以强忍着保持平静、坚强和懂事,是因为她知道我害怕,又晕血……
这件事过后,有两点让我很受启发。
第一,事情虽已过去,但情绪可能仍在。
我们常以为事情翻篇了,该处理的都处理好了,孩子当下也没哭,可过段时间他们却又将情绪表达了出来。在育儿过程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我们不能觉得事情结束了,就忽视孩子未处理和消化的情绪。
很多父母的焦虑抑郁,以及孩子的心理压力、抑郁等问题,往往就是日常没有处理和消化的情绪累积起来的。
这给了我很好的提醒。尤其像小D,如今她渐渐长大,很多时候已经懂得管理情绪。但管理情绪并不等同于压抑情绪,身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排解这些情绪。
即便我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 鼓励孩子多与自己沟通表达,而不是一上来就以“你懂不懂事”“听不听话”来评判孩子。此外,我们还可以多带孩子去户外进行运动,帮助他们有意识地排解压力。
第二点,我感触更深。育儿其实就是一场双人舞,当我们进的时候,孩子就会往后退,我甚至能想象,如果是小D爸爸在家,小D可能就会哭、撒娇、害怕,表现出各种依赖。
但那天很不巧,她爸爸不在,而我又晕血,结果我退缩了。就在我退缩的时候,小D勇敢地向前迈了一步。
我们千万别觉得孩子小,就是无能的,想着什么都替他们多做一点。有时候,或许是我们过于“激进”,一直步步紧逼,孩子就只能不断后退。
其实, 我们进几步后,也可以适当退几步,如此进进退退,孩子就慢慢长大了。
之前也拍了视频,欢迎点这里看 👇🏻 (温馨提示: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记得 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
这些年写了2000多篇的文章
如果你的问题我没来得及回复
欢迎点击下方标签直达相关内容找到答案哦



话题索引


早教兴趣班
亲子沟通相处
亲子阅读
性格培养
管教引导
睡眠刷牙
社交能力
家庭教育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