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杂志社的官方公众号。小火慢炖暖心汤,挑三拣四好文章。来约,不让你失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一个人最大的无能:抱怨家人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第一批泡脚包受害者,出现了 ·  昨天  
深夜书屋  ·  瞬间清醒,不愧是刘震云封神之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文摘

别人都在断舍离,你还在囤囤囤?

青年文摘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19 17:57

正文


01


老公是个IT(shou)达(ji)人(kong),有什么好用的手机应用他一定是第一个知道,他的手机里装了两三百个APP,琳琅满目。

我一直有点嫌弃他手机,很长时间他手机都非常非常慢,开个微信的时间都可以去喝杯咖啡了。终于,前两天他的手机不堪重负,彻底死机,死得妥妥的,连开机都不行了。

他一整天都坐在电脑前面,在给他的手机治病,心烦意乱,嘴里还叨叨着“这搞得一整天啥也干不了”。

我在旁边看着他,默默地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跟他说:“手机的病不难医,你的病才得赶紧治啊。”

他回头看我,疑惑地瞪着眼问我:“什么病?”

我一字一顿地说:“囤——积——症。”

02


囤积手机APP算是囤积症里比较轻的类型了,但依然是囤积症的一种,那么多APP,其实真正常用的就那么二三十种,却保留那么多在手机里不删掉,还不停地下载新的APP。

其实和所有的囤积症患者一样,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后”。

人们囤积的东西太多了:买一大堆几乎不看的书,他们认为“以后会看的”;购物,觉得好就买一堆,堆在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旧的没用完,还在不停买新的,他们认为“以后会用的”;各种会员卡、优惠卡,那种真的只会去一两次的地方,也要办张卡,他们认为“总会用得着的”;出去旅个行,见啥拍啥,拍上一大堆照片,认为是以后美好的记忆,可后来再也没时间细看;还有囤积文凭的,各种证各种PASS,不管喜不喜欢这个领域,也要咬着牙去考一个,因为“以后可能会有用”。

有些小小的东西囤积起来后,看着并没有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巨大影响,但所有的囤积都会造成我们注意力的牵扯。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分散你注意力的东西越多越琐碎,你的力量感就丧失得越多。

03


我们不仅会囤积看得见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更容易囤积,比如囤积信息。

我有个学员敏,她跟我分享过她发现自己的一个模式:她在家带孩子很久,儿子还没上学时,她总觉得自己很忙,急匆匆地做很多事情,她总觉得没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学习、看书等。

那时她每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错的文章,被标题吸引打开后,往往只看看前面一小部分就直接把这篇文章放进收藏夹,告诉自己现在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好好看。

而现在儿子已经上小学了,白天她有很多时间,但她发现自己看文章的时候,还是看一半后就点击进收藏夹。

现在她的收藏夹里已经有很多很多文章了,可没几篇是她认真安下心来从头读到尾的。她发现自己内在已经形成某种习惯了,在翻看那些文章的时候似乎并不是为了去看文章本身,而是以判断这篇文章是否有收藏价值为动力在阅读。

有一次在我们的课程里,谈到关于突破“没有时间”这种匮乏的幻觉时,她突然意识到她并不是真的没有时间,而是一直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当中。

虽然这种焦虑感是自己的一种习惯性思考路径创造的感觉,这种感觉是虚假的,但因为这种焦虑感而错失掉的却是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当下。

04


还有更隐蔽的囤积症,比如囤积关系。

囤积关系的人关注的当然也是“以后”,所以当他们和面前的任何人相处时,从来都没有真正关注过眼前的这个人,去感受对方,或者去感受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他们只是关注对方做什么事,认识什么人,开什么车,然后判断要不要把这人放进自己的“收藏夹”。

可眼前这个人有什么天赋,有怎样的梦想,有怎样的才情,正在如何突破自己的障碍,这些关乎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身上真正重要的东西,却被忽视了。

你会发现,这些喜欢囤积关系的人,你很难单独和TA安心吃顿饭,你见TA时,永远都是一大桌子人。

囤积关系的人可能真的看起来人脉很广,三教九流无所不识,微信通讯录里有几千个好友,可是凌晨三点突然醒来无法入睡时,TA在手机里却找不到一个能无所顾忌拨过去说说心里话的号码。

忘记生命本质的人就会得到这样讽刺的人生,越是囤积关系,越感觉孤独。

05


这就是囤积带来的最大问题,当我们总在关注以后时,我们就不停地错过现在,错过这一刻的美景、一篇美文、可爱的食物。

更可惜的是,错过来到我们身边的人或事: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想着工作,和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又惦记着孩子;吃饭的时候想着报告,写报告时惦记着逛淘宝……

总之,好像在做一件件事情,但总是在急着把这件事做完,好做下一件,哪件事情都没有真正享受过。

很多父母常常很急,对孩子总是不停地催催催,总嫌孩子磨蹭。但并不是孩子真的有多慢,而是自己心里好像有个人在拿着鞭子抽着自己往前赶,可似乎怎么赶都到不了头。

06


囤积时间大概就是人类最严重的囤积症,很多人都把工作当作换取收入的工具,可是,我的老天,你一天有八个小时在工作。

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真正地享受工作,常常在妥协、煎熬的感觉中度过,试图用这样的煎熬换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如果买了一箱苹果,老人总是先挑烂的吃,可是往往原来的烂苹果还没吃完,新的烂苹果又出现了,所以就永远在吃烂苹果。

你想囤积好苹果,可最后得到的只有烂苹果。

无论你在囤积什么,都要记得,越囤积,越匮乏。现在我会做的是,永远都先挑好苹果吃,所以我永远都吃好苹果,我不焦虑未来,我只享受当下。

如果你问,如果过去生活中已经有烂苹果了,怎么办?

该扔的扔掉,该送的送走,把已经发生的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东西清理出自己的生活,无论是某样东西,还是某个人、某段关系、某种过去的自己,统统都送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