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一位瑜伽士对毘斯奴那嘎尔国王的教化过程,瑜伽士教导国王放弃骄傲与执着之心,观想手镯宝石放出的光芒与无欲之心无二无别,最终国王证悟自心成为有名的康卡那巴达。文章还提到了国王统治的国家以及人民肉身进入空行乐土的结果。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瑜伽士对国王的教化。
瑜伽士通过放弃现世地位与执着之心的道理,教化国王,并最终让国王证悟自心成为有名的康卡那巴达。
关键观点2: 瑜伽士教导国王放弃骄傲与执着之心的方法。
瑜伽士让国王观想手镯宝石映射的光芒,从而洞察自心的真实本性。
关键观点3: 国王证悟自心的结果。
国王证悟自心后成为有名的康卡那巴达,皇族的其它成员和人民也都肉身进入空行乐土。
正文
证悟的满愿宝,
放出尖端经验的光芒,
透过神变的活动满足一切所求,
了悟一味的人诸愿都已成就。
毘斯奴那嘎尔王
统治着一个富饶的国家,
受用极为奢华舒适。
有天,一位瑜伽士前来化缘,
他就慷慨地供养糕饼斋饭,
而瑜伽士则给予他一些建议做为回馈。
瑜伽士说道:[国王与国土都是些空洞的字眼。
一个人现世的地位如何并不重要,
因为每个众生都是生在同样的轮回苦海中,
生生世世无尽地流转,就像踩脚踏车一样。
痛苦有数不清的形式,
多得足以充满三大阿僧祗劫。
就连天神预知自己死期将近时,
浮云般的快乐也都出现了尽头,
而遭受剧烈的痛苦。
若是连三界之王都终将沦落,
那你又能怎样呢?
放下那些如朝露般短暂不实的快乐,
修行仪轨吧!]
国王说道:[那真的很好!
但你能想象我身穿破布
向人化缘的样子吗?
如果能够不舍弃欲乐而修行的话,
我就修吧!]
[放下一切,过着像我一样的生活,
绝对是最明智的选择。]瑜伽士坚持。
[就连想到颅杯、破布
和剩菜剩饭都令我恶心!]
国王头转到一旁,露出不屑的表情。
[如果你不能改变执着的心态,
那么骄傲与权力滥用的结果,
就会让你堕落到下三道去!]
瑜伽士警告他。
[我已经从瑜伽士的生活里
享受到无量的快乐,
我们两个是不同领域里的两位国王。
无论如何,我还是拥有
不须出离欲乐即可成就的密法。]
[只要你愿意慈悲地教导我的话,
我一定会修的。]国王提出保证。
瑜伽士教导他:[你必须从心底放弃
对于腕上手镯所生起的骄傲与执着之心,
然后观想镯上宝石放出的光芒
与你自己无欲之心无二无别。]
请观手镯宝石映射的光芒,
看看自心本性所具的喜悦,
衣服、装饰品及屋内的一切,
众多色彩都映射在宝石上,
然而宝石的本性却未曾改变。
由森罗万象无尽显色中,
众多念头从心中骤生起,
心本身就如同耀眼宝石。
国王专注地禅观右手镯上的宝石,
洞察在这凝视中的快乐,
了悟自心的真实本性。
他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就证得悉地。
一天,他的侍者透过门缝看到他坐在王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