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掌上北京
全北京最有趣有料有温度的生活圈。 吃喝控的天堂,减肥帮的杀手,逛街党的灯塔,死宅族的对头。 掌上北京,帝都生活,一手掌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掌上北京

北京人过端午,这个风俗已经消失不见

掌上北京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5-27 08:0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内容来源|红小豆馆主

本文撰写|红小豆馆主

本文编辑|杨迪

内容发布|掌上北京

微信 I D  |bejingchihe


端阳佳节,白娘子醉饮雄黄酒的故事,恐怕没有人不知道。由于 《白蛇传》 的广为流传,让大家对端午节要喝雄黄酒的民俗耳熟能详。做为80后,我们这代人可能都没喝过什么雄黄酒了,但赵雅芝和王祖贤当年分别演绎的白娘子,让“端阳饮雄黄”这个很多人素未谋面的习俗,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并非只喝雄黄酒


其实,在端午节的传统民俗中,并非只喝雄黄酒,还有一种菖蒲酒,其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三言二拍中有段传奇叫“ 陈可常端阳仙化 ”,说的是南宋落第士子陈可常在端午节升仙的故事,他做了一首 【菩萨蛮】 ,内中就说:


包中角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这当中说了三样节令的习俗,吃粽子,所谓角黍是也,要佩戴五色丝线,所谓“ 樽俎泛菖蒲 ”,说的就是要喝菖蒲酒了。虽然陈可常羽化了,不过菖蒲酒和仙家并没有什么关系。细心的人就会发现,一个雄黄酒,一个菖蒲酒,其实都是药酒,为什么端午节有这么多喝药酒的风俗呢?



为什么喝药酒?


五月初五,时值仲夏,万物繁盛,是毒虫和病菌滋长之时,早在东汉时,就有崔寔在 《四民月令》 中称“ 是月,阴阳争,血气散 ”,南北朝时,宗懔的 《荆楚岁时记》 开始将农历五月定为“ 恶月 ”,所以在中国人朴素的传统观念中,认为这个时节要“避毒”,后来民间也有了吃五毒饼、抹雄黄,以及耍青避毒等民俗。那么一些活血、祛湿的药酒,自然也就进入了人们的眼帘。据 《本草纲目》 记载:


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老菖蒲酒


对于中医药我是不懂的,不过据说这些药性倒是很适合这个月份的时令病,雄黄也好,菖蒲也好,就是在实用的效能之下,渐渐成为了独特的节日风俗。到明清时,很多文献对菖蒲酒都有所记载,比如明代的 《酌中志》、《帝京景物略》 、清代的 《帝京岁时纪胜》 等等,都将菖蒲酒作为重要的节令。



菖蒲酒的制法


至于菖蒲酒的制法,从古籍文献和当代人们实际操作中的方法来看,没什么初入,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将菖蒲的根茎切成小块,在白酒或黄酒中浸泡,也就是史籍中所说的“渍酒”,稍有不同的,是清代人在制作菖蒲酒的时候,还常常把雄黄与菖蒲合并,潘荣陛就说“五日,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也就是说,雄黄和菖蒲根,早上在酒中泡一下午,晚上就可以喝了。



无论是雄黄酒,还是菖蒲酒,都是端午节传统的风俗,我想其中的实际作用是最大的,各式各样的传说故事,不过是节日中的佐料而已。早年间,一到五月初,卖菖蒲的小摊就布满了大街小巷,虽然如今这样的节日街景早已不见了,不过这东西并不稀奇,各中药铺都有售卖,今年过节的时候,不妨买上少许,渍酒以娱节,享受一把陈可常升仙前的歌酒之欢。


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快来参加评论区红人大赛


①首先要有 留言入选, 写的正向且有意思;


②尽量让自己的 排名靠前 ,这个你们都懂的;


③按照 点zan数 计算七天所有文章,每 周日中午12点截止统计 ,周日或周一公布;


④排名计算权重为::

头条广告  点zan系数 X 4

头条内容  点zan系数 X 2

非头条广告  点zan系数 X 2

非头条内容  点zan系数 X 1

每周一至周日掌北所有内容评论区点zan数相加;


⑤每周一次,当周 前五名 的京米将获得奖品;


⑥每周成绩计算完毕后重新归零,但 周冠军有资格进入季度赛和年终总决赛 ,享受掌北更多福利大奖;


本期互动话题:

说说你家端午节的习俗吧


-广告-

2017大制作游戏 【武道至尊】


霸气角色,精良环境,带你纵身武侠豪情

点击 【阅读原文】 ,无需下载,点击即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